皂隶舞
福建省莆田市的传统民俗舞蹈
皂隶舞是福建省莆田市的传统民俗舞蹈,俗称“乡人傩”。“皂隶舞”由西汉时期的“傩舞”演变而来,属于我国古代驱邪除妖的民间舞蹈。“皂隶”顶插五色纸丝花,头戴各式狰狞獠牙面具,有红、蓝、青、黑等颜色。手执竹仗,穿黑衣红裤,腰系红布条,腿托绑带,足蹬草鞋,气势威猛。表演动作简练,有“盘腿跳”“左右跳步”“左右望”“左右摆”等。其中横向流动的线条较多,有节奏干练、动作刚烈、粗狂威武等特点。这种“开道”群舞,动作威武整齐,加上“威乎乎”的呐喊和喇叭声、大锣的敲击,有庄严肃穆的威赫气势。
民俗介绍
莆仙市的传统民间舞蹈。风格独特,丰富多彩,有起源于唐宋之间的《棕桥舞》、宋元时代的《皂隶舞》,明代的《九莲灯》等,它和民间音乐一样,保持百戏许多痕迹,并在传统文化活动基础上逐步发展起来。就表演性质而言,历代流传下来的有生活、迎神、法事、戏曲舞蹈诸类。这些舞蹈古朴优美,地方特色鲜明,表现兴化人民生活情趣和审美观念,也反映当时风情习俗和宗教信仰,深受群众喜爱。
流传在莆仙市传统民间的“皂隶舞”,是中国古代“驱鬼除邪”的踏舞,古称“乡人傩”。它源于远古崇神傩舞,也称八班舞,表演驱邪捉鬼动作,以表神灵下凡驱除邪气,保佑一方平安。其中最有特色的是灵川的皂隶舞,表演者头戴凶神恶煞般的面具,手持棍棒走在队伍前面,每逢人多处就表演:两人一对,时而面对面,时而背靠背,抑扬顿挫尽显原始舞蹈单纯古朴,成为出游队伍最显眼文化符号。而在仙游枫亭,每年“六乡”“朱赛”等地出游,神驾前也扮有一队皂隶,成对而行。他们动作整齐粗犷,舞姿原始奇特,阵容严肃威武。
表演特色
皂隶舞队,由皂隶、旗牌官、八班和乐队组成。皂隶八人,脸戴假面具,青面獠牙,口吐带夸张的红红的大舌头,头上插着彩色的纸条,身着黑衣红裤,腰系红布带,手持竹棍,腿扎绑带,足登草鞋。旗牌官一人,头戴呢质礼帽,身穿长衫马褂。八班八人,头戴藤制高帽,身穿黑衣黑裤,手持水火棍。乐队六人,乐器有大锣、唢叭、小鼓、韵锣、沙锣、钹和唢呐。
”皂隶舞”的表演由“请牌”、“开道”、“收牌”三个部分组成。开场时,旗牌官立于表演区后,四个皂隶和八个“八班”分别左右两侧,呈八字队形。当旗牌官挥动令旗,高喊“开路时”,“请牌”开始。首先由黑面皂隶离开队列,当到杨太师神路前,把烛牌请出,在大锣、唢呐的伴奏下,把烛牌放置地上,牌的正面亮出“进香”二字,然后跳回原位。接着,旗牌官又挥动令旗,高呼“威乎乎”,众齐声呼应。此时,红面皂隶重复黑面皂隶动作,狮舞向前,转换烛牌方位,亮出“参谒”二字,请牌完毕。
当旗牌官再次挥动令牌,高喊“威乎乎”,开道开始了,众皂隶齐声呼应,舞起皂隶舞,按队列左右舞动开道向前,直至烛牌前,才小跪返回原地,最后旗牌官又高喊“威乎乎”,传令“收牌”,这时绿面皂隶独舞向前,将烛牌收回原处,舞蹈结束。
“皂隶舞”动作十分古朴简练,因带有宗教色彩的严肃性,代代相传,基本保持原貌。基本动作有“盘腿跳”、“左右跳步”、“左右望”、“左右摆”等,横向流动线条较多,具有节奏鲜明、动作刚烈、粗犷豪放,造型优美等特征。
文化价值
“麟山宫皂隶舞”发源于汉代,元代传入枫亭,清代开始盛行。此舞是枫亭沿海地区人民在历史文化环境和民俗活动中产生和发展的,从而形成与民俗相互依存的民俗性特征,是我国民间古典舞蹈的遗存,具有历史性的特征。此舞动作古朴粗犷,刚烈威武,特别是盘腿跳、左右跳等具有一定的难度和艺术性,具备艺术性特征。
濒危状态
“皂隶舞”目前面临着后继无人的濒危状态,如果任其自生自灭,将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大损失。
保护项目
“皂隶舞”已列入仙游县枫亭镇特色文化重点建设项目制订相关保护计划,已列为莆田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和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
最新修订时间:2023-07-22 14:16
目录
概述
民俗介绍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