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甫岳云溪杂题五首》是唐代诗人
王维的
组诗作品,由《
鸟鸣涧》《
莲花坞》《鸬鹚堰》《上平田》《萍池》组成。第一首诗描绘山间春夜幽静美丽的景色,表现出闲适自在的心情;第二首诗先写采莲少女的辛勤劳动,后点出采莲人的生活乐趣;第三首诗题咏动物,描写鸬鹚捕鱼的场景;第四首诗先写隐士朝朝暮暮亲自耕作,后赞美隐士的品德;第五首诗写池中青萍,体现了王维敏锐的审美感受。组诗风格清新雅致,富有自然趣味,是描述唐代繁盛时期乡野山间到田间地头的美好景象的佳作。
作品原文
皇甫岳云溪杂题五首⑴
鸟鸣涧⑵
人闲桂花落⑶,夜静春山空⑷。
月出惊山鸟⑸,时鸣春涧中⑹。
莲花坞⑺
日日采莲去,洲长多暮归⑻。
弄篙莫溅水⑼,畏湿红莲衣。
鸬鹚堰⑽
乍向红莲没,复出清蒲扬。
独立何褵褷⑾,衔鱼古查上⑿。
上平田
朝耕上平田,暮耕上平田。
借问问津者,宁知沮溺贤⒀?
萍池
春池深且广,会待轻舟回⒁。
靡靡绿萍合⒂,垂杨埽复开⒃。
注释译文
词句注释
⑵涧:夹在两山之间的流水。
⑶闲:安静、悠闲,含有人声寂静的意思。桂花:木犀的通称。有的春天开花,有的秋天开花。花瓣晒干可以食用。
⑷空:空寂、空空荡荡。空虚。这时形容山中寂静,无声,好像空无所有。
⑸月出:月亮出来。惊:惊动,惊扰。
⑹时鸣:不时地啼叫。时,时而,偶尔。
⑺坞:这里指在水边建造的停船用的地方。
⑻洲:水中的陆地。
⑼篙:撑船用的长竿。
⑽鸬鹚:食鱼游禽,常被人驯化用以捕鱼。堰:挡水的低坝。
⑾褵褷:羽毛初生时濡湿黏合貌。褵:羽毛初生貌、纱幔。褷:众多、丰盛。
⑿古查:古旧的木筏。同“楂”,水中浮木,木筏。
⒀沮溺:春秋时期隐士。《论语·微子》载:“长沮、桀溺耦而耕,孔子过之,使子路问津焉。长沮曰:‘夫执舆者为谁?’子路曰:‘为孔丘。’曰:‘是鲁孔丘与?’曰:‘是也。’曰:‘是知津矣。’问于桀溺。桀溺曰:‘子为谁?’曰:‘为仲由。’曰:‘鲁孔丘之徒与?’对曰:‘然。’曰:‘滔滔者天下皆是也,而谁以易之?且而与其从辟人之士也,岂若从辟世之士哉。’耰而不辍。子路行以告。夫子怃然曰:“鸟兽不可与同群,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孔子努力改变现实,而长沮、桀溺感慨社会纷乱,选择避世隐居。
⒁会:应,当。待:须。
⒂靡靡:犹言迟迟,迟缓。一说密集貌。
⒃埽:同“扫”,略过。
白话译文
鸟鸣涧
闲来无事的人看着桂花无声地飘落,夜来静谧,春日的山峰十分空寂。
明月升起的光亮惊动了山中的栖鸟,不时地在这春天的溪涧之中啼鸣。
莲花坞
天天采莲去,水洲绵延,大多数时候傍晚才能回家。
拨弄船窩不要溅起水花,怕弄湿红莲衣服。
鸬鹚堰
突然沉入到红莲花丛中,又从清蒲中飞出。
独立的鸟儿濡湿了羽毛,衔着鱼立在古旧的木筏上。
上平田
早晨在上平田耕作,傍晚还在上平田耕作。
请问问路的人,怎么能知道长沮、桀溺的贤德。
萍池
春天的池水既深杳又广阔,正等待轻舟返回。
绿萍缓缓地密合了垂杨低拂,又将它扫开了。
创作背景
王维《皇甫岳云溪杂题五首》作于开元年间游历江南之时,诗人借居于皇甫岳的云溪别墅(位于今浙江省绍兴市柯桥区东南
五云溪),作《鸟鸣涧》《莲花坞》《鸬鹚堰》《上平田》《萍池》五首诗,记叙皇甫家别墅的美景。
作品鉴赏
整体赏析
《皇甫岳云溪杂题五首》每一首写一处风景,接近于风景写生,而不同于一般的写意画,或许是一处景点。
《鸟鸣涧》诗中所写“桂花”是春桂,又名山矾。“三月开花,繁白如雪,六出黄蕊,甚芬香”(《
本草纲目》)。首句写出诗人意态之闲适,第二句“静”“空”二字写出环境的空寂静谧。诗人在静谧的山中闲适地看着花瓣飘落,无比舒适自在。第三句“月出”承接“夜静”写起,“惊”字再次突出了山中之静:仅仅是皎洁的月光,已经能让习惯于安静的鸟儿受惊。受惊的鸟儿在寂寥的山谷中啼鸣,在赏月的人听来,又平添一份趣味。此诗情真景切,在描摹静谧的山景之时,以“鸟鸣”写出一份自然趣味。
《莲花坞》以别墅山庄的船坞为描写对象,但并非就船坞展开描写,而是写了一首类似于乐府的采莲曲。古乐府中的采莲诗,广受后世文人士大夫的喜爱,其中名句如“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
江南》)“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青如水”(《
西洲曲》),清新有趣。王维的这首以采莲为主题的诗歌,是建立在一定的诗歌接受传统之上的。在唐代,采莲游戏是流行于贵族妇女间的娱乐活动之一。全诗语言平直,没有复杂的修辞,写出一种民歌的风味。诗歌的末句“畏湿红莲衣”一句可谓画龙点睛之笔,诗人的巧思、诗歌的情趣,在此句得到升华。末句有双关意味:采莲之人惜花,怕竹篙溅起的水花打湿红莲;也可理解为采莲之人怕弄湿自己红莲一般的裙子。
《鸬鹚堰》生动地描写了鸬鹚捕鱼的场景,是题咏动物的佳作。“乍向”“复出”写出鸬鹚迅捷行动的动态感,“红莲”“清蒲”将捕鱼的场景描写得清新雅致。
《上平田》诗歌首二句描写隐士朝朝暮暮亲自耕作,用复沓的方式,写出一种间上的绵延感。末二句化用典故为诗歌增添古韵,同时赞美了隐士的品德。
《萍池》写又深又广的春池覆盖着一层青萍,等轻舟回来后,被分开的青萍又密密地合拢在一起。谁知春风吹来,低垂的杨柳拂扫过水面,又把青萍分开。此诗体现了王维敏锐的审美感受。
名家点评
鸟鸣涧
宋代
刘辰翁《王孟诗评》:皆非着意。顾云:所谓情真者。又云:何限清逸。
明代
桂天祥《
批点唐诗正声》:闭关时有此佳趣,亦不寂寂。
明代
胡应麟《
诗薮》:太白五言自是天仙口语,右丞却入禅宗,如“人闲桂花落……”读之身世两忘,万念皆寂。
明代
钟惺、
谭元春《
唐诗归》:钟云:此“惊”字妙(“月出”句下)!钟云:幽寂(末句下)。
清代
黄生、朱之荆《增订唐诗摘抄》:鸟惊月出,甚言山中之空。
清代
徐增《
而庵说唐诗》:“夜静春山空”,右丞精于禅理,其诗皆合圣教,有此五个字,可不必更读十二部经矣。“时鸣春涧中”,夫鸟与涧同在春山之中,月既惊鸟,鸟亦惊涧,鸟鸣在树,声却在涧,纯是化工,非人为可及也。
清代吴煊、
黄培芳《唐贤三昧集笺注》:神清。顾云:如此好景,安得不歆动好情。
清代
黄叔灿《
唐诗笺注》:闲事闲情,妙以闲人领此闲趣。
清代
沈德潜《
唐诗别裁》:诸咏声息臭味,迥出常格之外,任后人摹仿不到,其故难知。
清代
李锳、李兆元《
诗法易简录》:鸟鸣,动机也;涧,狭境也。而先着“夜静春山空”五字于其前,然后点出鸟鸣涧来,便觉有一种空旷寂静景象,因鸟鸣而愈显者,流露于笔墨之外。一片化机,非复人力可到。
清代
宋顾乐《唐人万首绝句选评》:下二句只是写足“空”字意。
鸬鹚堰
清代吴煊、黄培芳《唐贤三昧集笺注》:开后人咏物之门。
清末
俞陛云《诗境浅说续编》:甫入芙蕖影里,旋出蒲藻丛中,善写其凫没鸾举之态。后二句言既入水得鱼,乃在楂头小立。鸬鹚之飞翔食息,于四句中尽之,善于体物矣。
萍池
清代宋顾乐《唐人万首绝句选评》:即景点染,恐人即目失之。
清末俞陛云《诗境浅说续编》:池水不波,轻舟未动,水面绿萍,平铺密合,偶为风中杨柳低拂而开,开而复合,深得临水静观之趣。此恒有之景,惟右丞能道出。
作者简介
王维,唐代诗人。字摩诘。原籍祁(今属山西),其父迁居蒲州(治今山西永济),遂为河东人。开元进士。累官至给事中。安禄山叛军陷长安时曾受职,乱平后,降为太子中允。后官至尚书右丞,故亦称王右丞。晚年居蓝田辋川,过着亦官亦隐的优游生活。诗与
孟浩然齐名,并称“王孟”。前期写过一些以边塞题材的诗篇,但其作品最主要的则为山水诗,通过田园山水的描绘,宣扬隐士生活和佛教禅理;体物精细,状写传神,有独特成就。兼通音乐,工书画。有《
王右丞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