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氏斑纹海豚
海豚科斑纹海豚属哺乳动物
皮氏斑纹海豚(学名:Lagenorhynchus australis)体型短小粗壮。吻端钝圆。身体上部灰黑色、胸腹大体呈白色。胁侧有一条淡灰色弯形斑块从背鳍前方延伸至尾部。另一条淡灰色块从眼后延伸到身体中部,与白色腹部有条清晰的黑线隔开。
形态特征
脸与颏呈灰黑色;嘴喙短而不明显。前额平缓斜降。眼睛周围有深色眼圈(某些个体眼周有颜色较淡的色块)。
胸腹的白色与灰白部位之间有深色线条区隔。胸鳍小,末端尖锐、前缘弯曲,“腋窝”处呈亮白色。
背部以灰黑色为主。腹部呈灰白色。体侧各有一道灰白色条纹。背鳍以灰黑色为主,呈镰刀状。背鳍基部宽阔;后缘明显向内凹(有个体差异)。
尾干下方颜色深。尾鳍末端尖锐,后缘向内凹;尾鳍中央缺刻明显。
齿数不固定,上、下颌每侧最大齿数为 ,牙齿多被牙龈覆盖。
体型粗壮。成体最长达2.2米;重约115公斤。
近种区别:可能与暗色斑纹海豚(Lagenorhynchus obscurus)混淆,差别在于皮氏斑纹海豚有深色的脸部与下巴、暗色为主的背鳍以及白色的“腋窝”,此外体侧仅有一道灰白色条纹。
栖息环境
栖息于大陆架浅海的海湾、水湾、海峡等近岸水域,环海岛带及峡湾入口也有出没。虽然可潜入300米水深,但它们更偏爱沿岸浅海,活动区域似与海藻床有密切联系。
生活习性
皮氏斑纹海豚有时游速很慢,但也活力十足、展现各种空中绝技,经常跃至高空,再以侧身回落海中,激起大片水花。快速游动时会将水花溅起至脸部周围,由此被送绰号——“犁铧海豚”。可能以小角度长跃向前游行。游动中会每分钟浮出水面3、4次,并下潜1~130秒(平均60秒),再浮上水面时,仅露出呼吸孔和部分背鳍。而群队一同浮水时则似伴随某种节奏。
群居性,1~13只组群活动,多数观察记录为2~4只的小群,夏季群组平均规模2只。也有许多个体形成百只以上的大群,大群又可分成小组。此类大群在1~2月份最容易发现。
皮氏斑纹海豚习惯侧躺着浮在水面,因此能看清身边的船只。喜欢聚集在各类船只附近,环游嬉戏。会在大型船只前方船首乘浪;也会追逐船只尾流前行,当螺旋桨一熄火,它们也就兴趣索然了。
食物稀缺时可能单独觅食,食物富集时则组团合作。单独觅食常靠近海岸。皮氏斑纹海豚群有开花般的捕食行为,发现猎物后层层包围。它们的食谱涵盖相当广泛,包括:阿根廷虾、鱿鱼、岬羽鼬、阿根廷鳕鱼、澳洲犁齿鳕、澳洲盲鳗、长尾鳕鱼、南方红章鱼、鲱鱼、鲭鱼毛鳞鱼、凤尾鱼、甲壳类和腹足类动物
与皮氏斑纹海豚有互动关系的物种包括:康氏矮海豚、南露脊鲸、大鸊鷉、麦哲伦企鹅、岩鸬鹚、黑背鸥、南美海狮、蓝眼鸬鹚、灰海豚。其中许多交流仅为嬉戏玩耍,还有一些则有单纯的目的——帮它们捕食。
分布范围
仅分布于南美洲海域,南起南美大陆南端的圣马蒂斯,北到智利的圣地亚哥(南纬33°)和阿根廷的南纬38°一线。向南甚或扩展至德雷克海峡
原产地(海域):阿根廷、智利、福克兰群岛(马尔维纳斯群岛)。
繁殖方式
该种的繁殖状况鲜有认知,未知情况可用斑纹海豚属其他成员做参考。妊娠期10~12个月(斑纹海豚属)。皮氏斑纹海豚的繁殖期多在南半球的春季和夏季(可早至10月份产仔),雌性通常每胎产一仔,产仔时会游近海岸。幼仔早熟性,出生即随母亲左右。哺乳期约18个月,其后还有6个月的抚育期(从出生到独立需要2年时间)。亲代抚育过程中,雄性作用不明。已知最长寿命者13岁。
种群现状
尚无该物种的有效种群数据。皮氏斑纹海豚据报道是福克兰群岛和智利一些海域最常见的鲸类品种(Goodallet al. 1997,Brownellet al. 1999)。自1970年代,在比格尔海峡、麦哲伦(智利港市)、火地岛南部,它们被用作蟹饵惨遭捕杀,成规模捕杀一直持续到1980年代末,此类行为可能导致了其种群数量的大幅下滑(Lescrauwaet & Gibbons 1994)。
保护级别
列入《濒临绝种野生动植物国际贸易公约》(CITES)附录Ⅱ。
列入中国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国家二级保护动物(1988年12月10日生效,鲸目*其他鲸类)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The IUCN Red List):数据缺乏(DD),2008年评估。
生物分类
皮氏斑纹海豚划入斑纹海豚属(Lagenorhynchus)可能不准确,该种最终可能被划入Sagmatias属(LeDucet al. 1999)。
参考资料
Peale’s Dolphin.Flickriver.
Lagenorhynchus australis.Animal Diversity Web.
最新修订时间:2023-09-05 22:12
目录
概述
形态特征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