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康唑化学名为1-[2-[(4-氯苯基)甲氧基]-2-(2,4-二氯苯基)乙基]-1H-咪唑;熔点86.8℃,微溶于水,分子量为381.68400。临床上用于治疗念珠菌性阴道炎、体癣、股癣、足癣、耳酶菌病及脂溢性皮炎等。
化合物简介
基本信息
中文名称:益康唑
中文别名:1-[2-[(4-氯苯基)甲氧基]-2-(2,4-二氯苯基)乙基]-1H-咪唑;1-[2,4-二氯-2-(4-氯苄氧基)苯乙基]咪唑;双氯甲氧苯咪唑;
英文名称:Econazole
英文别名:ECONAZOLUM;1-(2-((4-chlorophenyl)methoxy)-2-(2,4-dichlorophenyl)ethyl)-1h-imidazol;1-(2,4-dichloro-beta-((p-chlorobenzyl)oxy)phenethyl)-imidazol;1-[2-[(4-chlorophenyl)methoxy]-2-(2,4-dichlorophenyl)ethyl]-1h-imidazole;ECONAZOLE;ECONAZOLUM;1-[2,4-Dichloro-β-[(p-chlorobenzyl)oxy]phenethyl]imidazole;1H-Imidazole, 1-[2-[(4-chlorophenyl)methoxy]-2-(2,4-dichlorophenyl)ethyl]-;Imidazole, 1-[2,4-dichloro-β-[(p-chlorobenzyl)oxy]phenethyl]- (8CI)
CAS号:27220-47-9
分子式:C18H15Cl3N2O
结构式:
分子量:381.68400
精确质量:380.02500
PSA:27.05000
LogP:5.80140
物化性质
密度:1.33 g/cm3
熔点:86.8ºC
沸点:533.8ºC at 760 mmHg
闪点:276.6ºC
安全信息
危险类别码:R36/37/38
安全说明:S24/25; S36/37/39
危险品标志:Xi
计算化学数据
1.疏水参数计算参考值(XlogP):无
2.氢键供体数量:0
3.氢键受体数量:2
4.可旋转化学键数量:6
5.互变异构体数量:无
6.拓扑分子极性表面积:27
7.重原子数量:24
8.表面电荷:0
9.复杂度:379
10.同位素原子数量:0
11.确定原子立构中心数量:0
12.不确定原子立构中心数量:1
13.确定化学键立构中心数量:0
14.不确定化学键立构中心数量:0
15.共价键单元数量:1
生产方法
将10.3份α-(2,4-二氯苯基)-咪唑-1-乙醇和2.1份氢化钠的50份无水四氢呋喃的悬浮液搅拌回流2h,当放氢反应结束后,逐次加入60份二甲基甲酰胺和8份对氯苄基氯,继续回流2h。常压蒸除四氢呋喃,剩余物倾入水中,用苯提取,提取液减压脱苯,得益康唑游离碱,再用浓硝酸处理,生成硝酸益康唑。
用途
用于皮肤念珠菌病的治疗;亦可用于治疗体癣、股癣、足癣、花斑癣。药理毒理:本品为抗真菌药,对白色念珠菌、球孢子菌、新生隐球菌、荚膜组织胞浆菌、皮炎芽生菌以及癣菌等有效。作用机制是抑制真菌细胞膜的合成,以及影响其代谢过程。
概况
益康唑为咪唑类广谱抗真菌药,既能干扰真菌细胞膜的生物合成,也能抑制核糖核酸合成。硝酸盐为白色结晶性粉末,极微溶于水,微溶于大多数有机溶剂。作用机制与酮康唑相同。抗菌谱与咪康唑相似,对念球菌属、着色真菌属、球孢子菌属、组织浆胞菌属、孢子丝菌属等均有抗菌作用,对毛发癣菌等亦有抗菌活性,对曲霉、申克氏孢子丝菌、某些暗红色孢科、毛霉属等抗菌作用差。临床用于治疗皮肤念珠菌病、阴道念珠菌病;也可用于体癣、股癣、足癣、花斑癣等。
药理作用
本药为咪唑类抗真菌药,其作用机制与克霉唑同,既能干扰真菌细胞膜的生物合成而破坏其膜系统,也能抑制核糖核酸合成。本药对阴道白色念珠菌有较高疗效;对组织胞浆菌、曲霉菌及孢子丝菌也有较强的抗菌作用。本药对皮肤癣菌(包括各种毛癣菌和小孢子菌)的完全抑制浓度为1.0μg/ml;对放线菌属中的奴卡菌和链丝菌等,完全抑菌浓度为10~100μg/ml;对酵母菌属中的各种念珠菌和新型隐球菌等的完全抑制浓度为10~100μg/ml。其抗菌效价与制霉菌素相近或略大。本药为广谱抗真菌药,对皮肤癣菌、酵母菌、双相型真菌、曲菌等具有杀菌或抑菌作用。此外对葡萄球菌、链球菌、破伤风杆菌等也有一定的抗菌作用。
动力学
本药口服易吸收,给药30min后即可达到最高浓度,而且有效浓度维持时间较长。口服本药1g的平均血药浓度为3.3μg/ml,静脉滴注200mg的血药峰浓度为1~2.5μg/ml。血浆蛋白结合率为98%。达峰时间为口服后2.5h。本药组织中分布良好。局部用药时,全身吸收量低。本药主要经肾脏排泄。口服给药,37%由肾脏排出;局部用药,肾脏排出率低于1%。也可经粪便排泄,口服给药,31%由粪便排泄;局部用药,粪便排泄低于1%。
适应症
外用治疗皮肤、黏膜、腔道的真菌感染及念珠菌阴道炎等。
禁忌症
用法用量
不良反应
1、本品不能用于口服或注射。局部用此药可出现红斑、烧灼感和类湿疹样皮损。皮肤或阴道局部应用耐受很好,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4%,并仅限于局部反应,腹股沟区比身体其他部位较常发生。
2、局部用药可发生过敏反应,可出现烧灼感、瘙痒、针刺感、充血等。该品只能用于局部。可出现红斑及烧灼感,有些病人在敷用部位发生类湿疹样皮损。皮肤或阴道局部应用耐受良好,不良反应发生率约为1~4%,并仅限于局部,其特征为刺激感、发红、烧灼感或痒;腹股勾区比身体其他部位较常发生。、
注意事项
1.药物对妊娠的影响:动物实验无致畸作用,但加大药物剂量后,发现本药对动物胎儿及胚胎有毒性作用。故只有在认为极为必需的情况下,才能在妊娠的前3个月给予本药。
2.药物对哺乳的影响:尚不明确本药是否由人乳排出。哺乳的妇女使用本药时应特别注意。
3.急性肝病或肝功能不全者慎用。
4.对有肝病史者必须应用本品时,治疗初期应监测肝酶水平。
制剂与规格
1.软膏:1%;
2.栓剂:50mg,150mg;
3.喷剂:1%;
4.溶液:1%;
5.霜剂:1%;
6.酊剂:1%。
相互作用
专家点评
本品为广谱抗真菌药物,毒性小,疗效好,不良反应少。临床用本品治疗皮肤真菌感染、阴道念珠菌感染的治愈率高达90%以上,但对手足癣的疗效较差。本品口服或静脉用药可用于深部真菌病的治疗,近年来丝状真菌感染增加,并且多对两性霉素B耐药,益康唑将会发挥更大作用。国内用于皮肤真菌浅表性感染者1019例,其中皮肤癣病753例,念珠菌性阴道炎226例。结果痊愈率分别为68.8%和60.9%。总有效率分别为96.3%和91.04%。另一报道,应用本品1%霜剂治疗皮肤真菌病357例,痊愈率为90.5%。其中对体癣、股癣和皮肤念珠菌感染的治愈率高。
硝酸盐栓剂
药理作用
对葡萄球菌有杀灭作用
该品为
吡咯类抗真菌药,为
咪康唑的去氯衍生物。对
念珠菌属、着色真菌属、球孢子菌属、组织浆胞菌属、孢子
丝菌属等均具抗菌作用,对毛发癣菌等亦具
抗菌活性。该品对
曲霉、
申克氏孢子丝菌、某些暗色孢科、
毛霉属等作用差。作用机制为通过干扰
细胞色素P-450的活性,从而抑制真菌细胞膜主要固醇类-
麦角固醇的生物合成,损伤真菌细胞膜并改变其通透性,以致重要的细胞内物质外漏。该品可抑制真菌的
三酰甘油和磷脂的生物合成,抑制氧化酶和过
氧化酶的活性,引起细胞内过氧化氢积聚导致细胞亚微结构
变性和
细胞坏死。对白
念珠菌则可抑制其自
芽孢转变为侵袭性
菌丝的过程。该品为乳白色或微黄色的栓剂。
动力学局部应用后仅微量吸收。
用法用量置阴道内每晚1次,每次50mg,疗程15日;或每次150mg,疗程3日。
不良反应个别患者出现局部刺激,偶见过敏反应。
禁忌对该品过敏者禁用。
喷雾剂制品
药理作用
该品为
吡咯类抗真菌药,为
咪康唑的去氯衍生物。对
念珠菌属、着色真菌属、球
孢子菌属、组织浆胞菌属、
孢子丝菌属等均具抗菌作用,对毛发癣菌等亦具
抗菌活性。该品对
曲霉、
申克氏孢子丝菌、某些暗色孢科、
毛霉属等作用差。该品通过干扰
细胞色素P-450的活性,从而抑制真菌细胞膜主要固醇类-
麦角固醇的生物合成,损伤真菌细胞膜并改变其通透性,以致重要的细胞内物质外漏。该品可抑制真菌的
三酰甘油和磷脂的生物合成,抑制氧化酶和过氧化酶的活性,引起细胞内过
氧化氢积聚导致细胞亚微结构
变性和
细胞坏死。对
白念珠菌则可抑制其自
芽孢转变为侵袭性
菌丝的过程。该品为无色或微黄色的澄清液体,有芳香气味。
动力学局部应用时仅微量吸收。
适应症
该品适用于
皮肤念珠菌病的治疗;亦可用于治疗
体癣、
股癣、
足癣、花斑癣等。
用法用量
局部喷雾:皮肤念珠菌病及各种
癣病,每日2次,疗程2~4周;花斑癣,每日2次,疗程2周。
不良反应
个别患者出现局部刺激,偶见过敏反应,表现为皮肤灼热感、瘙痒、针刺感、充血等。
禁忌对该品过敏者禁用。
注意事项
1、该品仅作外用,避免喷入眼睛。
2、为避免复发,皮肤念珠菌病及各种
癣病的疗程至少2周,
足癣则至少4周。尚不明确。
软膏制剂
药理毒理
该品为
吡咯类抗真菌药,为
咪康唑的去氯衍生物。该品对
念珠菌属、着色真菌属、球
孢子菌属、组织浆胞菌属、
孢子丝菌属等均具抗菌作用,对毛发癣菌等亦具
抗菌活性。该品对
曲霉、
申克氏孢子丝菌、某些暗色孢科、
毛霉属等作用差。该品通过干扰
细胞色素P-450的活性,从而抑制真菌细胞膜主要固醇类-
麦角固醇的生物合成,损伤真菌细胞膜并改变其通透性,以致重要的细胞内物质外漏。该品可抑制真菌的
三酰甘油和磷脂的生物合成,抑制氧化酶和过氧化酶的活性,引起细胞内过氧化氢积聚导致细胞亚微结构
变性和
细胞坏死。对白念珠菌则可抑制其自
芽孢转变为侵袭性
菌丝的过程。
外用后大部分进入表皮,亦可达到真皮,仅1%吸收入血液,在尿和粪便中的
重吸收量小于给药量的1%。
药理作用
该品中
硝酸益康唑为抗真菌药,对
皮肤癣菌、霉菌和酵母菌如
念珠菌等有
抗菌活性,对某些
革兰阳性菌也有效。
曲安奈德为
糖皮质激素,具有抗炎、止痒及抗过敏作用。
适应症
皮炎、湿疹。浅表
皮肤真菌病,如
手癣、
足癣、
体癣、
股癣、花斑癣。也可用于
尿布性皮炎、念珠菌性口角炎、
甲沟炎。由真菌、细菌所致的皮肤混合感染。
用法用量
局部外用。取适量该品涂于患处,一日早晚各1次。治疗皮炎、湿疹时,疗程2~4周。治疗炎症性真菌性疾病应持续至炎症反应消退,疗程不超过4周。
不良反应
局部偶见过敏反应,如出现皮肤烧灼感、
瘙痒、针刺感等。长期使用时可出现
皮肤萎缩、毛细血管扩张、色素沉着以及继发感染,偶见过敏反应。
注意事项
局部有严重感染者禁用。对该品过敏者禁用。孕妇、特别是
妊娠3个月内的禁用,哺乳期妇女禁用。[注意事项]避免接触眼睛和其它黏膜(如口、鼻等)。避免在细嫩皮肤及面部过长时间使用,疗程应限制在3~4周内,以防止
皮质激素类药物对皮肤的损伤(如萎缩、
毛细血管扩张、紫纹)。高血压、心脏病、
骨质疏松症、
肝功能不全患者慎用。当该品性状发生改变时禁用。儿童必须在成人监护下使用。请将此药品放在儿童不能接触的地方。
制剂该品每克中含
硝酸益康唑10毫克,
醋酸曲安奈德1.1毫克。
乳膏制剂
药理作用
复方硝酸益康唑乳膏是由
硝酸益康唑和
曲安奈德组成的复方制剂,其中硝酸益康唑为广谱抗真菌药,对絮状表皮癣菌,头癣孢子菌,石膏样小孢子菌,石膏样癣菌,红色癣菌,断发癣菌等
皮肤癣菌以及
白色念珠菌等具有抗菌作用;曲安奈德是
肾上腺素皮质激素类药,具有抗炎和抗过敏作用。
适应症
1、由皮肤癣菌,酵母菌和霉菌所致的炎症性
皮肤真菌病。
用法用量
每天早、晚2次将该品涂于患处,疗程应限制于3-4周内。治疗湿疹时,通常2-4周即可痊愈。治疗炎症性
真菌病应持续至炎性反应消退,如果需要,疗程应持续至获得完全治愈的效果。
不良反应
偶见过敏反应。长期使用可造成局部
皮肤萎缩,
毛细血管扩张及出现此肤紫纹。
注意事项
皮肤结核、
梅毒或病毒感染(如疱疹、
牛痘、
水痘)。此外,对咪唑类抗真菌药物过敏者或对皮质类固醇类药物过敏者禁用。不要把该品用于孕妇,特别是妊娠头3个月的妇女。除非其潜在效果明显大于可能发生的危害。避免用于细嫩皮肤及面部长期使用。该品含有
醋酸曲安奈德,高血压、心脏病、
骨质疏松症及
肝功能不全患者慎用。
制剂[包装]乳膏15g。
参考资料
1、《中华医学药典》 第二部。
2、益康唑乳膏说明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