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光如炬,是汉语的一则
成语,语出隋唐时期
李大师、
李延寿的《
南史·檀道济传》。
成语出处
“道济见收,愤怒气盛,目光如炬,俄尔间引饮一斛。”(隋唐·李大师、李延寿《南史·檀道济传》)
后人据此典故剪裁出“目光如炬”一语成为成语。
成语故事
南北朝时期,宋国有位大将名叫
檀道济,身出寒门,从军二十余年,由士兵升至大将军。东晋末年,跟随宋武帝
刘裕北伐,屡立战功,官升至太尉参军。
一次,檀道济率军攻下洛阳,有人提议把俘虏全部杀掉,以壮军威。檀道济急忙制止说:“不可,安定民心正在今日!”就把俘虏释放了。由于他放了俘虏,百姓都欢迎宋军。宋武帝为了奖赏檀道济的战功,封他为扩军将军。
宋文帝
刘义隆即位后,以檀道济为都督征讨北魏。宋军同魏军打了三十多仗,时常取得胜利。但军队开到历城后,宋军给养不足,粮食短缺。有的士兵叫嚷道:“粮食吃光,我们要完了!”由于饥饿引起骚动,军心不稳。檀道济派人半夜里弄来几车沙子,把剩下的一点粮食撒在沙上。第二天早晨,士卒见粮食成堆地堆在地上,就安心作战了。
还有一次,宋军的人数比魏军少得多,将士有所惧怕。檀道济命令军土脱下甲胄,身穿白衣服,缓缓出营。魏军以为是什么计谋,不敢袭击,结果宋军安全逃脱。
由于檀道济功劳大,名声高,左右又都是骁勇善战的将领,他的几个儿子也都掌管兵权,宋文帝对他不放心,一些近臣就蓄谋将他除掉。
有一次,宋文帝患了重病,又逢魏军来征伐,彭城王
刘义康便拟了一道诏书,召檀道济入朝议事。檀道济接到诏书,准备马上去京都建康。他的妻子说:“你有这样大的功名,必然遭人妒忌。如今无故召见,说不定会有什么祸事。”檀道济没有想到这一层,他说:“诏书中说有边患,我不能不去,估计不会有什么危险的事,你尽可放心。”
到了建康,檀道济进宫问安。宋文帝神志不太清楚,他问安后就退出寝宫。他在都城耽了很长时间,见宋文帝的病情有所好转,便准备返回。不料,上船时又被召回。刚进朝堂,禁军就根据刘义康的命令将檀道济拿住。接着有人宣读诏书,说他图谋反叛。檀道济听完诏令又气又恨,愤怒的目光像火炬一样亮。他突然一口喝下一斛酒,扯下头巾摔在地上,大声吼道:“你们这是自己毁坏自己的万里长城!”最终被杀。
不久,魏军听说檀道济已死,毫无顾忌地进攻宋国。兵马很快逼近建康。宋文帝登上城楼,心情忧虑地自言自语道:“假若檀道济在,何至于此呀!”
成语寓意
这个故事从一个侧面说明,在古代残酷的政治斗争中,功臣宿将往往不是老谋深算、心肠歹毒的君主的对手,他们惯于按自己正常的思维安身立命,待人接物,对专制君主刻薄寡恩、猜忌滥杀本质缺乏清醒的认识,轻信君主的“允诺”,迷信君主的“善意”,结果不免是大上其当,徒呼奈何,悔之莫及。这类学有专攻的“专业人士”,在某一领域内自是才华横溢,建树多多,但是在错综复杂的人际关系上、波诡云谲的政治权术斗争中却显得十分幼稚。他们若是不慎陷身于权力斗争,其结局通常都非常悲惨。韩信、白起、李牧等人是如此,檀道济自然也不曾例外。
对于封建专制君主来说,像檀道济这样的功臣勋将,永远是潜在的威胁,有用时不妨当枪使,一旦感到用起来不怎么方便,或者说主观上以为自己的地位受到某种威胁,便要赶紧丢开,甚至干脆折断,这正是古代统治者“宁赠友邦,不与家奴”的固有心态。对统治者而言,这乃是永远无法改变的政治取舍。
与此相反,一些庸庸碌碌的小人,虽无一技之长,却能凭着八面玲珑、摇唇鼓舌而飞黄腾达、左右逢源。会做事的不如会做人的,有功劳的不如没功劳的,英雄豪杰、功臣勋将四处碰壁,历尽坎坷,甚至无端付出生命的代价;无能之辈、奸佞之徒春风得意,称心如愿,或当大官,或捞大钱,这可以说是中国古代社会的基本特色之一,也是令人痛心疾首的历史悲剧。
成语用法
成文用法
“目光如炬”形容发怒时的神色,亦形容眼光明亮有神,后亦比喻洞悉事理,见识远大。这则成语在句子中可作谓语、定语,含褒义。
运用示例
唐·令狐德棻·《周书·齐炀王宪传》:宪辞色
不挠,固自陈说。帝使于智对宪,宪目光如炬,与智对质。
北宋·司马迁·《资治通鉴·宋文帝元嘉十三年》:道济见收,
愤怒气盛,目光如炬,俄尔间引饮一斛,脱帻投地。
明·
凌濛初《
二刻拍案惊奇》卷五:“中间坐着一位神道,面阔尺余,须髯满颏,目光如炬,肩臂摇动,像个活的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