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史
二十四史之一
《南史》是中国历代官修正史“二十四史”之一。纪传体,共八十卷,含本纪十卷,列传七十卷,上起宋武帝刘裕永初元年(420年),下迄陈后主陈叔宝祯明三年(589年)。《南史》与《北史》为姊妹篇,是由李大师及其子李延寿两代人编撰完成的。
内容简介
《南史》有本纪十卷,分为《宋本纪》、《齐本纪》、《梁本纪》、《陈本纪》。宋自永初元年(420)刘裕称帝建国至升明三年(479)宋顺帝被废黜,齐代宋为止,历八代皇帝,共五十九年,史称刘宋。齐,历史上又称南齐,自建元元年(479)萧道成废宋建国至中兴二年(502)齐和帝被废,梁取代齐为止,历七代皇帝,共二十三年。梁自天监元年(502)萧衍代齐至太平二年(557)梁敬帝被废,陈代梁为止,历三代皇帝,五十六年。陈自永定元年(557)陈霸先称帝建国至祯明三年(589)隋大军南渡长江,攻下建康,陈后主被俘,陈朝灭亡为止,历五代皇帝,共三十二年。《宋本纪》、《齐本纪》、《梁本纪》、《陈本纪》分别以各朝的每代皇帝为中心,概括叙述了每朝代各个时期的大事。
《南史》所记载的一百七十年的历史,正是中国古代社会的又一动荡变动时期。在经历了秦汉盛世之后,中国社会先是步入三国鼎立,继而出现了西晋的短暂统一。公元376年,在内外种种压力与打击下,西晋王朝覆亡。中国社会出现了长达二百多年的南北分裂局面:北方经历了十六国、北魏、北周与北齐等王朝;南方则依次出现了东晋、宋、齐、梁、陈诸王朝。《南史》所记一百七十年的历史,就是在南方存续的宋、齐、梁、陈四朝的历史。
《南史》没有采取编年体,而是把南朝各史的纪传汇合起来,删繁就简,以便阅读。列传中不同朝代的父子祖孙,以家族为单位合为一卷,对于了解门阀制度盛行的南北朝社会,有一定的方便。对各朝正史以删节为主,但有应删而未删的,如宋、齐、梁、陈四朝受禅前后的九锡文和告天之词等官样文章;有过求简练以致混乱不确切的,如把都督某某几州诸军事、某州刺史官衔,一律省成某某州刺史加都督;也有由于对原书史文未能很好领会而把重要字句删去的。
《南史》中也有沈约宋书》、萧子显南齐书》等书中所未载的材料。虽然记载细微琐事较多,而且杂以神怪迷信,但也不乏有意义的史料。《宋书》未立文学传,《南史》以因袭为主,因而文学传不包括宋而从南齐丘灵鞠开始。这说明李延寿撰写《南史》《北史》的体制是汇集正史的纪传,因而拘泥于原书,没有达到李大师横则沟通南北,纵则贯串几代,综合成为新著的意图。《新唐书》李延寿传的评语说,“其书颇有条理,删落酿辞,过本书远甚”,是不恰当的。
作品目录
本纪
列传
编写背景
早在《南史》问世之前,有关宋、齐、梁、陈的历史著作已先后问世。齐武帝永明六年(488)沈约编定《宋书》,主要记载了刘宋政权六十年的历史;齐武帝萧道成的孙子萧子显编有《齐书》(后改名《南齐书》),主要记载了南齐二十三年的历史;唐太宗贞观十年(635),姚思廉编定《梁书》《陈书》,以上两书,分别记载了梁、陈两朝的历史。《宋书》《南齐书》《梁书》《陈书》也都是二十四史之一。
《南史》的编纂始于李延寿的父亲李大师。李大师曾在隋末农民起义领袖窦建德建立的夏政权中做过尚书、礼部侍郎。窦建德失败后,他曾被唐朝流放,后遇赦返回。他曾仿照《吴越春秋》的编年体,编纂南朝史与北朝史,但书未成而身亡。其子李延寿在唐太宗时就先后参加了《隋书》纪传、十志和《晋书》的编写工作,也参与过编辑唐朝的“国史。并著有《唐太宗政典》,特别是在他父亲编纂的南、北两朝史的基础上,李延寿改用纪传体写成《南史》与《北史》。这两部书在唐高宗显庆四年(659)间,经唐政府批准流传。
《南史》系删节宋、齐、梁、陈四书,并补充若干史料而成。与宋、齐、梁、’陈四书比较,从史料的角度看是长短互见的。“四书”保存史料较多较详,经过《南史》的删节,篇幅只有原书总和的二分之一,自然不免缺略。它所删掉的,在本纪中多属敕文、诏令,在列传中多属奏议、文章。删节以后,叙事部分相对突出,读起来朗朗上口。另外,《南史》并非单纯节抄“四书”,也曾根据当时所能见到的史料作了不少补充,如补了王琳等人的专传,在循吏、文学、隐逸、恩幸等类传中,也补了若干人的整篇传记,对原有传记也补入不少史料,如《范缜传》增加了他不肯“卖论取官”的一段对话,表现了这位唯物主义思想家的战斗精神。就所补史料而言,李延寿在自序中说他补充的史料,很多出于当时的“杂史”,即所谓“小说短书”。这些“杂史”,故事性较强,且多口语材料,增补入传,常常能使人物形象更加生动,更能反映当时的真实情况。
作品鉴赏
作品思想
南朝社会的一个显著特征是门阀士族对政治的垄断。《南史》为了突出门阀士族的地位,在列传中较多地采用了家传形式:一姓一族,不论时代早晚,集为一篇,子孙后代一律附在父祖的传下,实际上等于世家大族的谱牒。这是当时社会现实的反映。
南朝社会的另一显著特征是思想文化的活跃。自宋文帝时起,西方的佛教大师就络绎不绝地来到中国,大量的佛经被译成汉文。佛教的各宗派也在中国相继出现。齐竟陵王萧子良与梁武帝是南朝帝王中笃信佛教的两人。梁武帝曾多次舍身佛寺,均由臣下出钱把他赎回。这一时期的南朝,也出现了杰出的无神论者范缜,他曾与佛教展开尖锐的斗争。南朝文学与科学成就也十分突出,如:谢灵运的山水诗,鲍照的言志诗,在文学史上都有独特的地位;钟嵘的《诗品》是评论诗歌的第一部专著;昭明太子:所编《文选》三十卷!,集先秦以来精采文章为一册,对后代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刘勰的《文心雕龙》五十篇是中国古代最著名的一部文学评论专著。至于祖冲之在科学上的贡献,则具有世界意义。
文学特点
《南史》文字简明,事增文省,在史学上占有重要地位。其不足处在于作者突出门阀士族地位,过多采用家传形式。例如将不同朝代的一族一姓人物不分年代,集中于一篇中叙述,实际成为大族族谱。
以王、谢等大家为主,《列传》多附传,附传的人物多属家族成员,例如《南史·袁湛传》附传人物达12人,《北史·陆俟传》附传多至20人,前后相去百余年,乃至于有大量的神怪迷信,王鸣盛批此甚谬妄。《南史》《北史》中,某些传文亦有重复现象。
后世影响
《南、北史》得以完整的流传,因《南、北史》独特而浓郁的文学色彩,是它行世日久、影响益深的主要原因。明人王涣的《两晋南北奇谈》、周诗雅的《南北史钞》、清人梁玉绳的《南史摘略》、沈名荪和朱昆田的《南北史识小录》等作品,都是摘录《南、北史》的史迹名语、奇闻异事等供文人“渔猎”之作。这些著作的出现缘于《南、北史》浓郁的文学性和小说色彩,而它们反过来又促进了《南、北史》的流传。
作品评价
钱钟书:“《晋书》出于官修,多采小说;《南史》、《北史》为一家之言,于南、北朝断代诸《书》所补益者,亦每属没正经、无关系之闲事琐语,其有乖史法在此,而词人之喜渔猎李延寿二《史》,又缘于此。”
相关文献
宋书音义4卷(清洪亮吉)见南献遗徵书目答问云未刻
宋书考证4卷(清孙?)北平图书馆馆刊第9卷第1-4期二十五史三编第5册第251-472页题宋书考论
宋书札记1卷(清李慈铭)1930年北京图书馆铅印本二十五史三编第5册第473-482页
二十四史订补第7册第425-433页民国印本
宋书州郡志校勘记1卷(清成孺)南菁书院丛书六集本历代地理汇编本广雅书局刊本
史学丛书二集影印广雅本二十五史补编本第3册丛书集成第169册
申范1卷(清陈沣)菊坡精舍刊本古学汇刊本申宋书范晔传之诬二十五史三编第5册第483-498页
宋书夷貊传地理考证1卷(清丁谦)浙江图书馆丛书一集本二十五史三编第5册
宋书补表4卷(清盛大士)二十五史补编本第3册据南京?里国学图书馆写本
补纪元表、诸侯王表、王子侯表、功臣侯表、外戚侯表、恩幸侯表六种
宋诸王世表1卷(清万斯同)二十五史补编本第3册据历代史表原刊本
宋将相年表1卷(清万斯同)二十五史补编本第3册据历代史表原刊本
宋方镇年表1卷(清万斯同)二十五史补编本第3册据历代史表原刊本
补宋书宗室世系表(近人罗振玉)永丰乡人杂著续编本二十五史补编本第3册
补宋书刑法志1卷食货志1卷(清郝懿行)嘉庆21年自刊本光绪10年刊郝氏遗书本
粤雅堂丛书二十九集本附刊胡承珙校语(以下各本同)广雅书局刊本史学丛书二集影印广雅本二十五史补编第3册
丛书集成第766、781册
补宋书艺文志1卷(清汪仁俊)上海图书馆稿本
补宋书艺文志1卷(近人聂崇岐)二十五史补编本第3册据稿本
晋宋书故(清郝懿行)嘉庆21年自刊本郝氏遗书本粤雅堂丛书二十九集本广雅书局刊本
史学丛书二集影印广雅本孙:二十五史三编第5册第499-519页
补校宋书州郡志札记(杨守敬)杨守敬集第7册续群书拾补金陵书局本,已见迻校者不录
禹贡半月刊第6卷第7期
齐诸王世表1卷(万斯同)二十五史补编本第3册
齐将相大臣年表1卷(万斯同)二十五史补编本第3册
齐方镇年表1卷(万斯同)二十五史补编本第3册
南齐书校勘记(清周星诒)上海文管会藏稿本
孙:南齐书校议(今人朱季海)中华书局1984年版,相当于中华点校本之校勘记
南齐书夷貊传地理考证1卷(清丁谦)浙江图书馆丛书一集本二十五史三编第5册第520-523页
补南齐书艺文志4卷(今人陈述)二十五史补编第3册据稿本
补南齐书经籍志(陈鸿儒等编)二十四史订补第7册第433-459页民国间?印本、抄本
梁书佚文1卷(清王仁俊辑)上海图书馆藏稿本二十五史三编第5册第524页
梁书斠议(罗振玉)二十四史订补第7册第461-469页
毛本梁书校议(清陈沣)信古阁小丛书本二十五史三编第5册第525-530页
梁书札记1卷(清李慈铭)1930年北京图书馆铅印本二十五史三编第5册第531-541页
二十四史订补第7册第459-461页
补梁疆域志4卷(清洪齮孙)道光15年李兆洛刊本历代地理志汇编本广雅书局刊本
史学丛书二集影印广雅本二十五史补编第4册丛书集成第3080-82册
梁书夷貊传地理考证(清丁谦)浙江图书馆丛书一集本
补梁书艺文志1卷(清王仁俊)上海图书馆藏稿本
梁诸王世表1卷(万斯同)二十五史补编第4册
梁将相大臣年表1卷(万斯同)二十五史补编第3册
陈书斠议(罗振玉)二十四史订补第7册第469-477页
补陈疆域志(近人臧励龢)二十五史补编第4册据稿本
陈州府职官备考1卷(清朱撰卿)1916年淮阳县志附刻本
陈诸王世表1卷(万斯同)二十五史补编第4册
陈将相大臣年表1卷(万斯同)二十五史补编本第4册
南史佚文1卷(清王仁俊辑)上海图书馆藏稿本二十五史三编第5册第542页
读南史记疑1卷(清王懋竑)读书记疑卷8
南史存校1卷(清王懋竑)读书记疑卷13
南史札记1卷(清李慈铭)1930年北京图书馆铅印本二十五史三编第5册第543-557页
宋齐梁陈方镇年表4卷(近人吴廷燮)景杜堂铅印本二十五史三编第5册第558-683页
魏书校勘记1卷(清王先谦等)思贤讲舍刊本广雅书局刊本史学丛书二集影印广雅本丛书集成第168册
二十五史三编第5册第684-701页二十四史订补第7册第489-525页
魏书札记1卷(清李慈铭)1930年北京图书馆铅印本二十五史三编第5册第852-859页
魏书宗室传注12卷世系表2卷(近人罗振玉)1924年东方学会铅印本
二十五史三编第5册第702-832页题传注12卷等二十四史订补第7册第537-669页民国印本
魏书宗室传注校补1卷(近人罗振玉)贞松老人遗稿乙集本二十五史三编第5册第833-851页实册数
二十四史订补第7册第669-687页
魏书铁佛刘虎传注(近人罗振玉)
魏书地形志校录3卷(清温曰鉴)道光16年拾香草堂刻巾箱本题作校异有附录适园丛书本
二十五史补编本第4册据适园丛书本
读魏书地形志随笔1卷(清温曰鉴)北京图书馆藏管廷芬辑花近楼丛书抄本
延昌地形志20卷(清张穆)传抄本
稿本旧藏祁氏,后归陈士可,仅存卷1-3司州及目录1卷。各家传抄本多从何秋涛抄本转录。
北魏地形志札记(杨守敬)历代舆地图·北魏地形志图,杨守敬集第7册郗志群校注〈续群书拾补〉第1399-1424页
魏书外国传地理考证1卷西域传地理考证1卷外国传补地理考证1卷(清丁谦)浙江图书馆丛书一集本
二十五史三编第5册第955-985页
魏书校补1卷(清卢文弨)群书拾补本二十五史补编本第4册魏书礼志校补1卷
补乐志缺文,未全,后经陈垣册府元龟补足,已印入百衲本魏书。
魏书源流考(李正奋)二十四史订补第7册第477-489页抄本
魏诸帝统系图1卷魏诸王世表1卷魏异姓诸王世表1卷魏外戚诸王世表1卷魏将相大臣年表1卷西魏将相大臣年表1卷东魏将相大臣年表1卷(清万斯同)
历代史表原刊本二十五史补编第4册
魏书官氏志疏证1卷(清陈毅)光绪23年刊本二十五史补编第4册
补魏书兵志1卷(清?今人谷霁光)二十五史补编第4册
补后魏书艺文志(近人李正奋)北京图书馆有抄本二十四史订补第7册第687-733页民国抄本
元魏方镇年表2卷(近人吴廷燮)二十五史补编第4册据排印本
西魏书(清谢启昆)二十四史订补第7册第733-911页清刻本
北齐书佚文1卷(清王仁俊辑)上海图书馆藏稿本二十五史三编第5册第524页
北齐书疏证(清杭世骏)见南献遗徵书目答问云未见传本
北齐书斠议(罗振玉)二十四史订补第7册第911-917页
北齐书校证(愿学斋主人)二十四史订补第7册第917-947页稿本
北齐书旁证(愿学斋主人)二十四史订补第7册第947-1019页稿本
补北齐书疆域志二十四史订补第7册第1019-1031页
北齐诸王世表1卷北齐异姓诸王世表1卷北齐将相大臣年表1卷(万斯同)历代史表原刊本二十五史补编第4册
周书校勘记(清周星诒)见宋本北周书跋
周书斠议(罗振玉)二十四史订补第7册第1031-1037页
周诸王世表1卷周公卿年表1卷(清万斯同)二十五史补编第4册
北周公卿表(清练恕)多识录卷2二十五史补编第4册
周书缓案(陈故章)中华书局1959年石印线装本
周书异域传地理考证1卷(清丁谦)浙江图书馆丛书一集本二十五史三编第5册第986-991页
作者介绍
李大师
李大师(公元570年--628年),字君威,相州(今河南安阳)人,南朝末期由隋入唐的历史学家。他熟悉前代历史,长于评论当代时事,他认为南北朝时期各朝的断代史,彼此孤立,记事重复,又缺乏联系,打算仿《吴越春秋》体例,采用编年体撰写《南史》与《北史》,使南朝与北国各代的历史,分别统编于这两部史著之中,后因事一度中辍。
他在隋末参加了农民起义领袖窦建德建立的夏政权,任礼部侍郎。因此,在唐初流放到西会州(今甘肃境内),后遇赦放回。当他再执笔从事史书撰述时,已是武德九年(626),贞观二年(628)去世。他在临终之前,因“所撰未毕,以为没齿之恨”。此后,由其四子李延寿继续撰成。
李延寿
李延寿,字遐龄,唐代相州(今河南安阳)人,史学家。他的生卒年月史书失载,大约卒于唐高宗仪凤年间(公元676-679年)。他任过东宫典膳丞、崇贤馆学士、御史台主簿,兼直国史符玺郎、兼修国史等官职。他在政治上没有什么作为,修史是他一生的主要事业。
他参加了唐代官修史书《隋书》《五代史志》(即《隋书十志》)《晋书》和唐朝当代国史的修撰工作。还独自撰写了30卷的《太宗政典》(已佚),又继承其父李大师遗志,以十六年功夫,独立修成《南史》和《北史》,《新唐书》对两书评价颇高,称“其书颇有条理,删落酿辞,过本书远甚。”
贞观三年(629年),唐太宗命大臣组织修撰梁、陈、北齐北周、隋五代史魏征主修其中的《隋书》,年轻的李延寿和其他一些知名学者参加了该书的修撰。贞观五年(631年),李延寿丁母忧去职,回家守丧。服阕,即被派往蜀中做官。公事之余,“以所得者编次之”,对前几年搜集的一些史料进行初步的编排。
贞观十五年(641年),李延寿调回西京长安任太子典膳丞。由于令狐德棻的推荐,他再次进入史馆。当时,五代史早已在贞观十年(636年)写成。但这部史书只有纪、传,而无志书,因此,唐太宗于贞观十七年(643年)又命褚遂良等人修撰梁、陈、北齐、北周、隋五朝典章制度的《五代史志》,李延寿也参加了该书的编撰。
经过十二、三年的时间,《五代史志》于唐高宗显庆元年(656年)成书。《五代史志》共十志三十卷,后并入《隋书》刊行,其中的《经籍志》成于李延寿和敬播之手,记录了从古代到隋朝的历代著作。《经籍志》亦简称《隋志》,是专指《经籍志》而言的。《经籍志》正式创立了经、史、子、集四部分类法,对后世书籍的分类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唐代以前,史家所撰晋史多达20种左右,但“才非良史,事亏实录”,修撰者多不是良史之才,所记史事也往往失实,唐太宗对这些晋史都不满意,于是,他于贞观二十年(646年)下诏重修《晋书》。参加重修的共有21人,李延寿是其中之一。贞观二十二年(648年),《晋书》即重修告成。李延寿除前后3次参加修撰前朝史外,还于唐高宗显庆元年(656年)参与撰成当朝国史80卷。
此外,李延寿还独力撰成了3部史书,即成书于唐高宗显庆四年(659年)的《南史》80卷和《北史》100卷,以及最后撰成的《太宗政典》30卷(已佚)。《太宗政典》写成后不久,他就去世了。调露年间,唐高宗读了《太宗政典》,“叹美久之”,给了李延寿后人许多奖赏,并命人抄写了两部,一部由皇家图书馆收藏,一部赐给皇太子。李延寿早年即怀有“思欲追终先志”之抱负,他要继承父亲的遗志,完成先人的未竟事业。
《南史》和《北史》是李延寿以其大半生的时间写成的历史著作,这两部史书的编撰,李延寿说是“始末修撰,凡十六载”,这里说的16年,是从他贞观十七年(643年)参加修撰《五代史志》这一年作为开始时间的。其实,在此很久以前,亦即从贞观三年参加修撰《隋书》时,他就开始了“二史”编撰的准备工作。那时,他利用“编辑之暇”,“昼夜抄录”“五代旧事所未见”者,为将来编撰“二史”积累资料。如果从搜集史料之时来计算,“二史”的完成则经历了整整30年的时间。
李延寿的“二史”所依据的历史文献,主要是宋、齐、梁、陈、魏、齐、周、隋八代“正史”,但他并未拘限于此,另外还参考了各种“杂史”1000多卷,正如他自己说的“鸠聚遗逸,以广异闻”。对于八代史书,他采取“除其冗长,捃其菁华”的原则,“其烦冗者,即削去之”。他删削的“烦冗者”,主要是一些诏书和表文,而史实部分则尽量保留,这就使“二史”比“八书”简约多了。
《南史》和《北史》后来被列入“二十四史”中,在中国史学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自有南北二史之后,《宋书》《南齐书》《魏书》《梁书》《陈书》《北齐书》《周书》《隋书》被称为八书,史称“二史八书”。《南史》与《北史》均广为流传,致“学者止观其书,沈约魏收等所撰皆不行”。
李延寿的一生在仕途上是平稳的。既未飞黄腾达,也未贬斥流离。贞观初,延寿曾任太子典膳丞(负责太子的膳食事务)、崇贤馆学士(掌管经籍图书,教授生徒);贞观中,延寿为符玺郎(掌管皇帝印玺及国家符节);贞观末,延寿为御史台主簿(管理御史台文书事务)。
延寿专注于史学,似乎对于做官没多大兴趣,尽管官职屡有变动,始终没有做到大官,以致他的《南史》《北史》写成后,当时人还因为他地位不高而“不甚称其书”。延寿不修南史志。南史的研究,明以前人不很注意。
参考资料
南史.国学导航.
最新修订时间:2024-11-21 00:56
目录
概述
内容简介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