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眶黏液囊肿
由鼻窦黏液囊肿引起的疾病
眼眶黏液囊肿多原发于鼻窦,通过压迫侵入眶内,是较为常见的眶内占位病变之一。各鼻窦均可发生,其中以额窦最为多见,其次为筛窦。额窦与筛窦相邻,其间仅有一菲薄骨板,发生于任何一窦均易侵入另一窦。当出现症状和体征时,多已发展为额-筛窦黏液囊肿。黏液囊肿属于慢性炎性病变,常合并细菌感染,形成急性化脓性炎症称为黏液脓肿。先天性黏液囊肿可发生在泪囊区,与鼻窦病变无关。多见于中、老年人。
病因
眼眶黏液囊肿多来源于鼻窦黏液囊肿。鼻窦黏液囊肿的确切病因仍有争论,一般认为可能为先天性自然窦口狭小或多种原因所致的窦口阻塞,最常见的为鼻窦慢性炎症、变态反应性水肿及息肉等。肿瘤特别是筛、额窦基底细胞癌,转移性肿瘤,累及鼻额管的骨折,先前的鼻窦手术等,继发鼻窦的囊性扩张、黏液潴留,此称为继发性黏液囊肿。另一种理论认为小囊肿发生在鼻窦的衬里,也许来源于肿胀的goblet-cell。当囊肿增大,最终使鼻窦关闭,囊肿压迫和侵蚀相邻骨质,此称为原发性黏液囊肿。
临床表现
有长期慢性鼻窦炎病史,当其局限于鼻窦时,仅有轻微头痛,囊肿增大时出现局部胀感或疼痛。囊肿较小仅有突眼的表现,较大时窦壁菲薄扩张,压之如蛋壳或乒乓球样感觉。囊肿可向鼻腔破裂,间断溢出多量黏液,症状和体征暂时缓解。如发生急性感染,则红肿疼痛,甚至恶寒、发热。眼部表现发生于额窦或筛窦者,眼球向外、下方移位,眼球突出。眶内侧或内上象限扪及软性肿物,眼球向内侧转动受限。囊肿压迫眼球,引起屈光不正及视力减退。额窦巨大黏液囊肿可引起搏动性眼球突出。此外,额窦囊肿可引起第Ⅲ脑神经麻痹。囊肿侵入眶内后表现为轴性眼球突出。因视神经受压可出现原发性视神经萎缩眼球运动障碍。常引起头痛;向外侧发展压迫海绵窦、眶上裂,出现上睑下垂、眼肌麻痹、复视;压迫视神经,引起双眼视力减退和视野缺失。
检查
1.X线
常能发现患侧鼻窦影,浑浊窦腔扩大。
2.超声波
囊性肿物在超声上有典型表现。B超显示:病变通常位于眼眶上方或内侧,病变形状为圆形或椭圆形或不规则形占位病变,可发现眶内上方或内侧有较大的囊性肿物。A超显示:典型的囊性肿物图像。
3.CT扫描
可见病变起源于额窦、筛窦或额筛窦,窦腔扩大,密度增高,均质,冠状CT更能显示病变与眼眶的关系。窦壁因慢性压迫常常消失,囊肿侵及眶内,致眶内结构移位。如囊内液体经破裂的眼眶骨膜进入眼眶,则出现眼眶脓肿蜂窝织炎症状的影像学表现。
4.MRI
开始病变因黏液内有大量水分,T1WI为中低信号,T2WI为高信号。在慢性期蛋白浓缩增加水分逐渐吸收,囊肿在T1WI和T2WI为高信号,时间更长的病变T1WI和T2WI均为低信号;如果是黏液脓肿,感染成分黏度增加导致T1缩短,囊肿本身无信号增强,而囊壁则有信号增强。
诊断
除典型的临床表现,黏液囊肿的诊断主要依靠影像学检查和穿刺抽出黏液。
鉴别诊断
1.鼻窦恶性肿瘤
病变呈实体性,进展较快。超声显示病变呈实性不均匀回声,衰减明显,CT和MRI显示病变有明显骨破坏,增强后肿瘤整体可明显增强。
2.眶内脓肿
可见眼睑、结膜充血水肿,严重者水肿结膜突出于睑裂之外,睑裂不能闭合。由于眶压增高及眶内炎症,可致瞳孔反射障碍,视力下降甚至黑蒙。患者可有如发热、畏寒、周身不适等全身表现。外周血检查可有白细胞计数升高,以中性粒细胞为主。穿刺抽吸物为脓液。
治疗
黏液囊肿常需手术处理。根据黏液囊肿的累及范围,可请耳鼻喉科或脑外科医师共同诊治。术前和术后要给予广谱抗生素避免继发性感染。
预后
随着额窦和筛窦黏液囊肿的切除和治疗,手术后眼球突出和移位可逐渐消失,一般视力预后良好。晚期发生的视力丧失和眼肌麻痹较难恢复,长期蝶窦黏液囊肿可发生不可逆转的视神经萎缩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3-11-27 17:15
目录
概述
病因
临床表现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