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尾雕(学名:Terathopius ecaudatus):是鹰科、短尾雕属唯一的
猛禽。是中等体型的
鹰,短尾雕属下的唯一种,体长约70厘米,短尾巴长8-10厘米。头、颈和腹部有黑色金属光泽。背赤褐色。肩浅白至红褐色;脸红色裸露。脚强壮,橘红色。尾长仅10厘米(幼鸟尾较长)。翅上黑下白,长而尖,极宽。头部因有短而丰满的冠而显得大。
短尾雕雄雕长约55-70厘米,
翼展168-190厘米,短尾巴长8-10厘米;体重1900-2900克。它们的羽毛呈黑色,栗色的展翼及尾巴,肩膀灰色,而面部皮肤、鸟喙及脚都是红色的。雌雕比雄性稍大,羽色与雄雕相似,但次级飞羽则是灰色的。雏雕呈褐色,有白色斑汶及绿色的面部皮肤。色彩丰富,而尾巴如其名般很短,飞行时很易辨别。
亚成鸟头部和下体浅棕色。上部是一个较深的棕色。底面有一个宽或窄深褐色的羽缘。眼睛棕色。腿和脚蓝灰色。幼鸟和未成熟的亚成鸟有蓝灰色的脸和嘴尖黑色。
短尾雕也是一种大型食蛇的猛禽,在俄文里它被称为“小丑雕” (ОРЁЛ-СКОМОРОХ),因为它像马戏团的小丑将脸庞涂抹的红彤彤的,而且它还“套了一条鲜红色紧身裤”(它的腿也是红色的)。它的翅膀长而尾巴短,当它静止时收拢的翅膀完全掩蔽了尾部,好象它的尾巴一样。有人说短尾雕是飞机的原型。它身上的羽毛以黑色为主,椭圆的一枚枚羽毛支棱着,蓬松、美丽。在它的背上装饰着两块棕色的斑块,每一枚羽毛有清晰的圆形的羽缘,象精致的花边。
短尾雕跟
蛇雕一样它的脚趾短而抓握力强,脚趾上布满厚厚的鳞片。瞳仁全黑色(几乎所有的蛇雕眼睛的虹膜是黄色的)这使得它看起来不如其他蛇雕有杀气。雌雄短尾雕羽衣几乎是相同的,只是雄性较之雌性翅膀上有浅灰色的边缘。出生后的短尾雕在的一年羽毛是浅棕色,点缀着学多的条痕,头上的羽毛比身上的羽毛更为的浅淡的棕色,黑色发绿的脸颊,嘴喙黑色,腿深蓝色, 要经过六年的成长短尾雕才能获得一身漂亮的羽毛和红彤彤的“小丑妆”。
白天,短尾雕在稀树草原的飞行速度可达每小时80公里。它们在飞行过程中显示复杂的飞行技巧。飞行迅速,常沿直线或圈状翱翔于高空,两翅上举成‘V’字形,通过柔软而灵活的两翼和尾的变化来调节飞行方向、高度、速度和飞行姿势。其他时候则多栖息于高山岩石或空旷地区的大树顶梢上。在飞行时,习惯会将翼端互贴,用来保持平衡。
短尾雕一般都很寂静,但亦会咆哮及尖叫。每天会在250平方里的区域猎食。食谱包括小型的爬行动物和其它小型的哺乳动物如刺猬、松鼠、家鼠。猎物主要是鸟类,包括白鸽及沙。亦会吃腐肉,例如羚羊等动物的死尸。
原产地:安哥拉、贝宁、博茨瓦纳、布基纳法索、布隆迪、喀麦隆、中非共和国、乍得、刚果、刚果民主共和国、科特迪瓦、吉布提、埃及、厄立特里亚、埃塞俄比亚、加蓬、冈比亚、加纳、几内亚、几内亚比绍、肯尼亚、马拉维、马里、毛里塔尼亚、莫桑比克、纳米比亚、尼日尔、尼日利亚、卢旺达、沙特阿拉伯、塞内加尔、塞拉利昂、索马里、南非、南苏丹、苏丹、斯威士兰、坦桑尼亚联合共和国、多哥、乌干达、也门、赞比亚、津巴布韦。
短尾雕在
撒哈拉以南非洲的大草原很普遍。它们在树上筑巢,巢不大,用树枝搭就,建在树上,尤其是喜欢建在洋槐树上。它的生殖能力不强,一次只生一枚卵,白色,点缀浅红色斑点。雌性短尾雕孵化一个半月,出世的短尾雕雏鸟三个月或者四个月出巢。每次只会生下一枚卵,由雌雕孵化55天,雏雕出生后的95-120天会长出羽毛。幼鸟出巢后仍与父母一同生活4个月。短尾雕一生都会与伴侣生活,在同一个巢居住好些年日。未结伴的雕会帮助筑巢。在7或8岁时达到成熟。
列入《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2020年 ver3.1——濒危(EN)。
总量估计有数万(FergusonLees和Christie2001)。趋势证明:由于栖息地的丧失和附带的中毒/污染,该物种的大部分范围内的种群数量都出现了显著下降,包括博茨瓦纳、喀麦隆、科特迪瓦,肯尼亚,纳米比亚和尼日利亚,截止2020年,在30年内估计下降至少50%。在索马里、南非报告率下降了59%,克鲁格国家公园内的密度下降,苏丹、赞比亚和津巴布韦数量也在下降,总体下降率很难量化,但据信在过去三代人(46年)中下降速度很快,在50-79%的范围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