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期国际资本流动(Short-term international capital movements)是指期限为1年或1年以内或即期支付资本的流入与流出。这种国际资本流动,一般都借助于有关
信用工具,并通过电话、电报、传真等通信方式来进行。这些信用工具包括
短期政府债券、
商业票据、
银行承兑汇票、银行活期存款凭单、
大额可转让定期存单等。由于通过
信汇、
票汇等方式进行
国际资本转移,相对来说,周转较慢,面临的
汇率风险也较大,因此,短期国际资本流动多利用电话、电报、传真等方式来实现。
流动形式
这是指国际间贸易往来的
资金融通与
资金结算而引起的
货币资本在国际间的转移。世界各国在贸易往来中,必然会形成国际间的债权债务关系,而为结清这些关系,货币资本必然从一个国家或地区流往另一个国家或地区,
贸易资本流动就形成了。一般来说,这种资本流动,是资本从商品进口国向商品出口国转移,具有不可逆转的特点,因此,严格来说,它属于国际资金流动。
这是指各国经营
外汇业务的银行金融机构,由于相互之间的资金往来而引起的资本在国际间的转移。这些流动在形式上包括套汇、
套利、
掉期、
头寸调拨以及
同业拆放等。
这是指短期资本持有者,为了避免或防止手持资本的
损失而把资本在国际间进行转移。这种资本的流动,亦称
资本逃避(capital flight)。这种
资本流动的动机是为了资本的安全性和
盈利性。引起资本流动的原因是国内政局动荡、经济状况恶化、
国际收支失衡以及严格的
外汇管制等。
投机性资本流动
这是指
投机者为了赚取
投机利润,利用国际市场上汇率、利率及黄金、证券等价格波动,通过低进高出或通过买空卖空等方式而引起的资本在国际间的转移。
具体方式
(1)在没有外汇抵补交易下,利用货币谋求更高收益的
资本流动。例如,在汇率稳定的前提下,各国政府为了改善
国际收支状况而提高
贴现率所吸引的短期资本流动,就属此类。
(2)对暂时性的
汇率变动作出反应的资本流动,它包括两种情况:一是一国发生暂时性
国际收支逆差引起的汇率暂时性下跌,由于
投机者预期到这种
货币汇率不久会回升,因此买进该国货币,致使短期资本向该国流动;二是一国发生暂时性
顺差,其结果恰好相反,会导致投机资本流出该国。
(3)预测汇率将有永久性变化的资本流动,即当投机者预期到某种货币汇率会持续下跌时,就会抛出该种货币,造成资本流动,反之,当投机者预期到某种货币汇率会持续上升时,就会买进该种货币,造成资本流入。这种
资本流动会加剧国际金融市场的动荡。
(4)与贸易有关的
投机性资本流动,即通常所说的“超前”与“掉后”,亦即人们认为币值即将调整而加速或延迟外汇抵补交易的过程,进
出口商根据对今后某一特定货币价值的估算而要求客户尽快支付货款或准许客户延迟支付贷款。
流动特点
短期国际
资本流动,是国际资本流动中数量巨大、形式复杂的一种,它具有以下三个特点:
复杂性
它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形式复杂多样,如上所述的贸易、银行、保值性、投机性等
资本流动,二是资本流动借用的工具复杂多样,既可包括货币现金和银行
活期存款,也包括货币市场上的其他各种信用工具,如各种
短期证券和票据等。
政策性
即指各国政府的系列经济政策如利率、汇率政策对短期国际
资本流动的影响很大。某个国家利率相对提高,
国际资本就会往该国流动,反之,国际资本会流出该国。此外,如果一个国家没有
外汇管制或外汇管制较松,也容易发生短期国际资本流动。
投机性
在
浮动汇率制下,短期国际
资本流动具有很强的投机性。尤其
短期资本市场性
即游资真正遵循“市场原则”,哪里利润高就往哪里流动。就是没有
行情,也会人为制造
利多利空的消息,哄抬或打压某国或某区域的货币,造成区域或全球范围内
劣币(汇率
贬值的货币)追逐良币(汇率升高或坚挺的货币)的
资本流动现象。
重大影响
对国际直接投资环境的影响
1.从
汇率变动看,短期国际资本投机冲击引起汇率的大幅波动和
贬值,对国际直接投
资产生影响。
国际直接投资需要支付款项和转移资本,即需要外汇。虽然原则上投资的双方可自由商定在他们的投资中使用何种货币,但许多国家法律规定,债务必须通过本国货币的转移来清偿。因此,汇率是联系各国经济的重要纽带,成为影响国际直接投资的重要因素之一。汇率的变化会引起各国金融资产和
实物资产价值的波动,这种波动一方面导致企业在国内外
融资成本的变化以及国际直接投资
比较利益的变化;另一方面也会引起企业财富储量的短期变化,使国际直接投资能力发生变化。汇率的多变性是现行国际
浮动汇率制的主要特征。汇率的变化对于
国际直接投资者而言是一个不可预测与不可控制的因素。汇率的不确定性给国际投资带来较大的风险。本币
贬值幅度越大,所导致的不利后果越严重,因此,人们通常把由汇率泡沫破灭所引发的汇率的大幅度下跌称为货币危机。在
开放型经济的
发展中国家和地区,货币危机往往是重大金融危机的核心环节。1992年的欧洲汇率危机是一次典型的货币危机,1994-1995年的
墨西哥金融危机以货币危机为主,
亚洲金融危机则以泰国的货币危机为开端,其他国家或地区的金融危机也因
货币贬值而深化。在开放型经济的发展中国家和地区,货币危机容易引发大规模金融危机的原因在于这些国家和地区因经济稳定性差(巨额
财政赤字、高
通胀率和经济增长波动大)而较难保持货币价值稳定。因此,
发展中国家与地区的“软”货币与
发达国家“硬”货币间汇率经常波动。但是,这些国家与地区却不能放任
本币与全球性“硬”货币间汇率的经常波动。因为,稳定的汇率是
国际经济往来的重要保障。为此,往往由政府出面来实现汇率的稳定,实质上,就是政府向微观经济主体提供一种公共设施,把
汇率风险集中起来由政府承担,以保障国际经济往来的低成本和高效率。因此,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对于汇率控制较严,多实行
固定汇率制度或
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
名义汇率因此长期保持稳定,但发展中国家与地区通胀率通常高于发达国家,经济增长中也有较多的泡沫,汇率中含有较多的泡沫成分,即
本币汇率经常被高估。一旦政府放弃维护汇率稳定的承诺而让
本币贬值或转向浮动汇率制,本来由政府承担的汇率风险突然“下放”给微观经济主体,至少会在短期内造成经济混乱,使那些相信政府会维持稳定汇率的承诺因而较多地暴露于汇率风险之中的微观经济主体遭到最惨重的实质性
损失。
2.从社会稳定层面看,短期
国际资本的投机冲击引起政局不稳、社会动荡,恶化了
投资环境,打击了投资者信心,造成严重资金外流。1997年亚洲爆发金融危机,东南亚各国货币普遍
贬值了10%-40%,居民财富大幅缩水,许多人一生的积蓄大部分已经荡然无存,自然造成了社会剧烈地动荡,各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政治危机。动荡不安的政局,严重影响了投资者的投资信心。据估计,自金融危机爆发至1998年5月,约有1150亿美元从韩国、泰国、菲律宾、印度尼西亚和马来西亚流出,而在发生金融危机之前,每年大约有1000亿美元流入亚洲地区。资金外流造成的资金短缺严重影响了亚洲国家经济的恢复。
对国际直接投资流向的影响
短期国际资本对国际直接投资流向的影响
从短期来看,
国际游资投机冲击造成的金融危机对
发展中国家吸引外资产生了严重的负面影响。进入90年代,大多数发展中国家都将借助外资发展本国经济作为经济发展战略,
国际直接投资日益成为许多发展中国家获取
国际资本的主要方式。
外国直接投资占发展中国家资本总流量的比例已由1991年的28%增至1998年的56%。发展中国家外国直接投资总量占全球的比重也呈增长趋势,1995年为32.3%,1996年达到37.7%,1997年为37.2%。但由于
亚洲金融危机,发展中国家吸收外商投资增长缓慢,在国际直接投资中的地位从1997年之后有所下降。1998年吸收外国直接投资1790亿美元,占全球份额减少为25.8%,这是13年来出现的首次下降,主要是由于流向亚洲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外资减少(1998年为850亿美元,1997年为960亿美元);1999年发展中国家吸收外国直接投资2080亿美元,占全球比重进一步降低到24%。而
发达国家吸收了绝大部分新增跨国投资。1996年起发达国家历年吸收外商投资占当年跨国投资的比重分别为60%、59%和74%。1998年增加的1920亿美元中,几乎全部为发达国家所吸纳;1999年发达国家吸收外资总额达6365亿美元,占全球的3/4,当年新增加的2050亿美元,发达国家吸纳了76%。这种情况表明
国际直接投资取向发生了深刻变化,发达国家在国际直接投资中占有绝对主体地位,而发展中国家则有被“边缘化”的趋势。但从长期来看,发展中国家吸引外资的下降状况并非没有尽头,从金融危机中吸取教训的东亚国家和地区,正在加快
产业结构的调整,更加重视
直接投资的作用,经历过调整的东亚恢复经济的快速增长仍将可期,从而为
外国直接投资带来的
机会仍将是巨大的。
对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推动
短期国际资本投机冲击对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推动
区域经济一体化是冷战结束后世界经济变化的一大重要特征。它一般以相互间实现
自由贸易为起点,逐步向经济一体化方向发展。它要求其成员在关税、资本和人员流动,乃至在一些国内外政策方面对国家主权作出一定的让渡和分享,以推动区域经济的发展。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在50年代、60年代先后出现在欧洲、拉美和非洲发展中国家,冷战结束后,发展成了世界各国的首要问题,经济合作的气氛大为加强,因而,区域经济一体化合作重新活跃起来,新的区域经济合作组织不断出现,区域经济合作组织之间的合作趋势也在加强。据日本贸易振兴会统计,到1996年年中,全世界已有101个区域经济圈,其中60%以上即69个是在90年代以后建立的,并且其中绝大部分是由发展中国家组织的。这些区域性经济集团充分表明,世界市场在经过经济跨越国界的激烈竞争时代以后,正在进入区域经济圈时代。位于同一地区的国家,因地理位置接近,交往方便,往往在历史上就有较密切的经济联系,而他们与其他相距遥远的国家,经济联系就相对较少。由于国家较少,交往便利,经济联系更加密切,彼此差异较少,易于找到利益的共同点,从而易于达成某种协议,建立某种一体化组织。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地区国家之间也需要通过联合发挥地缘优势,增强自己的经济实力,以提高国际竞争能力。由于历史原因,东亚的经济金融合作远远落后于欧洲和北美。在
亚洲金融危机之前,亚洲并没有实质性的金融合作。最早认为东亚国家应当联合起来,建立区域经济合作组织的是马来西亚总理
马哈蒂尔,他提议建立东亚经济决策委员会(EAEC)。当时,美国政府公开反对他的这个提议。在美国的反对下,EAEC终于流产。亚洲金融危机爆发后,由于IMF的救援条件十分苛刻且效果不是很好,因此,日本提出要建立亚洲货币基金组织(AMF)来补充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当亚洲出现危机时,由亚洲货币基金组织首先进行救援。他们提议,基金组织拥有1000亿美元,其中日本出资500亿美元,中国内地和香港地区、韩国、新加坡共出资500亿美元。但是,这个提议同样遭到美国政府的反对,反对的意见主要有:与IMF的工作重复,造成一些国家的道德风险,亚洲国家应集中精力进行金融改革而不要分散精力。但实质的原因是
IMF和美国怕分散自己政策的
影响力。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是一个转折点,亚洲国家开始感到单纯依靠国际经济组织或大区域经济合作组织来抗御经济、金融危机是不够的,应当挖掘次区域经济合作的潜力,以达到联合自强的目的。东亚各国为此而采取的行动首先是在1999年11月成立了东盟10 3机制。接着于2000年5月,在亚行年会之后召开了第一次同行意见会议,讨论的主题是加强东亚的金融合作。为了促进持续的增长,与会者一致同意加强政策对话和区域合作,包括对
资本流动的监管、建立自助和支持机制、促进国际金融改革。2000年5月,东盟10 3财政部长在泰国清迈达成了清迈协议。涉及金融合作的协议有:(1)充分利用东盟10 3的组织框架,加强有关资本流动的数据及信息的交换。(2)扩大东盟的
货币互换协议,同时在东盟与其他三国(中国、日本和韩国)之间构筑双边货币互换交易网和债券交易网。(3)研究如何将东盟10 3各国超过7000亿美元的
外汇储备用于相互之间的金融合作,以稳定亚洲区域内的货币市场。此后2001年5月,又在夏威夷举行了东盟10 3财长会议。宣告建立东盟10 3的早期预警系统,以求及早发现新兴工业化国家宏观经济、金融和公司企业的弱点,防范潜在的金融危机。2001年11月我国在第五届东盟10 3首脑会议上提出了十年内建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倡议,这个倡议获得东盟十国的一致同意,并将很快进入磋商和正式谈判的阶段。建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目标之一是促进东亚地区的金融稳定。在中方提出的五条原则中,第三条强调的就是继续推进金融领域的合作,落实清迈倡议。清迈协议表现出东亚国家携起手来共同抗御金融危机的决心,这在历史上是第一次。在此基础上,日本已经同韩国、泰国、
菲律宾、马来西亚缔结了
货币互换协定。中国也同泰国缔结了协定。2002年3月29日,中国又同日本缔结了在必要时向对方提供最高约合30亿美元的货币互换协议。它以日元和人民币为提供货币的对象。人们认为日元与人民币的互换虽然同在发生货币危机时用美元同本币交换的机制不同,但是外汇储备额居世界第一位的日本同外汇储备居第二位的中国之间构筑了外汇通融的安全保障体系,是一个巨大进步。它在IMF之外构筑了防范金融风险的另一条防波堤,在东亚第一线的各个国家依靠自己的内部资源,互助互利,在发生危机时可以更迅速地做出反应。可以避免在发生危机时各自为政,甚至实行竞相
贬值的汇率政策。近年来东亚区域经济、金融合作又以新的势头得到有力的推动。促成这种变化的有以下几个因素:一是在亚洲经济复苏以后,对再次发生金融危机的高度警惕;二是中国经济的持续高速增长,以及中国同东亚各国、各区域经济依存性的加强。随着亚太经济形势的上述变化,亚洲国家已经越来越感到加速东亚区域经济合作的必要性和迫切性。亚洲货币合作的主要目标是:防止亚洲再次遭受国际游资投机冲击而陷入金融危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