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毛金线草
蓼科蓼属植物
短毛金线草(Persicaria neofiliformis (Nakai) Ohki)别名:重阳柳、蟹壳草、毛蓼、白马鞭等,蓼科蓼属植物。作为中药材,其性味辛、苦、性凉、小毒,有凉血止血;清热利湿;散瘀止痛的功效,属祛风药、理气药、止痛药类,主治咳血、吐血、便血、血崩、泄泻、痢疾、胃痛、经期腹痛、产后血瘀痛、跌打损伤、风湿痹痛、疬;痈肿等症。
形态特征
本变种与原变种的主要区别是叶顶端长渐尖,两面疏生短糙伏毛。
金线草 (原变种)
多年生草本。根状茎粗壮。茎直立,高50-80厘米,具糙伏毛,有纵沟,节部膨大。叶椭圆形或长椭圆形,长6-15厘米,宽4-8厘米,顶端短渐尖或急尖,基部楔形,全缘,两面均具糙伏毛;叶柄长1-1.5厘米,具糙伏毛;托叶鞘筒状,膜质,褐色,长5-10毫米,具短缘毛。总状花序呈穗状,通常数个,顶生或腋生,花序轴延伸,花排列稀疏;花梗长3-4毫米;苞片漏斗状,绿色,边缘膜质,具缘毛;花被4深裂,红色,花被片卵形,果时稍增大;雄蕊5;花柱2,果时伸长,硬化,长3.5-4毫米,顶端呈钩状,宿存,伸出花被之外。瘦果卵形,双凸镜状,褐色,有光泽,长约3毫米,包于宿存花被内。花期7-8月,果期9-10月。
分布范围
产甘肃南部、陕西南部、华东、华中、华南及西南。生山坡林下、林缘、山谷湿地,海拔150-2200米。朝鲜、日本也有。
主要价值
性状鉴别
(2)短毛金线草 茎枝无毛或疏生短伏毛;叶片长椭圆形或椭圆形,先端长渐尖,略弯曲,有短糙伏毛;托叶鞘疏生短糙伏毛或近于无毛。
显微鉴别 金线草茎横切面:韧皮纤维束散在。形成层成环。木质部导管稀少,散见于木纤维中。薄壁细胞含淀粉粒及草酸钙簇晶。淀粉粒多单粒,圆形、长椭圆形、三角形,直径3-8μm,脐点多在中心。草酸钙簇晶直径32-40μm。
化学成分
短毛金线草根茎含有没食子酸(gallic acid),左旋儿茶精(catechin),左旋表儿茶精(epicatechin),左旋表儿茶精-3-O-没食子酸酯(epicatechin-3-O-gallate),原矢车菊素(pro-cyanidin)B2,原矢车菊索B2-3-O-没食子酸酯(procyanidin B2-3’-O-gallate).
药用特性
【药材基源】为蓼科植物短毛金线草的全草。
【科属分类】蓼科
【性味】辛;苦;性凉;小毒
【功效】凉血止血;清热利湿;散瘀止痛;
【功效分类】祛风药;理气药;止痛药
【主治】咳血;吐血;便血;血崩;泄泻;痢疾;胃痛;经期腹痛;产后血瘀痛;跌打损伤;风湿痹痛;
(疒累)疬;痈肿 。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9~30g。外用:适量,煎水洗或捣敷。
【各家论述】
1.《广西中药志》:祛风止痛,健脾燥湿,散瘀消肿。治霍乱吐泻,风湿痛,痈肿瘰疬。
2.江西《草药手册》:散瘀止血,解毒利气。治吐血,咳血,下血,血崩。
3.《陕西草药》:收敛,止血,止痛。治跌打损伤
【考证】出自《贵州民间草药》。
【药理作用】具收涩、止泻、抗微生物作用。
短毛金线草(Antenoron neofiliforme)的根在试管内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有较强的抗菌作用,对变形杆菌痢疾杆菌、伤寒杆寒杆菌、副伤寒杆菌、白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和绿脓杆菌等也有不同程度的抗菌作用。
【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收,晒干或鲜用。
参考资料
短毛金线草.中国植物物种信息数据库.
短毛金线草.福建中医药大学网上植物园.2012-6-21
短毛金线草.植物智.
最新修订时间:2024-12-25 10:44
目录
概述
形态特征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