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庄古镇,始于
东晋,
江海平原置县最早的三大古镇之一。地处
如皋市西南部,拥有1600多年历史。石庄镇系古
临江县旧址,东晋义熙七年(公元411年)与古如皋县(今如城街道)、古
蒲涛县(今白蒲镇)同时置县。
如皋西部成陆较早。西南滨江地区原来是江中沙洲,三国时中原纷争,北方异族南侵,黄河流域的汉族人先后南徒。东晋义熙七年(411)在此设
临江县。南北朝时属后周,并入
宁海县。五代时有石姓聚居于此,因名“
石庄”,属如皋县,东北距县治百里。北宋如皋词人
王观有《九日石庄阻雨》五古一首,载于《如皋县志》:“佳节不易至,故国胡未归。对雨坐长叹,中心如有违。登高望川陆,重阴蔽云霏。晚禾易生年,豆落将为萁。农工既莫惜,孰云佳菊开。掇英泛美酒,已负邻翁期。”“九日”即重阳节。同时有邑人吴蒙《夜泊石庄港》一首,亦载于县志。诗云:“行断淮堧入长江,今宵暂此系轻艭。烟含树色连沙屿,风带潮声怒石矼。船尾吹箫筠管并,江头沽酒玉瓶双。残灯挑尽诗难就,又听钟声隔岸撞。”可知石庄当时是由淮南渡江的大港,有酒店和寺庙。
明永乐三年(1405),如皋江岸坍塌六十里,古镇石庄没入江中。后来在原址之北四十里,龙游河西重建石庄镇,东北距县城六十里。此后如皋与江南贸易往来皆由
龙游河出江。清朝后期,石庄西南十二里有
张黄港,是如皋唯一水运要道,龙游河和焦港皆由此入江。
焦港北通
姜堰、
曲塘、
海安以达
泰州、
扬州和里下河地区。过江船只也多停泊于此,工商业极为繁盛。公元1930年前后,因沙游成陆,港口渐塞,水上交通东移至新生港和南通
天生港。
新生港在石庄镇东十里,亦属于如皋,民国初年建成,有汽车北达如皋城。上海大达、大通两家航运公司各有轮船四艘在此营运。日军入侵后,轮船停驶,新生港冷落。后来二案、头案相继涨出,新生港成为内陆。石庄镇工商兴盛,为如皋县南第一大镇。附近农村多产棉花,农民兼业织布,镇上布行栉比,故称为“石庄行”。正街南北向,巷道纵横,人烟稠密。明清两朝在石庄设巡检司,驻军负责水陆治安。
石庄古街道呈十字形,南北大街号称三里长街,东街、西街呈两翼拓展。其主街道两侧又巷陌纵横,整个镇区呈块状雄峙于龙游河两岸。街道整齐,布局合理,尤以十多座古寺庙中的水德寺、回龙庵、关帝庙、大圣庙,分列于南北东西四街头,且都面镇而立,成为海内外集镇布局的一大特色。石庄老街旧巷多为明清建筑,街道狭窄,以条石铺就。两旁商户前搭以卷棚,行人往来,避雨遮阳,适得其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