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楠
蔷薇科石楠属植物
石楠(Photinia serratifolia(Desf.) Kalkman),是蔷薇科石楠属的常绿乔木,高5~12米,株型紧凑,树冠圆球形。树枝为褐灰色;鳞片为褐色,没有毛;叶片革质,长椭圆至侧卵状椭圆形,有锯齿,新叶红色光亮。复伞房花序,白色小花,花期4—5月,浆果红色,果熟期10月。生长旺盛,适应性广,萌枝力强,极耐修剪,修剪后新梢红叶期可持续4~8周,观果期能持续至冬季。李时珍解释因“生于石间向阳之处”,故名石南(楠)。
植物学史
石楠本名石南,在我国的生长历史悠久,早在汉末成书的《名医别录》中就有记载。李时珍解释因“生于石间向阳之处”,故名石南。
形态特征
常绿灌木或小乔木,高4-6米,有时可达12米;枝褐灰色,无毛;冬芽卵形,鳞片褐色,无毛。叶片革质,长椭圆形、长倒卵形或倒卵状椭圆形,长9-22厘米,宽3-6.5厘米,先端尾尖,基部圆形或宽楔形,边缘有疏生具腺细锯齿,近基部全缘,上面光亮,幼时中脉有绒毛,成熟后两面皆无毛,中脉显著,侧脉25-30对;叶柄粗壮,长2-4厘米,幼时有绒毛,以后无毛。
花期4-5月,复伞房花序顶生,直径10-16厘米;总花梗和花梗无毛,花梗长3-5毫米;花密生,直径6-8毫米;萼筒杯状,长约1毫米,无毛;萼片阔三角形,长约1毫米,先端急尖,无毛;花瓣白色,近圆形,直径3-4毫米,内外两面皆无毛;雄蕊20,外轮较花瓣长,内轮较花瓣短,花药带紫色;花柱2,有时为3,基部合生,柱头头状,子房顶端有柔毛。
果期10月。果实球形,直径5-6毫米,红色,后成褐紫色,有1粒种子;种子卵形,长2毫米,棕色,平滑。
该种叶片形状变异较大,由长椭圆形、长倒卵形至倒卵状椭圆形,长可达22厘米,叶边有细锯齿,幼苗期锯齿有针刺。
分布范围
分布于陕西、甘肃、江苏、安徽、浙江、江西、福建、台湾、河南、湖北、湖南、广东、广西、四川、贵州、云南等地。
生长环境
喜光稍耐荫,深根性,对土壤要求不严,但以肥沃、湿润、土层深厚、排水良好、微酸性的砂质土壤最为适宜,生于海拔1000-2500米的杂木林中。能耐短期-15℃的低温,喜温暖、湿润气候,在中国河南焦作、陕西西安及山东等地能露地越冬。
生长习性
喜温暖、湿润气候,喜光稍耐阴,能耐短期-15℃的低温。对土质要求不高,在瘠薄干旱土壤中也能生长,但在肥沃、排水良好、pH5.5~7.0的沙质土中生长更好;对二氧化硫、一氧化碳等有毒气体耐性较强。[1]萌芽力强,耐修剪,对烟尘和有毒气体有一定的抗性。
主要变种
裘式石楠(学名:Photinia chiuna Z.H.Chen,F.ChenetX.F.Jin)
常绿乔木,树干通直,高达15米,胸径可达42厘米;树皮浅红褐色,不规则薄片状或细条片状浅裂.当年生小枝绿色,无毛;去年生小枝红褐色;老枝黑褐色.叶片革质,狭椭圆形或长圆形,稀倒卵状椭圆形,长5~12(~14.5)厘米,宽2~4.3厘米,先端渐尖,基部楔形,边缘稍背卷,除基部外具浅钝细锯齿,有时近全缘,上面绿色,光亮,中脉下陷,下面淡绿色,网脉细致而清晰,两面无毛,侧脉10~15对,近叶缘处网结;叶柄长1~3厘米,无毛,有时近顶端有1~2齿.复伞房花序顶生,分枝疏散,直径6~16.5厘米,花多数,花序梗、花序轴、花梗和花萼外面无毛;花直径8~10毫米;被丝托杯状,外面无毛;萼片宽三角形,长约1毫米,先端急尖,外面无毛,内面被白色绒毛;花瓣白色,倒卵形,长3.5~4毫米,先端圆钝,基部有白色绒毛;雄蕊20,与花瓣等长或稍长;子房2室,顶端被白色绒毛,花柱2,中部或上部离生,果实长圆状椭圆球形,长6~7毫米,直径5.5~6.5毫米,两端近平截,熟时红色,内有种子1~2粒;种子肾状卵球形,黄褐色,平滑,花期5月,果期10月。
黑果石楠(学名:Photiniaatropurpurea P.LChiu ex Z.H.Chen et X.F.Jin)
常绿乔木,树干通直,高达25米,胸径达1.4米,幼树树皮灰褐色,不裂,树干或大枝具棘刺和横向连生的褐色皮孔,棘刺粗壮,长0.5~10厘米;大树树皮红褐色或红棕色,不规则薄片状剥裂,通常具棘刺;一年生枝绿色或紫红色,初时被黄褐色绒毛,花枝上的毛被尤密,后渐脱净,疏被凸起的椭圆形皮孔;二年生枝紫褐色,具皮孔.叶片革质,嫩时常红色或红黄色,倒卵状披针形或倒披针形,长(4~)7~12.5厘米,宽(2~)3~4厘米,先端急尖或圆钝,稀微凹,基部楔形,边缘平整,具低平细锯齿,上面绿色,光亮,中脉下陷,下面淡绿色,两面无毛,侧脉8~14对,近叶缘处网结,萌发枝连同叶片下面、叶柄、托叶密被绒毛,叶片倒卵形或狭倒卵形,长4~7厘米,宽2~3厘米,先端骤急尖或钝尖;叶柄长1~1.8厘米,仅初时疏被绒毛,后渐脱净,复伞房花序顶生,直径6~14厘米,无花序梗,花多数,花序轴及分枝仅初时疏被绒毛,后脱净;苞片及小苞片钻形,褐色,长1~2毫米,疏被绒毛,早落;花梗长4~8毫米,无毛;花直径1.2~1.5厘米,被丝托杯状,外面无毛;萼片阔三角形,长约1毫米,先端急尖,仅最顶端微被绒毛;花瓣白色,卵形或卵圆形,长5~6毫米,宽3.5~4毫米,内面基部具柔毛,具短爪;雄蕊20,较花瓣短;子房3室,顶端具绒毛,花柱3,下部3/4合生.果实倒卵球形,直径6~8毫米,成熟时黑色,光亮,无毛,先端具宿存花柱,花期4月下旬至5月,果期11~12月。
石楠毛瓣变种(学名:Photinia serratifolia var.lasiopetala (Hayata)H.Ohashi)
叶片革质,倒卵状椭圆形,长8-15厘米,宽2.5-4.5厘米;总花梗和花梗无毛或有柔毛;总花梗和花梗无毛或有柔毛;萼筒杯状,外面有柔毛,萼片三角形,先端急尖,内面无毛;花瓣白色,倒卵形,内面有白色长柔毛,基部有短爪。花期4月。产中国台湾,生于海拔850米。
石楠宽叶变种(学名:Photinia serratifolia var.daphniphylloides (Hayata)L.T.Lu)
叶片椭圆形或长圆倒卵形,长8-16厘米,宽3-7厘米,先端急尖至圆钝,基部圆钝或截形,近全缘至有锯齿。花期4月。产中国台湾东海岸。
石楠窄叶变种(学名:Photinia serratifolia var.ardisiifolia (Hayata) H.Ohashi)
叶片倒卵披针形或匙状倒披针形,长6-10厘米,宽2-3厘米,先端圆钝具短尖,基部楔形渐狭,近全缘至有锯齿。花期1月。产中国台湾。
繁殖方法
播种
种子采集:在果实成熟期采种,将果实捣烂漂洗取籽晾干,采用层积沙藏至翌年春播。种子与沙的比例为1:3。
选地播种:选择土壤肥沃、深厚、松软(混入1/3河沙)的地块作为苗床进行露地播种。2月上旬采用开沟条播,行距20厘米,覆土2-3厘米厚,略微镇压一下,浇透水后覆草以保持土壤湿润,有利于种子出土。播种量为15-18千克/亩。
扦插
制作苗床:选择地势平坦、土层深厚、土壤肥沃、背风向阳、排灌条件较好的砂壤土地块制作苗床,扦插前30天先深翻土壤1次,施腐熟饼肥每亩地2000千克,施肥后再深翻土壤1次。插床采用高床形式,床高30厘米、床宽100厘米,呈东西走向,步道宽50厘米,插床土壤应均细无空隙,床面整平。将河沙∶黄心土∶腐殖土=2∶1∶1均匀混合制作成扦插基质,均匀铺设在苗床上,铺设厚10厘米,最后在苗床上搭建遮阳网及大棚。
准备插穗:选用1年生、长势健壮且半木质化的枝条,利用酒精消毒后的剪刀将枝条剪成长4~5厘米且留有1叶1芽的插穗,修剪时注意剪口保持平滑,上端剪口为平口,下端剪口为马蹄形。为了提高扦插成活率,可将插穗放入50%甲基托布津800倍液中浸泡10分钟消菌杀毒。
准备:选择排水良好、地下水位低、交通方便和水源充足的地块做苗圃地。插床宽100厘米、长20-30米,插床四周装挡板,挡板高度为12厘米。床面用高锰酸钾200倍液喷洒消毒,然后铺设基质,基质中黄心土占70-80%、细沙占20-30%,厚10厘米左右,将床面整平,24小时后可进行扦插。扦插时间为每年的4-6月,此时气候环境有利于提高扦插成活率。首先,在苗床上开挖深2~3厘米的种植沟,沿平行方向开挖下一条种植沟,每条种植沟之间间距5厘米。其次,将准备好的插穗插入种植沟中,扦插深度为插穗长度的1/2,促使扦插根系能与扦插基质充分接触。最后,扦插完成后及时浇1次透水,并搭建遮阳网进行遮阴,以避免直射光的照射。
扦插:扦插可在雨季进行,选当年半木质化的嫩枝剪成10-12厘米长的段,带1叶1芽,剪去1/3叶片。插条采用平切口,切口要平滑,以防止其表皮和木质部撕裂而形成新的创口。取金宝贝生根剂6克,加酒精30毫升溶化,再加入50%温水60毫升、清水1.4千克、黄心土5千克等搅成浆糊状,将插条捆成小捆蘸生根剂泥浆。扦插株行距为4厘米×6厘米,深度为插条的2/3。应随剪随进行药剂处理随扦插,扦插完毕后立即浇透水,对叶面喷洒1000倍的多菌灵和福·福锌混合液,立即搭好小拱棚,用塑料薄膜覆盖,四周密封,紧贴薄膜再覆盖透光率50%的遮阴网。也可在早春,采一年生成熟枝条扦插。
栽培技术
苗期
待树苗基本出齐时(约经过30天),应小心揭去覆草,防止将树苗拔出。树苗密度过大的应及时间苗,时间在5月份,密度过小的应及时移栽或补种。将间下的苗按20厘米×20厘米的株行距栽植,随栽随浇水,以保证较高的成活率。每半个月施1次尿素或三元复合肥,每亩用量约为4千克。天旱时及时灌溉,涝时及时排水。
温湿度管理
扦插前期20天注意适时浇水,促使 苗床土壤含水量保持在65%~70%,棚内空气相对湿度保持在90%以上,温度控制在20~25℃,同时,定期清理苗床杂草及未成活的插穗。扦插20天后,于早晚将棚内放风口敞开进行通风,及时排出棚内湿气。浇水时需要注意,当插穗刚发根时,应在叶面相对干燥时进行;当插穗开始大量发根时,浇水时间宜选择在中午时间段进行。
移栽定植
石楠适宜在春季和秋季移栽。首先,挑选土壤肥沃、土质疏松、浇灌方便的地块作为栽植地,土壤以砂质土最为适宜,栽植前深耕土壤,每亩地地块施入充足的腐熟农家肥3000千克、过磷酸钙50千克,既能增加土壤的有机质,改善土壤结构,又能对土壤进行消毒,降低后期病虫害出现几率。其次,挑选株高5~10厘米、无病虫害、根系完整的苗木作栽植苗,起苗时应携带土球,并用水浸泡透的稻草包扎土球,保证土球的完整性。最后,栽植前先轻剪苗木过长的根系,小心去除包装物,然后垂直放入种植穴中,避免出现窝根现象,回填土壤后轻轻压实,栽植完成后浇足定根水。若将石楠培育成灌木,种植密度应稍大,株行距规格为35厘米×35厘米或35厘米×40厘米,栽植量控制在每亩地2500~3000千克。
移栽管理
浇水。苗木定植后,应每隔3~4天浇1次水,注意小水漫灌,稳定进入生长期后,可每隔7天浇1次水,若遇连续降雨天气,应注意及时排出林地积水,避免烂根。
追肥。栽植30天后,苗木度过缓苗期,分别于春季、秋季、冬季实施3次追肥,即春季每个月施加1次尿素,施肥量为每亩地5千克;秋季施1~2次富含钾元素及适量氮、磷等微量元素的有机或无机复合肥,施肥量为每亩地5千克;冬季施1次充分腐熟的有机肥,施肥量为每亩地1000~1300千克。追肥采用沟施法,并遵循“勤施薄施”的原则,避免出现烧苗现象。
修剪。可于红叶石楠幼苗期、生长期、休眠期开展整形修剪工作。幼苗期、生长期,主要是对植株进行打顶修剪,促使长出更多的分枝,同时,修剪过密枝及生长不良的枝叶,提高林地的通风透光条件,而休眠期主要是修剪病虫枝及生长不良的枝叶,从而促进苗木更好地生长。修剪时应注意保持剪口平整光滑,也可适量涂抹愈合剂,帮助伤口快速愈合。
插后
扦插后1周,将基质含水量控制在60-70%,空气相对湿度以95%为宜。扦插15天以后,多数插条开始生根,应将基质含水量控制在40%左右,逐步揭膜通风,有50%以上插条萌发出新叶时可除去薄膜。每隔20天喷1次福·福锌和多菌灵800倍液防治炭疽病和根腐病,及时拔除病株并烧毁。在插条全部生根展叶后,喷施水溶性化肥(0.2%尿素)促进生长。
水肥
栽前施足基肥,栽后及时浇水。生长期注意浇水,特别是6-8月高温季节,宜半月浇1次水。春夏季节可追施一定量的复合肥和有机肥。扦插30天左右苗木开始生根、发芽、抽条,可结合浇水工作,喷洒水溶性氮肥100倍液,能有效促进扦插苗的健壮生长。当插穗长出大量根系时,可施用 氮磷钾比例为1∶1∶1的复合肥进行根外追肥。
防寒
新移植的石楠一定要注意防寒2-3年,入冬后,搭建牢固的防风屏障,在南面向阳处留一开口,接受阳光照射。另外,在地面上覆盖一层稻草或其他覆盖物,以防根部受冻。
修剪
石楠修剪时,对枝条多而细的植株应强剪,疏除部分枝条;对枝少而粗的植株轻剪,促进多萌发花枝。树冠较小者,短截一年生枝,扩大树冠;树冠较大者,回缩主枝,以侧代主,缓和树势。如石楠生长旺盛,开完花后将长枝剪去,促使叶芽生长。冬季以整形为目的,疏除部分密生枝以及无用枝,保持生长空间,促进新枝发育。对于用作造型的树种一年要修剪1-2次,如用作绿篱,更应该经常修剪,以保持良好形态。
病虫防治
目前,红叶石楠生长过程中易出现的病虫害主要有炭疽病、茎腐病、灰霉病、叶斑病、蚜虫、白粉虱、介壳虫、红蜘蛛、刺蛾和吉丁虫等,具体为害特点和防治措施如下。[17]
病害
炭疽病:炭疽病是由盘孢霉菌属或刺盘孢霉菌属真菌侵染所导致的病害。致病真菌通过红叶石楠扦插育苗侵染插条伤口,导致插条可以萌发根系但不萌发幼芽。随着致病菌的扩散,叶片受害严重,最终导致苗木死亡。扦插育苗时,苗床土壤没有严格消毒易发生病害;育苗棚内温、湿度控制不利,育苗环境高温高湿、通风不良条件下易发。
茎腐病是由真菌,如立枯丝核菌、尖镰孢霉菌侵染导致的病害。致病菌能够侵染幼根、皮层,但一般无法侵入木质部,故该病对当年生苗木为害严重,属于红叶石楠苗木的主要病害之一。致病菌通过侵染苗木的伤口,使苗木茎基部缩水、干枯,无法把水分和养分输送至苗木枝叶,导致叶片萎缩、干枯,病情严重时导致苗木死亡。
防治措施:(1)要做好病害预防。苗床要增施有机肥,育苗时使用足量的腐熟有机肥、饼肥作基肥,促进苗木健壮生长,提高其抗病能力。(2)要做好夏季遮阳。在夏季高温时期,可在育苗棚上搭遮阳网,降低阳光对苗木的灼伤及苗床土壤温度的急剧变化,以免苗木茎基部受损。(3)可进行化学防治。可用25%使百克乳油500倍液,或阿维菌素1000倍液喷雾,每3~5天喷药1次,连喷3~4次。
灰霉病:主要为害红叶石楠的嫩枝、幼茎、叶片、花和果实。受害部位刚开始会出现水渍状病斑,随着病害加深,病斑逐渐扩展成灰褐色且具有不规则轮状的大斑,当环境较为潮湿时,病斑表面会密生灰黑色霉层。灰霉病的发生,轻则造成受害部位腐烂、坏死,使得苗木观赏价值大打折扣,重则造成整株苗木枯死。
防治措施:苗木生长期加强管理,科学把控浇水量,及时排出多余积水,降低林地环境湿度;雨季来临前,可喷洒50%多菌灵800倍液进行预防;发病初期,可喷洒50%代森锌800倍液或甲基托布津800倍液进行防治;及时清除已经严重受害的植株残体,减少侵染源。
叶斑病主要为害红叶石楠的叶片,为害初期叶片上会出现褐色小点,形成多角形病斑,随后病斑连接成片,扩展成不规则形状,造成叶片提前脱落,甚至全株死亡。叶斑病常年发生,病原菌随病残体于土壤内越冬,高温高湿环境下发病率较高,梅雨季节是发病盛期。
防治措施:及时清理枯枝病叶,既能减少再侵染菌源,又能改善林地通风透光条件;梅雨季节注意及时排出林地积水,降低湿度,防止滋生病菌;植株生长过程中适时追肥,以增强植株长势,提高抗性;发病初期,可喷洒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50%新灵可湿粉剂1000倍液进行防治。
虫害
介壳虫为害石楠的主要是白轮盾蚧。雌虫羽化后即终生寄居在植株枝叶上,产卵孵化后的初孵幼虫可移动至附近叶片,以口器刺入顶芽、嫩枝以吸取汁液。发生严重时,可布满整个枝条、叶片,造成芽梢枯萎、叶片卷曲、树势衰弱。介壳虫的分泌物还会导致煤烟病的发生,受害严重的植株可能全株枯死,严重影响石楠的生长和观赏价值。
防治措施:防治介壳虫,首先要做好预防工作。(1)在春季萌芽前,及时清除病虫枝叶,减少虫源,并对整株喷施15%柴油乳剂预防。(2)当幼虫孵化后,可使用乐果乳剂200倍液,或2.5%溴氰菊酯2500倍液、20%害扑威200倍液、40%速扑杀乳油1500倍液、90%灭多威可溶性粉剂2000倍液、25%噻嗪酮可湿性粉剂500倍液喷雾防治。(3)虫害发生严重时,可交替使用上述药剂进行喷雾防治,效果较好。
蚜虫:又称“腻虫”“蜜虫”,主要为害红叶石楠的芽、茎、叶,以刺吸式口器吸食植物汁液,同时,分泌蜜露,污染叶片,既会造成叶片卷曲皱缩,又会引发霉污病,会严重影响植株的光合作用,造成植株生长发育严重受阻。蚜虫繁殖量大,1年能繁殖10~30代,具有世代重叠现象,一般在早春和初夏较为干旱少雨的年份发生更为严重。
防治措施:针对蚜虫种类繁多、为害范围广、防治难度大的特点,应采取以预防为主的防治措施。首先,及时清除林地杂草,破坏蚜虫栖息、繁衍场所,并于早春季节,通过喷洒10%氧化乐果乳油1200倍液预防虫害发生。其次,利用蚜虫的趋化性特点,可在林地悬挂黄色粘板诱杀成虫,降低虫口基数。最后,蚜虫为害初期,可喷洒2.5%高效氯氰菊酯4000倍液,若伴有煤污病的出现,可喷洒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600倍液进行防治。
白粉虱成虫和幼虫会聚集在植株叶背吸食汁液,使叶片褪绿转变为黄色,及至萎蔫、畸形甚至枯死。在吸食汁液的同时,排出大量蜜露及排泄物,极易引发煤污病,蜜露污染叶片和果实,进而影响呼吸和光合作用,常造成大面积新叶萎蔫、畸形,使得植株营养收支失衡,逐渐枯死。防治措施:避免过度浇水和土壤积水,适时疏松土壤;利用成虫趋黄性特点,使用黄色粘虫板诱杀成虫;可人工释放丽蚜小蜂,实现生物防治;当出现虫害时,及时剪除虫害枝,再喷洒1%苦参碱可溶性液剂1500倍液或2%阿维菌素乳油2000倍液进行防治。
红蜘蛛是为害红叶石楠的常见害虫,常以口器刺入嫩芽、嫩叶背面吸吮汁液,造成嫩芽出现斑点,叶片萎缩或卷曲。当红蜘蛛大量为害时,会造成红叶石楠叶片受害严重,导致叶片表皮畸形增生,引发毛毡病,阻碍植株的正常生长。红蜘蛛在高温少雨天气繁殖迅速,因此夏季是防治该害虫的关键时期。防治措施:(1)要加强检疫,避免使用受害苗木造林、绿化栽植,并加强育苗材料的检疫,控制侵染源。(2)要在春季新芽萌发之前,对树体喷施20%三氯杀螨醇800倍液进行预防。虫害发生时,可用40%乐果乳剂800倍液、73%炔螨特乳油2000~3000倍液喷雾杀灭红蜘蛛。为减少生态环境和益虫产生药害,可使用1.8%阿维菌素乳油3000倍液喷雾防治。
刺蛾是园林绿化中为害红叶石楠的常见害虫,也是主要的食叶害虫。刺蛾有黄刺蛾、绿刺蛾等,其幼虫即俗称的“洋辣子”。刺蛾以幼虫蚕食红叶石楠叶片,造成叶片表皮缺刻,或形成半透明枯斑。幼虫随虫龄 增长逐渐上移,为害范围扩大。发生严重时,可造成叶片叶肉全部被啃食干净,只剩叶柄,导致树势衰弱。防治措施:防治刺蛾,要坚持综合治理的原则。(1)进行人工防治。刺蛾幼虫具有群集性,并在7—9月进行为害,此时期可人工剪除带虫枝叶并销毁。在10月或早春时,及时摘除植株上的虫茧。(2)在成虫期设置频振式杀虫灯诱杀成虫。(3)当发现叶片受害时,要及时进行化学防治。可用2.5%溴氰菊酯乳油3000倍液,或50%敌敌畏乳油1000~1200倍液、甲胺磷2000倍液、菊酯类农药4000~6000倍液进行喷雾防治。
吉丁虫是红叶石楠的主要蛀干害虫。吉丁虫蛀入树干后,破坏木质部结构,影响水分和养分的传输,导致植株枯黄、凋萎。防治措施:(1)防治吉丁虫,要及时清除受害树木,并清理林下杂草,减少虫口密度。(2)发生为害时,要及时进行化学防治。可用50%辛硫酸乳油100倍液、40%的久效磷乳油2000倍液或0.3%印楝素乳油1000倍液喷雾防治。还可用25%杀虫霜涂抹害虫蛀入树干部位进行毒杀。
病虫害综合防治措施
加强林间管理:经常对石楠的生长环境进行清理,清除杂草及杂 物,发现病虫枝及时剪除,带出林地并集中无害化处理。加强水肥管理,保证植株的正常生长,促进植株健壮,提高抗病力。科学进行营林规划,乔灌结合,及时对树型进行修剪,疏密有致,增加石楠的透光性和通风性。育苗和造林时,选用优良品种和优质苗圃,提高营林质量。苗木及产品运输要严格进行检疫,避免疫情从 疫区扩散,切断传染源头。
物理防治:主要是通过人工方式,对一些石楠的病株及受害枝进行剪除,对害虫及虫卵进行捕杀、除灭。在为害石楠的众多害虫中有一些迁飞害虫具有趋光性,可以利用黑光灯进行诱捕,也可以设置防虫网,把害虫阻挡在一个区域然后集中捕杀。
生物防治:利用害虫的天敌对害虫进行捕杀,维持生态平衡,达到防虫目标。可以引进害虫天敌,通过对害虫天敌生存环境的保护,增加其繁殖数量。可以在林间为一些益鸟建巢,为益鸟提供繁殖栖留的环境,如啄木鸟、灰喜鹊、山雀等对害虫都有很好的捕食作用。另外,可使用一些生物制剂,如病菌、病毒等微生物菌剂,进行合理喷洒,达到防虫控病的效果。
化学防治是指采用喷施化学药剂的方式进行病虫害防治。由于化学药剂都带有一定的毒性,对人畜及环境都会产生一定的影响,虽然这种措施见效最快、效果明显,但在病虫害发生过程中只有其他办法无法达到防控目标时才选择使用。在使用时,要认真分析药理、药性,结合病虫害的实际发生程度,合理掌握好用法、用量,严格按说明书的规程进行操作。不能盲施乱用,造成浪费,增加成本,导致害虫抗药性增加。
主要价值
经济
石楠木材坚密,可制车轮及器具柄;种子榨油供制油漆、肥皂或润滑油用;可作枇杷砧木,用石楠嫁接的枇杷寿命长,耐瘠薄土壤,生长强壮。
观赏
石楠是目前我国园林绿化中不可多得的观赏性树种,其叶色亮丽、冠形优美,自身观赏价值高,也可与其他树种搭配种植,形成良好的园林景观效果,给人们带来良好的视觉体验。
石楠枝繁叶茂,枝条能自然发展成圆形树冠,终年常绿。其叶片翠绿色,具光泽,早春幼枝嫩叶为紫红色,枝叶浓密,老叶经过秋季后部分出现赤红色,夏季密生白色花朵,秋后鲜红果实缀满枝头,是具观赏价值的常绿阔叶乔木,作为庭荫树或进行绿篱栽植效果更佳。可根据园林绿化布局需要,修剪成球形或圆锥形等不同的造型。在园林中孤植或基础栽植均可,丛栽使其形成低矮的灌木丛,可与金叶女贞红叶小檗扶芳藤俏黄芦等组成美丽的图案。
药用
叶和根供药用为强壮剂、利尿剂,有镇静解热等作用;又可作土农药防治蚜虫,并对马铃薯病菌孢子发芽有抑制作用。在古籍《别录》《本草从新》《纲目拾遗》中均有石楠功效的记载。
植物文化
据《杨太真外传》记载,马嵬之变后,石楠被称作端正树、相思树。
清代园艺学者陈淏子曾以“昔杨妃名为端正木”为石楠做注。因此,文学史上李杨爱情的见证植物,除梧桐、牡丹、芭蕉等外,“石楠”也应是其中之一。
一、丧葬文化:作为坟树,起标记和装饰作用
《述异志》:“颜回手植之木”的记载名为“石柟”,亦为石楠。《大晋故虢王妻吴国太夫人渎氏(李仁福妻)墓志铭》中载“祔葬于乌水河之北隅、端正树之东侧。”此以端正树标位,后又有“乌水河兮去渺芒,端正树兮烟幕幕”写周围环境,凸显其装饰之用,同时“端正树”或有化李杨赐名端正典故,以寄相思的意味。此外,以石楠标记也发生于僧塔上。《续高僧传》中有释道哲圆寂后,“收其余烬为起塔于城西二里端正树侧龙岸乡中。”①可见,石楠的标记和装饰作用在古代运用广泛。
二、园林文化:作为景观,装点城市、院落、禅舍
石楠做景观植物,历史悠久,唐时已广见于长安,也曾被移入庭院,这体现了我国园林种植史的发展,和人们对“石楠”观赏性的开发。《唐本草》以“凌冬不凋”写其四季常绿。《宋江阴志辑佚》中有“冬夏常青,开碎白花,结红子。”写其色彩丰富。石楠的种植场景多在街道、院落、禅舍等地。其中禅舍石楠颇具特色。“石楠”起初极少在作品中出现,而随唐士人生活丰富,园林景观的使用,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帮助石楠实现在文学作品中身份转变的,主要有两个方面:士人对石楠文化价值的深入发掘;李杨爱情对其历史记忆的丰富。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5-01-02 17:03
目录
概述
植物学史
形态特征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