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炼厂简称炼油厂,
石油炼制工业中的主要生产经营体。以
石油为原料,采用物理分离和(或)化学反应的方法得到各种石油燃料、
润滑油、
石油蜡、
石油沥青、
石油焦等
石油产品和
石油化工原料的工厂。
石油炼厂一般由若干个炼油装置,以及油品贮运系统和水、电、汽等公用工程设施组成。高耸的炼油塔,众多大小不同的油罐和纵横交错的管线是炼油厂的特征。1984年,世界上能力最大的炼油厂为委内瑞拉的阿穆艾炼厂,其年加工能力达30Mt。中国大庆石油化工总厂炼油厂、大连石油化工公司炼油厂、抚顺石油化工公司石油二厂、
北京燕山石油化工公司东方红炼油厂、金陵石油化工公司南京炼油厂、上海高桥石油化工公司炼油厂、齐鲁石油化工公司胜利炼油厂、茂名石油工业公司炼油厂等,年加工能力都在4~7Mt。1984年全世界共有石油炼厂700余座,总加工能力每年约3750Mt。
按原油的性质,所需产品的品种、数量和市场需求以及加工技术的不同,炼油厂的类型各异。根据主要产品特性,炼油厂可分为四种类型:燃料型、燃料-润滑油型、燃料-化工型和燃料-润滑油-化工型。
以
汽油、
喷气燃料、
柴油、
燃料油等石油燃料为主要产品。浅度加工型是这类炼油厂的最简单形式,主要加工手段是常压蒸馏(见
原油蒸馏)。大部分炼油厂,为了提高轻质油品的产率和满足进一步加工的需要,设有减压蒸馏装置;为了生产高
辛烷值汽油组分,设有
催化重整装置;为了充分利用原油,设有深度加工装置(见
石油炼制过程)。深度加工手段是以
催化裂化、延迟焦化(见
石油焦化)等装置为主。此外,为了得到合格油品,还都设有
石油产品精制装置。
产品除燃料油外还生产各种润滑油。润滑油产量在石油产品中虽然占的比例较小(1%~5%),但品种繁多,在国民经济和国防建设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润滑油的生产流程随原料性质和产品要求的不同而异。一般采用的过程有
溶剂脱蜡、
溶剂精制、白土精制(见
石油产品精制)或
加氢精制等。如果以减压渣油为原料生产残渣润滑油馏分时,还要增加
丙烷脱沥青过程(见
溶剂脱沥青)。
除生产各类燃料油品外,还利用催化裂化、延迟焦化、催化重整、
芳烃抽提、气体分离等装置生产的
炼厂气、
液化石油气和
芳烃等,作为石油化工原料。随着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为综合利用石油资源,炼油厂正与石油化工厂联合组成
石油化工联合企业。利用炼油厂提供的石油化工原料,生产各种
基本有机化工产品,以及
合成树脂、
合成橡胶、
合成纤维和化肥等。
除上述四种基本类型的炼厂外,还有其他诸如全氢炼厂、无渣油炼厂等。全氢炼厂是1968年首次在科威特建成的,这种炼厂原油加工方法除采用了
常减压蒸馏外,其余均采用
加氢过程,主要用于炼制高硫原油。其优点是容易调节产品品种,提高产品质量和节约原油,但基建设资和操作费用均较高。无渣炼油厂是指将渣油全部转化成轻质油品(有的还包括焦炭)的炼厂。
炼油厂的油品贮运系统主要包括原油、各种中间油品、成品油、各种化学药剂、添加剂、工厂自用燃料油和燃料气的贮存、运输和成品油的调和等设施。具体包括:①全厂性罐区;②全厂性泵房和成品油调和泵房;③装卸油设施;④全厂性工艺和动力管网;⑤其他辅助设施,如火炬设施、化学药品设施、氮气站等。其中火炬是为了烧掉炼油厂难以利用的有害废气,以及发生事故情况下排放气体的专门设施。炼油厂采用气柜和相应的控制系统,则在正常生产时可不向火炬排放气体。
原油中含有少量硫、氮、氧等元素,在炼制过程中转化为有害的化合物随气体排出或溶解到水中,造成废气和污水。此外,由于石油炼制过程需要使用化学药剂(如酸、碱)和
催化剂等,因而产生各种废渣。还由于炼油厂采用的设备功率大,比较集中,引起噪声污染。炼油厂的环境保护首先是通过采用先进工艺(如采用加氢裂化、加氢精制)和设备(如空冷器、
浮顶油罐等),尽量在生产过程中消除或减少三废。其次是通过综合利用,使排放的“三废”资源化,化害为利(如从炼厂气中回收硫磺,从污水中回收氨等)。在此基础上,对那些不易解决而又必须排放的污染物进行妥善处理,使之符合规定的排放标准。
电子计算机是现代炼厂科学管理的必需设备。一座炼厂的控制中心,根据原料供应、产品需求、工艺装置特性、设备利用率和潜在事故等信息,协调操作人员、管理部门和
自动化控制仪器之间的关系,进行数据处理和逻辑推理后,发出指令,使各工艺装置和系统操作更加合理。同时,它还可以和外部信息系统联网,选择最合理的操作方案,不失时机地制造出市场急需的油品,从而获得更好的经济效益。目前,世界上大部分炼厂都采用了这种信息管理办法,中国也在采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