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窟寺(grotto temples)是指就着山势,从山崖壁面向内部纵深开凿的古代庙宇建筑,里面有宗教造像或宗教故事的
壁画。
主要特征
佛教建筑有许多种类,石窟是其中最古的形式之一,在印度称为“石窟寺”。石窟本是佛教僧侣的住处,佛在世时就已经存在了。一般石窟寺是开凿岩窟成一长方形,在入口的地方有门窗。
布局结构
石窟中间是僧侣集会的地方,两边是住房。后来发展成为两种形式:一种叫做“礼拜窟”,一种叫做“禅窟”。礼拜窟雕造佛像,供人瞻仰礼拜;禅窟主要是供比丘修禅居住的。礼拜窟有作前后两室的,也有单独一室的。其入口处有门,上面开窗采光。其平面有马蹄形的、有方形的。内部装饰有在石壁上雕凿佛像,也有在中心石柱雕造佛龛、佛塔,也有在石窟四周作壁画的。印度现存的佛教石窟以公元前一、二世纪至公元五世纪时所造的阿旃陀石窟重为最著名。其建筑、雕刻和壁画都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从公元四世纪到八世纪之间,
印度佛教的建筑艺术向东传播,我国西北,如新疆的库车、甘肃的敦煌、山西的云冈、河南的龙门、河北的南、北响堂山等地现存的古代石窟,就是首先吸取了印度石窟造型艺术而建造的。敦煌石窟是我国现存比较完整的石窟群之一,它自北魏历隋唐五代宋元至清一千多年,共计开凿一千多窟。
洞窟形态
北魏洞窟形式都是摹仿印度石窟的制度,前面入窟地方有一个“人”字形披间,是便于礼佛跪拜的前庭,窟的后半部有一个龛柱(中心柱),是为礼拜时遵照印度习惯回旋巡礼用的。隋唐洞窟大约有两种:一是沿用北魏的龛柱形式;一是中央平广而三面有笼壁的形式。
后来建造增多,为省工起见,把龛柱改成须弥座和屏风,别创一种洞窟的形式。
各时代石窟雕刻作品的鉴别,主要是从其面相、花纹、服装等加以观察。如六朝面相多是丰圆,后期较为瘦长,唐代则是颊丰颐满。衣纹最初用汉代传统的阴线刻法,后来兼采用西域的凸起线条,更发展成为直平阶梯式的衣纹。服饰一般是采用印度的装束,由单纯而逐渐演变为复杂。从世界范围看,石窟寺最早起源于
古埃及,其前身为中王国时代各州显贵在
尼罗河沿岸山崖开凿的岩窟墓。最有名的是第19王朝法老
拉美西斯二世在
埃及南部开凿的
阿布辛拜勒石窟寺,内部按
埃及神庙规格布置,门面还依悬崖石面凿刻4尊高达23米的法老像,被公认为世界历史上第一次出现的巨形石窟造像。古埃及石窟寺的建筑与艺术成就甚大,影响至亚洲。
地区分布
到埃及新王国时代,由岩窟墓发展为石窟寺,仿照埃及神庙形制在山崖开凿规模宏大的石窟。公元前5~前4世纪,
波斯帝国诸王先后在其首都
波斯波利斯附近山崖开凿岩窟墓。
传入印度,遂发展为印度
佛教、
耆那教的石窟寺。现存最早的印度石窟,约开凿于
孔雀王朝时期,如
比哈尔邦的巴拉巴尔石窟。其地共存3窟,以洛马沙梨西窟较完整,为单穴一门形式,窟体
椭圆,门拱仿木构刻出柱、梁、檩、椽,附有群象朝拜佛塔浮雕,是按当地木构庙堂形制开凿的。到
笈多王朝时期,印度石窟寺的凿建渐臻完备,形制可分佛殿窟、僧房窟两大类,重要代表有巴查石窟、卡尔利石窟、纳西克石窟和阿旃陀石窟,除建筑规模宏伟外,还以丰富、精美的雕刻、壁画见称。这些石窟早期的属
小乘佛教,笈多时期则属
大乘佛教。随着佛教传至
阿富汗、中亚及
中国,石窟寺亦在这些地区广为传播。
中国的石窟起初是仿印度石窟的制度开凿的,多建在中国北方的
黄河流域。从
北魏(386—534)至
隋(581—618)
唐(618—907),是凿窟的鼎盛时期,尤其是在唐朝时期修筑了许多大石窟,唐代以后逐渐减少。中国开凿石窟始于3世纪,盛于5~8世纪,可分为新疆、中原北方和南方三大地区。
考古价值
形制除佛殿、僧房两大类外,又增窟内立中心塔柱或佛像的塔庙窟。敦煌石窟、
云冈石窟和龙门石窟是中国石窟寺的三大代表,属于世界上最优秀的石窟。中国石窟寺绝大多数属佛教也有一些属道教。1992年在新疆吐鲁番附近还发现数十座
摩尼教石窟,这在世界石窟寺考古中亦属罕见。
指导意见
2020年11月4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
关于加强石窟寺保护利用工作的指导意见》。提出到2022年,石窟寺管理体制机制创新取得重要进展,石窟寺重大险情全面消除,石窟寺“四有”(有保护范围、有标志说明、有记录档案、有专门机构或专人负责管理)工作基本健全,重点石窟寺安防设施全覆盖。
2023年8月,在石窟寺保护国际论坛的闭幕式上,来自中国、阿富汗、巴基斯坦、伊朗、尼泊尔、挪威、英国等国家的百余名与会者通过3天研讨后达成共识,发布《气候变化背景下石窟寺保护大足宣言》。
地图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