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蜜指
甘蔗汁经过太阳暴晒后而成的固体原始
蔗糖。 明
李时珍《本草纲目》石蜜条:“石蜜,
白沙糖也,凝结作饼块者为石蜜”。清张澍辑《凉州异物志》说:“石蜜非石类,假石之名也。实乃甘蔗汁煎而暴之,凝如石而体甚轻,故谓之石蜜”。
1、石蜜:梵语pha^N!ita。
冰糖之异称。五分律卷五作五种药之一。苏悉地羯啰经卷上分别烧香品作五香之一。善见律卷十七(大二四·七九五中):“广州土境,有黑石蜜者,是甘蔗糖,坚强如石,是名石蜜。伽尼者,此是蜜也。”正法念处经卷三(大一七·一七上):“如甘蔗汁,器中火煎,彼初离垢,名颇尼多。次第二煎,则渐微重,名曰巨吕。更第三煎,其色则白,名曰石蜜。”本草纲目记载,石蜜,又称
乳糖、白雪糖,即白糖,出产于益州(四川)及西戎。用水、牛乳汁、米粉和沙糖煎炼作成饼块,黄白色而坚重。主治心腹热胀,滋润肺气,助益五藏津。
2、石蜜:石蜜只是白糖蔗糖、淀粉、
白矾、色素、香精造的,只是造假的骗子弄出来骗不懂的老百姓的。石蜜不是野生蜂蜜,是用来骗人的,专门摆在街边骗那些不懂蜂蜜的老百姓,说成是多年野生蜂蜜结块,其实是用白糖加
饴糖和淀粉加白矾加色素加香精等熬制好弄成石块样子再趁热在上面盖上空蜂巢和
苔藓冷却后,再在街上假装说是从深山老林里的石头上弄来的多年野生老野蜂蜜,其营养成分顶多就白糖糖分,没什么特别的营养成分,也不能治百病,由于添加了某些化学成分还会对身体不利,原本的信息是不对的,会误解人让
不法分子得逞。
《
唐本草》说“石蜜出益州、西域”。根据
季羡林考证,石蜜一词最早出现在汉代文献中;石蜜又称为“西极石密”或“西国石密”来自
古印度。
世界各国“蔗糖”(英文:sugar,sucrose;
德文Zucker;
俄文Сахар)和中国古代的“西极石密”和“西国石密”都包含“sacca”
字根,来自梵文?arkarā。说明蔗糖发原地是古印度,通过
丝绸之路传入中国和世界各地。
梵文又有“石”的含义。印度的“石”糖在汉代传入中国,汉代文献中的“石蜜”、“西极石蜜”、“西国石蜜”,指由西域入口的“石”糖;其中“西国”、“西极”正是梵文?arkarā的
对音,而“石蜜”是梵文的意译。
(饮食)
冰糖也。善见律十七曰:“广州土境,有黑石蜜者,是甘蔗糖,坚强如石,是名石蜜。伽陀者,此是蜜也。”法华玄义七曰:“言石蜜者,正法念经第三云:如
甘蔗汁器中火煎,彼初离垢名颇尼多。次第二煎,则渐微重,名曰巨吕。更第三煎,其色则白,名曰石蜜。”
本章曰:“一名
乳糖,又名白雪糖,即白糖。出益州,及西戎。用水牛乳汁米粉和沙糖煎炼作饼块,黄白色而坚重,川浙者佳。主心腹
热胀,润肺气,助五藏津,治目中热膜,口干渴,可止目昏闇能明。”按根本律,有糖无石蜜。律摄云:糖摄石蜜也。
五分律卷五作五种药之一。苏悉地羯啰
经卷上分别烧香品作
五香之一。
善见律卷十七(大二四·七九五中):“广州土境,有黑石蜜者,是甘蔗糖,坚强如石,是名石蜜。伽尼者,此是蜜也。”正法念处经卷三(大一七·一七上):“如甘蔗汁,器中火煎,彼初离垢,名颇尼多。次第二煎,则渐微重,名曰巨吕。更第三煎,其色则白,名曰石蜜。”本草纲目记载,石蜜,又称乳糖、白雪糖,即白糖,出产于益州(四川)及西戎。用水、牛乳汁、米粉和沙糖煎炼作成饼块,黄白色而坚重。主治心腹热胀,滋润肺气,助益五藏津。
现代
化学分析发现,石蜜含有丰富的营养成分,如果糖、葡萄糖等多种糖类,
蛋白质、
氨基酸、多种酶,
维生素A、B、C、K,
泛酸,
叶酸,以及铁、锰、铜、镍等
微量元素。
石蜜的质量成分,因蜂种、
蜜源和环境等不同条件而有很大差异。其中最主要的成分是果糖和葡萄糖,并含有少量蔗糖(有时含量很高)、
麦芽糖和
树胶等。蜂蜜一般只含微量维生素,包括有维生素A、C、D、B2,
胆碱、
烟酸、泛酸、
生物素、叶酸。
有机酸部分包括
柠檬酸、
苹果酸、
蚁酸、
琥珀酸、
乳酸、
草酸、
酒石酸等;
无机盐主要有镭、锰、锌、锂、钙、镁、钾、钠、硫、磷、锰、铁、铜、镍等。
值得注意的是,石蜜中含有多量的酵素,主要有转化
酶、
淀粉酶、
过氧化氢酶、
葡萄糖氧化酶、脂酶等多种类酶,这些都是蜜蜂在酿蜜的过程中,由其腺体分泌所加入者。此外,蜂蜜还含有
生物活素、生物
刺激素、
叶绿素的衍生物、
叶黄素等。
石蜜,微温,无毒。主养脾气,除心烦,食饮不下,止肠,肌中疼痛,
口疮,明耳目。久延年神仙。生
武都、
河源山谷,及诸山石中,色白如膏者良。
《
本经》原文∶石蜜,
味甘,平。主心腹邪气,诸惊痫,安五脏诸不足,益气补中,止痛。
已确定天然石蜜有保护胃肠作用,且具抗氧化能力。此外,蜂蜜也有助于通便,这和果糖的不完全
吸收现象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