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门乡
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临潭县下辖乡
石门乡,隶属于甘肃甘南藏族自治州临潭县,地处临潭县东部,东濒洮河,东南与王旗镇相连,南连王旗镇、店子镇,西南接店子镇,西与新城镇相衔,北、西北、东北与羊沙镇相邻。区域面积132.97平方千米。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石门乡常住人口为5315人。
历史沿革
1953年,划归临潭县管辖。
1953年,设乡。
1958年,并入新城公社。
1962年,改名石门公社。
1983年,复置乡。
行政区划
2011年末,石门乡辖大桥关、大河桥、罗卜沟、草山、三旦沟、占旗河、扎浪沟、梁家坡、石门口、园里10个村民委员会,下设49个村民小组。
2020年6月,石门乡下辖10个行政村:大河桥村、罗卜沟村、草山村、大桥关村、三旦沟村、占旗河村、扎浪沟村、梁家坡村、石门口村、园里村,乡人民政府驻大桥关村。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石门乡地处临潭县东部,东濒洮河,东南与王旗镇相连,南连王旗镇、店子镇,西南接店子镇,西与新城镇相衔,北、西北、东北与羊沙镇相邻。区域面积132.97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石门乡地处高山沟谷地带,地势西高东低。主要山峰有后山坡大山、草山墚、白松沟墚、三旦大山,境内最高峰后山坡海拔3389米,最低点石门口海拔2200米。
气候
石门乡多年平均气温3.9℃,1月平均气温-7.2℃,极端最低气温-23.2℃(1994年1月18日);7月平均气温14.3℃,极端最高气温31.0℃(2000年7月24日)。年平均日照时数2390.9小时。年平均降水量503.2毫米。极端年最大雨量645.3毫米(1984年),极端年最少雨量302.8毫米(1991年)。降雨集中在每年5~9月,7月最多。
自然灾害
石门乡主要自然灾害有干旱、洪涝、大风、冰雹、地震等。洪涝年均发生0.4次,主要发生在5~10月,最严重的一次洪涝发生在2002年5月20日的梁家坡村地区,导致356亩农作物绝收,直接经济损失480万元。
人口
2011年末,石门乡辖区总人口7307人。
2017年,石门乡常住人口7583人。
2018年,石门乡户籍人口7370人。
根据临潭县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显示: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石门乡常住人口为5315人。
经济
2011年,石门乡有耕地面积1.18万亩,可利用草地面积7.53万亩,林地面积5.94万亩。粮食作物以小麦、青稞、蚕豆、为主。生产粮食612吨。主要经济作物为油料作物、蔬菜。畜牧业以饲养生猪、羊、牛为主,生猪饲养量9653头,年末存栏4938头;羊饲养量2.6万只,年末存栏1.6万只;牛饲养量5652头,年末存栏3728头,农民人均纯收入2300元。
2018年,石门乡有工业企业2家,营业面积超过50平方米以上的综合商店或超市1家。
社会事业
教育事业
2011年末,石门乡有小学6所,在校生506人,专任教师38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九年义务教育覆盖率均达100%。
医疗卫生
2011年末,石门乡有乡级卫生院1所;病床6张。专业卫生人员5人,其中执业医师2人,执业助理医师3人,农村安全饮用水普及率90%,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35%,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人数4870人,参保率96.6%。
社会保障
2011年,石门乡有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户数764户,人数2528人,支出218.5万元,月人均72元;农村五保分散供养55人,支出13.2万元;农村医疗救助35人次;农村临时救济102人次,支出5万元。自然灾害受灾人口7307人,农作物受灾面积4539亩,倒塌房屋10间,直接经济损失1121.7万元,救灾支出50万元。
邮政电信
2011年末,石门乡有邮政网点1个。投递路线单程总长度15千米,投递点1个,乡村通邮率100%。电信服务网点2个;固定电话用户300多户,电话用户普及率32%;移动电话用户900多户,移动电话普及率75%。
交通
2011年,石门乡有境内有县乡公路1条,总长34千米,通往新城、邻县卓尼洮砚乡;有村道8条,总长17千米,客运总量3.1万人次,货运总量1.5万吨。
参考资料
2020年行政区划.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
最新修订时间:2024-11-30 16:42
目录
概述
历史沿革
行政区划
地理环境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