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文字
碣,汉语二级字,读作碣(jié或yà)。该字的主要字义是指圆顶的石碑,如:残碑断碣。墓碣。
详细释义
刻石中的一类形制。《后汉书·窦宪传》注:“方者谓之碑,圆者谓之碣。”如今存之石鼓文,镌刻于鼓形圆石上,内容为歌咏秦国君主游猎之事,故也称“猎碣”。
汉代以前的刻石没有固定形制,大抵刻于山崖的平整面或独立的自然石块上,后人将刻有文字的独立天然石块称作“碣”,石鼓文即是一件猎碣。
碣 <形>
山高耸的;高大的
碣以崇山。――《汉书·扬雄传》
碣 <名>
高大的岩石
碣,特立之石也。东海有碣石山。――《说文》
夹右碣石。――《书·禹贡》。传:“海畔山。”
圆顶的石碑
封禅丘兮建隆碣。――《后汉书·窦宪传》
又如:碣子(墓碣);碣文(镌刻在碑石上的文字);残碑断碣
碣石的省称
东临碣石。――曹操观沧海
碣jié
⒈圆顶的碑石:断~。
字形结构
汉字首尾分解: 石曷
汉字部件分解: 石日匃
笔顺读写: 横撇竖折横竖折横横撇折撇捺折
古籍解释
唐韵》渠列切《集韵》《正韵》巨列切《韵会》其谒切,𠀤音杰。《说文特立之石,东海有碣石山。《书·禹贡》夹右碣石入于河。《史记·汉武纪》东巡至碣石。《文颖曰》在辽西,今属临楡,此石著海旁。
又《扬雄·羽猎赋》碣以崇山。《注》碣,山特立貌。
又𥓓碣。方者为𥓓,圆者为碣,李斯所造。《广韵》碣石,本山名。今为𥓓碣字,或作嵑。
又形容羽族也。《郭璞·江赋》往来勃碣。
又《集韵》丘葛切,音渴。石貌。
又乙辖切,音轧。碣磍,劲怒貌。
又叶其例切,音偈。《班固·燕然山铭》封神丘兮建隆碣,熙帝载兮振万世。《梁竦·悼骚赋》历苍梧之崇丘兮,宗虞氏之俊乂。临众渎之神林兮,东勑职於蓬碣。
参考资料
.百度词典.
康熙字典.汉典.
国务院关于公布《通用规范汉字表》的通知.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
最新修订时间:2024-07-19 03:22
目录
概述
详细释义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