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南京市溧水县石湫镇社东村紧邻镇机场工业园,老明公路沿村而过,区位优势明显,环境优美,民风淳朴。社东村辖区面积为4平方公里,耕地面积为2196亩,共有8个村民小组,人口2410人。党员70人。
基础建设
江苏省南京市溧水县石湫镇社东村水、电、通讯、主干道硬化率达100%。建有村活动中心一个、村卫生服务站一个、村图书室一个,藏书达4000多册,使全村村民有一个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
经济发展
社东村农业方面以水稻、
苎麻种植为主,产出稳定,农民收益好。近年来,村党总支、村委会,认真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以发展经济、强村富民为己任,扬长避短,发挥优执,村级经济特别是工业经济得到了发展快速发展,村级综合实力不断加强,三个文明建设取得了显著成绩。预计可实现村级经济总产值2669万元,村可支配收入68。71万元,农民人均收入达9540元,先后荣获县文明村,先进基层党组织、关心下一代先进集体、人口与计划生育示范村等光荣称号。
果木林园
远近闻名
在上世纪70年代,《宏道诗画》墙报上有过“三月里,梨花开,龙山脚下一片白”的诗句,写得就是北社东村果木林园的美景。北社东村位于定襄东北部,地属同川丘陵地带,旧属“南同川”。同川自古就是闻名的梨果乡,北社东也是主产地之一。顺着三瑶公路,走过北社东村长约两公里的涧东果园地,在层层梯田上,纵横有序地排列着苹果、梨、杏、桃、葡萄等果树林,粗者如桶,细者似碗。春季果花盛开,蜂蝶飞舞;夏秋时节枝繁叶茂,果实累累。
历史沿革
北社东村大量栽植梨果树的历史,还得追溯到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在近50年中,经历了平坟整地、兴修水利、大兴林果业等工程,使土地的环境、面貌、产量大大改变,因此把这段变化的历史记下来,是必要的。
主要收入
据2000年统计,全村果树约5万余株,产果约280万斤,果业收入约150万元,人均收入约800元,成为村民的主要经济收入。
自然条件
北社东村果园地,由于地处阳坡处,光照充足,日夜温差小,浇灌方便,又地质疏松、透气、蓄水、保温性能好,土壤中含有钾、镁、钙、锌、磷等元素,有利于果树的根系生长。因此,北社东产的果品有个头大、色泽鲜艳、含糖份高、口感好的特点,再加果类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胡萝卜素及人体所需的矿物质,有利于人体的健康,已成为人们喜爱的水果,远销河北、内蒙等地。
历史久远
北社东村种植果树的历史已很久远,尤其枣树。明代村史中就有“地头煮枣拯救灾年”的记载,可见至少有600年的历史了。“涝梨旱枣”,每有旱灾年,红枣丰收,这是规律。如果雨水多,花易落,枣易烂,自然会减产。民国年间,全村有枣树1.4万余株,年产红枣约28万斤,但大部分集中在少数地主手中,用来酿酒。因此,在民国年间北社东枣酒是很有盛名的,产品由商人们运销内蒙等地。
北社东栽的枣树与别村不同,枣树大多栽植在土地肥沃的平滩地上,且行距、株距排列整齐,树干粗大,树径一般在2尺以上,树龄在百年以上。
到上世纪70年代,大搞农田园林化,掀起砍枣树风,使枣树锐减,到仅有老枣树6000余株,且同河断流,土地碱化,枝叶枯死,2005年仅产红枣10万斤,在村民的经济收入中,已由过去的主要收入降为次要位置。
农田建设
风水宝地
北社东村之东,有一块约2平方公里的山坡地叫“涧东”,地之北有海拔1022米的龙山,东有兔嘴山,西有马鞍山,三山环围,形成一个簸箕状的向阳坡地,由北向南逐步降低,南部滹沱河、同河流过,地势开阔,风光优美。涧东被南北向七沟,分割成七沟八梁、崎岖不平的山坡地。山根处又被山水冲积成7个扇形盆地。旧时,由于这块土地沙石、沙土、山石遍地,干旱少雨,土地贫瘠,但由于背山面水,又有龙头凤尾的地形,古人认为是一个风水宝地,因此,自古作坟地。从明、清至民国年间,坟地绵延,占去涧东地一半之多。光明清两代进士以上的坟地就有:进士爷坟(李瓒坟)、都爷坟(李楠坟)、五爷坟(李杲坟)、四太爷坟、梁家坟(梁善济坟)等。坟地大者占地四五十亩,小者也有二三亩,大坟地都有土墙围圈,四周栽着高大的乔松、平顶松,层层围绕;墓前有石桌、石碑、碑楼。有的坟前还塑着石人、石马、石虎、华表等。尤其三座石碑坊,高大雄伟,石工雕刻精细,实属罕见。进入坟地松涛阵阵,碑碣林立,使人有庄严肃穆之感。
平坟整地
1958年,农村实行
人民公社化。1964年农村又开展“四清”运动,1967年又掀起轰轰烈烈的“
农业学大寨”运动。其时,任村党支部书记的王文武,带领300多户社员,大搞平整土地、
农田基本建设。首先从涧东地开始平坟整地。要挖掉祖坟,群众不通阻力大,公社书记朱魁隆亲自指挥,一声令下,谁敢阻挠?由党员、青年带头,妇女、老年齐上阵,自带锹、镢、箩筐、手推车等工具,工地由西向东铺开。地头上插着红旗,立着标语牌,写得是:“农业学大寨,大干快上”、“批林批孔鼓干劲,大干四十天,踏平小长畛!”平地大多在冬季,寒风凛冽,土地冻得坚硬,但人人都是多拉快跑,个个汗流浃背。有的手磨破了、脚碰伤了还继续干。喇叭中不断传来表扬声,工地上一片热火朝天。社员们都必须早出晚归,每天劳动10多个小时。劳动前都必须列队读毛主席语录一遍,才开始劳动。地里支着锅灶,中午都在工地上吃饭。为了鼓干劲,活跃气氛,办起文娱队,休息时观看文娱演出,节目中也都是表扬劳动好者,批评懒惰者。那时,各村都组织相互参观学习,因此,人流满地,如赶庙会一般。
技术培训
溧水县石湫镇
社东村举办一场别开生面的实用技术培训班
应社东村广大村民的要求,县农广校邀请县植保植检站工程师钱荣明来到社东村委会讲授春季油菜、小麦化除及
小麦纹枯病防治技术。该村一直比较重视农业实用技术培训工作,每次培训,参训人数比较多,听课质量比较好,课堂纪律良好。此次培训还受到镇领导的高度重视,镇人大副主任杨明海亲自来到培训现场监督培训并作重要讲话,他要求广大群众特别是广大农村党员和村干部要以身作则,带头参加农业科技培训,切实提高依靠科技致富的能力。参训农民反映,杨主任讲话讲的实在,很有道理;钱老师课讲的好,通俗易懂;他们乐易听,以后此类培训他们也会积极参加,并转化为现实的经济效益。
地图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