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中心课程理论
社会学术语
社会中心课程理论,又称为社会改造主义课程理论,它是从进步主义教育运动中分化出来的,主张围绕重大社会问题来组织课程内容的理论。其早期代表人物有康茨和拉格等人,20世纪50年代后的主要代表人物是布拉梅尔德。
起源
早在20世纪30年代,在世界性经济危机冲击下,以康茨、拉格为代表的社会中心课程论者认为,“进步教育”只适用于社会稳定时代,不适用于社会非常时期,于是他们对“进步教育”做了一些修补。他们强调教育的目的在于按照主观设想的蓝图“改造社会”,把学校作为形成“社会新秩序”的主要工具,为此,他们主张围绕社会改造的“中心问题”组织学校课程。20世纪50年代,随着进步主义教育运动的偃旗息鼓,以布拉梅尔德为主要代表的改造主义教育派有所发展。60年代的课程改革遭受挫折后,社会改造主义教育派抓住当时社会存在的各种问题,以问题为中心设计中小学课程,并在当时盛极一时。
主要内容
社会改造主义课程理论认为,教育的根本价值是社会发展,学校应该致力于社会的改造而不是个人的发展。为此,该理论批判儿童中心课程理论过于注重学生的个人需要、兴趣、自由及活动而忽视了社会的需要,主张课程的最终价值是社会价值,课程是实现未来理想社会的运载工具。社会改造主义课程理论的基本主张包括以下内容:(1)课程改造的目标。社会改造主义者认为,设定课程目标的目的,不是让学生适应现存社会,而是要培养学生的批判精神和改造社会现实的技能。为此课程目标要统一于未来的“理想社会”的总目标;各门学科的内容统一于“社会改造”;课程安排统一于解决问题的活动。(2)课程内容。改造主义课程没有统一的课程内容,它以广泛的社会问题为中心。如学校课程要关注犯罪、战争、贫富、种族歧视、失业、环境污染、疾病、饥饿等问题,学生对这些问题要有批判性见解。学校课程还要设置工业化、自动控制宣传媒介等论题,要学习社会学、人类学、政治学、历史、物理等科目。值得注意的是,这些课程应由教育者按照社会需要来决定,而不是由学生自己来决定。(3)课程组织。社会改造课程理论主张,应以解决实际的社会问题的逻辑,而不是学科知识的逻辑为主线来组织课程。改造主义者提出了多种课程组织方式,如课程的安排要具有弹性,多种形式的活动形成学习单元,充分利用校内外的环境,学科须重新组织,对课程重新认识,课程计划无需事先制定等。(4)学习方式。改造主义课程理论主张尽可能让学生参与到社会生活中去,增强学生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此外,改造主义者还就学校的课程改革提出一些原则。他们认为,要真正发挥学校在社会改造中的作用,学校自身必须做出相应的改革,学校改造首先是课程的改革。课程改革应该遵循这样一些原则,如课程应由多方面活动和各种材料构成;依据综合的原则组织这些活动与材料,并与需要理解的意义保持密切相关;提供一切具有社会价值的技能;提供关于当代生活的重要问题和课题的实践;组织和运用儿童的矛盾和动机,以儿童学习的矛盾而不是教师教学的矛盾为基础;通过自治的学校团体,建立一种社会合作计划;为创造力的表现和审美意识的形成提供充分的机会等。
作用
社会中心课程理论强调课程建设要关注社会焦点问题,反映社会政治经济变革的客观需求,课程学习应深入社会生活中,强调课程结构有意义的统一性,深刻认识到社会因素对教育的制约作用,因此,它具有一定的特色和优势。但社会中心课程理论同样走向另一个极端,即夸大了学校变革社会的功能,把课程设置的重心完全放在适应和改造社会生活上,忽视学生的主体性,阻碍学生主体意识和能力的发展,其预想的课程目标很难实现。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1-09-05 03:30
目录
概述
起源
主要内容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