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动机
社会生活环境中通过学习和经验而产生的动机
社会动机(social motivation)是指以人的社会文化需要为基础,在社会生活环境中通过学习和经验而产生的动机。它是直接推动个体活动达到一定目的的内部动力、内部刺激,是个人行为的直接原因。
概念
需要( need)是个体内部的一种不平衡状态,它表现为个体对内部环境或外在生活条件的一种稳定的要求,并成为引发个体活动的原动力;动机( motivation)则是在需要的基础上产生的,动机由需要所激发,是由一定目标或对象引起、维持和推动个体活动以达到目标的内部动力。个体的一切活动都是由一定的动机激起,并指向一定的目标。动机既是个人行为的动力,也是引起人们活动的直接原因。
社会动机( social motivation)就是以人的社会文化需要为基础,在社会生活环境中通过学习和经验而获得的。它是直接推动个体活动达到一定目的的内部动力、内部刺激,是个人行为的直接原因。社会动机推动人们努力学习和工作,积极与他人交往,获得社会和他人的赞许性评价等,社会动机既可用来描述个体的社会行为,也可用来解释个体的社会行为。具体而言,社会动机对个体行为具有激发作用,它能引起并推动个体的活动;同时,社会动机对个体行为又具有维持和导向功能,使个体在一定时间内能够坚持某项活动,并促进个体活动向预定的目标前进,实现个体心理与行为的协调。
动机理论
需要层次论
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提出他的需要层次理论,马斯洛的动机论是以他对人的基本需要的理解为基础的。他认为驱使人类行为的动力是人的一些基本需要,这些需要构成了一个系统,可以分为五个层次:生理的、安全的、归属和爱的、尊重的、自我实现的需要。他认为这些需要是人的基本需要,并由低到高构成一个有相对优势关系的等级体系,个体的行为是由优势需要决定的。最低层次的需要是个体维持生存所必需的,它是一种随生物进化而逐渐变弱的本能或冲动;最高层次的需要是高级的需要,它是随生物进化而逐渐显现的潜能。
本能理论
20世纪初,英国心理学家W.麦独孤把个人行为的动因假设为起源于人的“本能”,即先天遗传的、固定的行为倾向和行为模式。认为先天的固定行为模式可以解释人类的一切社会行为。他提出了一系列的本能。这些本能中的每一类都具有起动力作用的情绪成分。这种理论虽早已为大多数心理学家所抛弃,但仍有少数学者用本能来解释某些行为(如侵犯)。
精神分析论
弗洛伊德认为,人生来就有一种被称为“力比多”的心理能量,积蓄到一定程度,个体就处于一种紧张状态。按快乐原则,个体将它释放就可以得到本能满足;但按现实原则,直接释放本能(如性本能)又为社会准则所不容,于是出现内部冲突,对挫折的恐惧引起焦虑。为了解除或减少紧张和焦虑,自我会采用某些防御机制,使心理能量的释放以改头换面的形式出现,避免超我的谴责和带来焦虑
驱力理论
20年代机能主义者认为,行为的动力是个体内部状态(饥、渴、内分泌)所产生的驱力或需要;只用这种原始的驱力还不足以说明机体的所有动机,因而又提出次级的或习得驱力概念。这种次级驱力是在原始驱力基础上通过联想形成的,如恐惧就是一种同某种情境相联系的次级驱力。
唤醒或激活的理论
20世纪50年代后期,驱力理论影响衰落,唤醒理论兴起。脑电技术表明,脑电波型可用作唤醒水平的指标,在唤醒处于中等水平时行为效率最高。感觉剥夺实验证明,个体都需要一定强度的刺激。处在毫无刺激的情境中则难以忍受。
诱因理论
人们早就观察到,诱因(如食物、异性)对机体行为很有影响。虽然剥夺期延长会使机体的活动增加,但并不是先天的原因,而是来自习得的因素。
心理场论
K.莱温认为,在人们的生活空间中,时刻都可能有某些领域处于紧张状态,此种状态的发生即产生一种力量,推动人去把处于紧张状态的领域恢复到平衡状态。比如,未完成的工作很容易被记起,并有一种力量推动人去完成它。
认知不协调理论
L.费斯廷格认为,当两种或多种有关的认知元素不协调时就产生紧张状态,有推动人去解决这种不协调状态的倾向。例如,有一位医生亲眼看到许多人因吸烟过度而患肺癌致死,而他自己也吸烟。这里就有两种有关的认知元素,一是对吸烟危害健康的知识,一是对自己的吸烟习惯的认识。因两者不协调,就出现一种紧张状态,必须加以解决。这个理论到70年代虽然不如过去那样引人注目了,但仍不失为另一种研究人类动机的途径。
基本类型
内在动机与外在动机
内在动机(intrinsic motivation)是指由个体内在需要引起的动机。由于个体对活动本身感到有兴趣,从活动中个体能得到满足,得到奖励和报酬,因此活动本身成为个体从事该活动的推动力。如学生由于认识到学习的意义或对学习有兴趣,因而积极主动地学习。
外在动机(extrinsic motivation)是相对于内在动机而言的。它是个体在外界的要求与外力的作用下产生的行为动机。个体参加某种活动的动力不是基于对此活动本身的兴趣,而是由活动以外的刺激(如外在的奖励或压力)诱发的。
成就动机与亲和动机
成就动机(achievement motivation)是人们希望从事有重要意义、有一定困难、具有挑战性的活动,在活动中能取得优异成绩,并能超过他人。
亲和动机(affiliation motivation),又称为结群动机、交往动机,是指个人害怕孤独而愿意和他人在一起,或者希望加入某个群体的需要。亲和动机是需要与人亲近的内在动力,主要表现为每个人都愿意归属于某个群体,喜欢与人交往,希望得到别人的关心、友谊、支持、合作与赞赏。亲和动机是一种基本的社会动机,它是一个情感连续体,包含着个体从低级到高级的各种集群需要,它通过学习而形成。
侵犯动机
除S.弗洛伊德等少数心理学家外,绝大多数学者都认为侵犯是一种习得的、达到个人目的的方式,是愤怒和挫折的表现。但挫折不一定导致侵犯。侵犯行为可因惩罚而受抑制,因放纵而增加。
利他动机
推动个体从事毫无利己考虑的行为的内在推动力量。一般认为有三个特征:一是完全自愿,二是纯粹以有利于他人为目标,三是不带有任何酬偿的期望。有人认为,利他动机还应包括利他者个人有所损失的因素。
社会赞誉动机
人类有许多行为的动机是为了取悦与人、让别人称赞,被称为社会赞誉动机
社会动机的功能
激活功能
社会动机激发个体产生社会行为,使个体处于活动状态,是行为的启动因素。
指向功能
个体的社会行为总是指向一定目标,社会动机使社会行为具有明确的目的性和指向性。
维持与调节功能
个体的社会行为在达到目标前,社会动机起维持作用;如果行为受阻,但只要动机仍然存在,行为就不会完全避免,它会以别的形式继续存在,如由外显行为改为比较隐蔽的行为,这是动机的调节作用。
动机强度与活动效率的关系
动机引发与维持活动,对提高活动效率有重要意义。但动机强度与活动效率之间并不呈直线递增的关系。一般说来,动机强度与活动效率之间的关系大致呈倒U型曲线,即中等强度的动机,活动效率最高。动机强度过低或过高,均会导致活动效率下降。根据研究,每种活动都存在最佳的动机水平,这种最佳水平随活动的性质不同而有所不同,并且具有明显的个体差异。比较简单的任务中,活动效率随动机的提高而上升;随着任务难度的增加,最佳动机水平有逐渐下降的趋势。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4-05-21 12:34
目录
概述
概念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