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化
心理学术语
社会化(socialization)是个体在特定的社会文化环境中,学习和掌握知识、技能、语言、规范、价值观等社会行为方式和人格特征,适应社会并积极作用于社会、创造新文化的过程。它是人和社会相互作用的结果。通过社会化,个体学习社会中的标准、规范,价值和所期望的行为。个体的社会化是一种持续终身的经验。
社会化的界定
社会化是个体走向社会公共生活,融入现实社会的起点。个体的社会化过程就是在社会文化的熏陶下,使自然人转变为社会人的过程。一方面,个体接受社会的影响,接受社会群体的信仰与价值观,学习生活、生产技能和行为规范,适应社会环境;另一方面,个体作用于社会,用自己的信仰、价值观和人格特征去影响他人、社会,改造旧文化,创造出适应时代需要的新文化。因此,对个体来说,社会化是一个社会适应的过程;对社会而言,社会化是一个约束和控制的过程。
社会化特点
社会强制性
社会文化环境对人的影响,是通过各种直接和间接的方式进行的。个体出生后便置身于复杂的社会环境之中,社会总是以各种各样的方式和途径影响、作用于个体的身心发展。个体的行为方式也时常表现出有意识或无意识地被周围的人们和环境所塑造,它几乎是不以个体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带有社会强制性质。
主观能动性
这种能动性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个体自身的人格特质等因素影响、引导着个体的社会化,个体不仅有选择地将社会文化内化,并且将内化了的社会文化又创造性地外化。二是社会化个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即个体既被社会化,同时也影响着其他个体的社会化。
毕生持续性
个体自身因素与社会环境因素的交互作用,不断地推动着个体的社会化,没有固定不变的模式,它必须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因此,社会化是一个不间断的终生进行的过程,个体的社会化是通过人的一生完成的。
社会化的基本内容
生活技能的社会化。包括生活自理能力、日常生活知识、生活适应技能等。
职业技能的社会化。传授生产技能和职业技能,为个体进入社会从事职业生涯打好基础。
行为规范的社会化。这是社会化的核心,是个体适应社会生活和形成人格特征的关键。包括政治规范、法律规范、道德规范和角色规范的社会化等内容。
生活目标的社会化。生活目标的社会化,一方面要把社会目标内化为个体的生活目标;另一方面要造就出成千上万胸怀大志、努力将自己的知识、技能、才智和创造力等能动地外化于社会、为社会造福的人,使其成为社会文化的承上启下者。
社会化基础
人与动物的一个很大的差别,就是人从生下来,一直到能独立生活,有一个比较长的对父母或监护人的生活依附期。这个依附期受文化传统、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的影响,每个人有所不同,大致持续13~25年。总的说来,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这个依附期有变长的趋势。正是这样一个长的依附期,给个体接受社会化提供了非常有利的条件。个体可以在家庭、学校和社会接受广泛的教育。他们学习生活生产技能,学习道德规范,学习并获得社会角色,树立人生理想。生活依附期的社会化,是个体未来适应社会生活的基础。
人脑有大约100亿个以上的神经细胞,这些神经细胞组成异常复杂的神经网络,成为自然界最神奇、最完备的信息加工系统。人脑的神经网络不仅使人能掌握语言,进行学习,积累知识和经验,而且使人具有抽象思维能力,表现出巨大的能动性,使人类具有超越本能的能力。没有人脑的智能作为基础,个体的社会化是很难顺利完成的。有些儿童脑瘫智力落后,他们的社会化就很困难。
其他诠释有:社会化依赖的因素
个体社会化进程依赖于3个因素:
①自然基础,其中最重要的是健全的神经系统,尤其是神经系统的高级中枢──大脑,这是个体社会化发展的必要的自然前提。
②社会基础,指特定的社会生活条件,包括社会生产方式、政治和法律制度、社会规范、价值体系、信仰体系、风俗、种族和民族、家庭、学校、友伴、群众、宗教、职业、其他社会团体或组织等。其中最重要的是社会生产方式。这些社会因素是个体社会化发展的外部条件,它们促使社会化发展的可能性成为现实性。
③实践活动,这是个体社会化的内因,是个体社会化发展的能动因素。个体社会化过程有赖于个体与社会的相互作用,有赖于个人生理上的禀赋与社会环境的充分接触,有赖于个体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才能实现。如果一个人从小与社会生活隔离,脱离社会实践,即使他具有个体社会化的自然基础,具有健全的神经系统,也不能获得正常人的社会化。例如狼孩的事例,就说明实践活动对个体社会化的重要作用。正常地参加社会实践,正常地进行社会交往,才能获得正常的社会化。经济活动是人类社会最基本的实践活动,它决定着人的社会化的性质和表现形式。如以自然经济为特征的封建社会的经济活动,使人的社会化离不开血缘和狭小的地区范围,造成人的狭隘、保守和落后;以社会化大生产私有制为特征的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活动,一方面使人的社会化范围扩大了,另一方面使金钱至上主宰着社会化过程中的一切;以社会化大生产和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本特征的社会主义社会的经济活动,使人的社会化不仅扩大到很广的范围,而且渗透着集体主义的精神。
社会化的类型
基本社会化或早期社会化
(early socialization)
它发生在个体生命的早期,即婴儿至青少年时期的社会化。这四过程,对个体而言是基本的但至关重要的社会化阶段。这个阶段主要是学习和掌握作为社会成员应具备的交际语言、认知技能和行为规范等,并将社会文化和价值标准内化,建立行为和评价系统,学会承担和扮演各类角色,并初步形成自己的人格特质。
继续社会化或发展社会化
(developmental socialization)
现实生活中,许多成人在生活不断出现新情况、新内容时,诸如家庭的建立、工作的调动、经济生活和业余生活的变更、社会关系和社会责任的变化、知识和技能的更新等,往往感到不适应,从而导致自己的认知与行为难以与环境和社会的要求相协调。为此,促使个体步入一个新的社会化进程——继续社会化。它是在基本社会化基础上的发展和扩大,即继续学习知识、经验和行为规范,以适应新的环境和新的角色。
再社会化
(resocialization)
它是指个体从原有的生活方式向另一种新的生活方式转变、适应和内化的过程。这意味着个体放弃原有的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认同一种新的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再社会化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再社会化通常是指生活环境的突然改变,人们自觉地转变个人的生活方式和行为规范的过程。狭义的再社会化是一种特殊的社会化,是强制性再社会化。
反向社会化
(reversal socialization)
它是指年青一代将知识、文化传递给前辈的过程。
按社会化内容划分
语言社会化
个体社会化从掌握语言开始,全部社会化是以语言社会化为前提的。语言包括语词、语音和其他意义符号,是一种取得共识的符号系统,是人们思维和相互交流的手段,个体掌握一种语言后,才能接受相应的社会习俗和态度,塑造自己的人格。
语言是个体与他人及社会联系的纽带。语言集中反映了文化,掌握某种语言的过程本身就是社会化的过程。因为语言中蕴含的知识、规范与观念必然对掌握这种语言的个体产生深刻的影响。语言社会化在个体社会化中占据特别重要的地位。
性别角色社会化
性别角色社会化是个体在社会生活中,学会按自己的性别角色的规范行事的过程。学者们把男女之间的差异从三个不同方面加以描述,即:
1.性
性是个生物学概念,表示男女在生物学方面的差异,如遗传、内分泌、解剖及生理的差异。
2.性别
表示男女在人格特征方面的差异。男性特质和女性特质指的就是性别的差异。
3.性别角色
表示社会对男女在态度、角色和行为方式方面的期待。由于生物的“性”不同,社会对其期待也不同,因而出现了思维方式与行为方式的差异。这种差异与生理特征没有必然联系,不是天生的,而是社会化的结果。
家庭对性别角色社会化的影响是通过性别期待与认同、模仿等机制实现的。婴儿从出生起,双亲就按其不同的性别要求加以培养教育。例如对衣着、玩具、说话方式、行为表现等方面,双亲对男婴与女婴的要求是不同的;此外婴儿的性别认同也不一样:女婴模仿母亲,男婴模仿父亲。
儿童进入学龄期以后,学校和社会从多方面强化男女两性的角色差异。例如学校和教师在升学期待、课余生活、体育锻炼项目等对不同性别的学生有不同的要求;教科书也表现出不同的性别期待。
道德社会化
道德社会化是个体将社会道德规范逐渐内化,成为自己行为准则的过程。它有几个方面:
1.道德观念
这是道德中的认知成分。
2.道德判断
皮亚杰认为,道德判断的发展过程是从他律到自律,从效果到动机。
3.道德情感
道德情感是伴随道德观念的内心体验。道德情感的形式可能是直觉的体验,也可能是形象的体验,亦可能是深层体验。道德情感的内容是指正义感、劳动情感、集体荣誉感、爱国情感等。
4.道德行为
个人对他人与社会有道德意义的行动。
社会化载体
家庭
个体从出生起就在家庭中获得一定的地位。家庭在社会化中位置独特、作用突出。童年期是社会化的关键时期,家庭中的亲子关系,家长的言传身教,对儿童的语言、情感、角色、经验、知识、技能与行为规范方面的习得均起潜移默化的作用。
学校
学校是有组织、有计划、有目的地向个体系统传授社会规范、价值观念、知识与技能的机构,其特点是地位的正式性和管理的严格性。个体进入学龄期后,学校成为其社会化最重要的场所。学校教育促使学生掌握知识,激发其成就动机,并为学生提供广泛的社会互动的机会。学校还具有独特的亚文化、价值标准、礼仪与传统。在早期社会化中,学校是不可替代的社会化载体。
媒介
现代社会中,大众传媒是十分重要的社会化手段。影视、音像、广播、报纸、杂志,特别是互联网迅速向人们提供大量各种信息,使人广开视野,学到新的知识与规范。大众传媒对人的社会化的作用与日俱增。现代社会心理学十分重视传媒对个体社会化的影响。
其他群体
参照群体是能为个体的态度、行为与自我评价提供比较或参照标准的群体。特点是,个体可以不具备这个群体的成员资格,但这个群体却能为个体提供行为参照。参照群体的作用机制是规范和比较,前者向个体提供指导行为的参照框架,后者则向个体提供自我判断的标准。比如,儿童的社会化就受同伴群体的影响很大,同伴群体实际上就是向他们提供态度和行为标准的参照群体。
社会化过程
儿童期
儿童期,初始社会化儿童在社会化的过程中,动作的沟通逐渐被语言代替,在掌握语言的基础上,学习生活技能和社会规范。
青年社会化,是儿童社会化的继续和发展,但它有许多不同于儿童社会化的特点:
①来自成人对社会化控制的范围和强度显著缩小和降低;
②外在强化的方式(父母或成人的奖赏与惩罚)转化为逐渐由个人对环境的认识等内在因素调节;
③对成人行为的模仿和对榜样的选择,有更大的主动性;
④社会化的媒介更广(儿童社会化的媒介主要是父母,青年社会化的媒介的范围越来越大)。
一个人的生物需要,尤其是早年生物需要的满足,是其社会化过程的重要部分。与他人的早期接触是婴儿的基本生理需要,父母与婴儿的互动,对婴儿的智力和情感,乃至人格和自我意识的健康发展至关重要。
儿童养育的方式:复杂社会之间,培育孩子的实践很不一样。专制/极权型父母要求孩子无条件服从,孩子的成人责任>权利。放纵/放任型父母对孩子更为开放和灵活,孩子的责任<成人权利。最有效的也许是权威型父母,也即根据孩子的成熟程度来调整和扩大孩子应负的责任。
时代背景:教养儿童的体罚的阶级差异在减弱。当代父母更强调个人的主动性和责任感。这种变化与人们对社会制度的遵从感减弱及个人主义的持续增长相关。
青春期
青春期,预期社会化(anticipatory socialization)
许多青春期的社会化是以预期社会化形式出现,就是为扮演未来角色做准备的社会学习过程。初级社会化指早年为各种成人生活角色所作的基本准备。
在现代社会中,人们倾向于把青少年当做孩子。
在青春期,年轻人不断地摆脱家庭的影响并更多地接受学校与同辈群体的影响,整合新旧两种情况,面临疑惑和混乱,常在唯我主义和自卑之间来回变动。
由于孩子与父母在情感上不断取得独立,同时又继续接受父母的经济支持,这种冲突就会使他们产生强烈的、很是烦恼的感觉。
在青年期,青年人可以结婚、生孩子、参加选举了,但常依赖于父母或家庭以获得经济上的支持。由于大学教育在劳动力市场上的重要性,经济不景气,大学生就业难,这段前成人阶段,留在家中的青年期成人(生理早熟,心理晚熟)在增加。
如今代差日益明显,反应社会变化速度之快。
成年期
初级社会化已经完成,已经发展出关于自我的形象,但仍然有许多新的角色需要学习。不但可以选择还可以重新定义或创造某种角色。
以后生活中的角色变化可能会出现自我认同的问题。40岁左右,“更年期”midlife transition,对自己成就的价值感到怀疑,如不能对自己是否自我认同,是否在成年初期对职业生涯作出了合适的选择,会进入“中年危险期”,悲哀和不幸;渡过的人,发现此后的成人生活是一生中最为快慰的时期。
中国改革开放以后,社会转型加速期,社会变迁使得成人社会化问题尤为突出。
老年期
成人在态度与行为方面最为困难的一些变化发生在生命的最后几年。
现代社会,老年期有时被当做无助的、无用的、依赖别人的时期。许多老人当他们的孩子离开家庭、退休(社会声望降低)、丧偶(及自己的身体机能下降,面临死亡)时,弱化或者丧失自我认同,必须调整自己。
在中国,出现了老干部“59岁现象”。
传统上,在美国对死亡的社会化很不充分。根据库布勒罗斯的研究,就身患绝症的病人而言,濒临死亡的体验通常包括五个反应阶段:拒绝和与世隔绝、愤怒、讨价还价、沮丧、接受。这些阶段并不一定是必须连续有序的,但可能当病人走向死亡并试图接受它的时候再现出来。
因死亡的悲痛通常在死亡时间发生之前就开始了。亲人死后,活着的人的悲痛可能经历几个阶段,包括震惊、拒斥死亡事实、绝望与适应。
社会化心理机制
社会学习理论
(Social Learning Theory)
是美国心理学家阿尔波特·班杜拉(Albert Bandura)提出的社会心理学基础理论,这一理论源于行为主义学派的强化学习理论——即学习,本质上说是受到积极强化、消极强化、无强化、惩罚的影响,而改变了行为的发生概率。例如,小孩说真话,就得到了糖果奖励,以后他就会更多说真话;小孩说谎话,得到了糖果,以后他就会更多地说谎话。
社会学习理论则认为,不仅加诸于个体本身的刺激物可以让其获得或失去某种行为,观察别的个体的社会化学习过程也可以获得同样的效果。例如,小孩看到幼儿园老师夸赞彬彬有礼的小朋友,并且给其糖果吃,等到他(她)见到幼儿园老师,也会彬彬有礼;而小孩其他特质如性别角色等也是从社会环境学习而来的。
社会比较理论
(Social Comparison Theory)
美国社会心理学家L·费斯廷格(Leon Festinger)1954年提出的一种关于自我评价及亲和行为的理论。他认为个体都具有一种评价自己的驱动力,在缺乏客观的、非社会标准的情况下,便会以他人作为比较的来源与尺度,通过对比来评价自己的态度、能力和反应的适宜性。费斯廷格指出,当涉及到个体的情绪和情感时,很难有客观的标准去说明一个人的情感是否适合一种情境,他人的态度、情绪等表现就成了信息的唯一源泉,即个体的任何情绪反应的合适程度,都可以通过其他人提供的信息来确定。该理论还认为,人们总是愿意和自己处境相似的人进行比较,相似程度越高,社会比较的驱动力就越强。在相互比较过程中,总会产生不确定性,激发一种自己和他人对比的要求。有时这种对比的要求会非常强烈,以至于即使有方便的客观标准存在,个体还是会进行社会比较。
社会化的影响因素
主观因素
遗传素质
个体的社会化是以其生物遗传素质(heredodiathesis)为基础的。离开了人的遗传素质,个体的社会化就成为无本之木、无源之水。遗传素质的不断分化,表现出个体发展的特有趋势,从而为最终发展成为一个社会人提供了可能性。
思维能力
人虽然是生物的一类,但人是高度发展了的生物有机体,具有高度发达的大脑,复杂的神经系活动,产生了被恩格斯誉为“世界上最美丽的花朵”——人类的思维,思维作为人类智力活动的核心,使个体能有目的、有意识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成为自然的主人。
语言能力
人借助语言参与社会生活,学习社会文化,了解他人的经验,积累生活知识,指导自己的行为,处理社会关系,创造社会财富。
学习能力
人类具有学习和积累知识的能力,一个显著的特征是通过社会生活实践,使知识内化,转变成自己的观念、需要、动机,形成独特的见解,达到认识事物的本质。
生活依赖期
人有一个较长的生理上无法自理,智力上未趋成熟,生活上不能独立的童年时期,因而必须依赖父母或其他养育者的关怀和照顾。正是这种生活依赖性,决定了一个人生下来就必须生活在社会中,而要在社会中生活,就不得不接受广泛的、多重的社会影响。
客观因素
家庭
家庭是社会的初级群体,也是个体社会化的主要场所。家庭环境对个体社会化具有特殊价值。因为在个体生活的微观环境中,家庭背景反映了个体的基本物质条件与社会生活条件,这些背景因素通过父母与子女的互动影响个体早期的社会化进程。
学校
当儿童进入学龄期后,学校的影响和教师的作用逐渐上升,成为社会化最重要的社会环境因素。
学校社会化的特点和功能是:
①它作为集体生活的机构,减少了儿童在家庭中对父母情感上的依赖性,进入了组织性严、约束力强、强制性大的社会环境。
②改变了家庭教育中的松散性、教育态度的不一致性,而对儿童实施系统化、正规化、专门化的教育。
③在学校的学习生活中,儿童青少年自我意识的能动性得到显著发展,开始自觉地认识和评价自己和他人的个性品质。
同辈群体(Peer Group)
亦称同龄群体,指年龄与社会地位相似的人结合形成的群体,如同学、朋友、同伴等。他们成长于相同的社会环境和生活条件,有相似的价值观,趣味相投,感情融洽,情绪易互相感染,行为易互相模仿,他们强调参与者的平等和一致,同心协力、互相容忍、共有共享、一同参与。
大众传播媒介(mass media)
在现代信息化社会中,大众传播媒介在个体社会化过程中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社会文化作用于个体的社会化,大都借助于各种大众传播媒介——书籍、报刊、广播电视、电影戏剧、录音录像、网络、远程通信等来实现。其功能有储存性、新闻性、知识性、舆论性、教育性、娱乐性、审美性等,并可以监督社会规范和准则的实行,使社会目标、信仰、价值、理想和意识形态等达到一致性。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4-04-16 13:47
目录
概述
社会化的界定
社会化特点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