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情绪(social emotion)是指伴随个体整个社会心理过程产生的主观心理体验和心理感受,是个体在长期社会交往中所体验到和表达着的情绪。
社会情绪概述
社会情绪(social emotion)是指伴随个体整个社会心理过程产生的主观心理体验和心理感受,是个体在长期社会交往中所体验到和表达着的情绪。事实上,人作为社会关系的总和,从一出生就开始体验到的情绪,均不可避免地带有社会和文化的烙印。个体在成长过程中,不断地从与周围人的交往中习得如何表达和体验情绪。在这一过程中,个体所在的
社会环境、文化规范和
道德信念等,均成为情绪表达与理解不可忽视的影响因素。社会文化的内涵和意义附加到与生俱来的基本情绪中,形成相互交织和相互渗透的诸多复杂情绪,这就是社会化的情绪。从这个意义说,人的情绪就是社会情绪,人的成长过程就是情绪的社会化过程。
社会情绪的组成
社会情绪是由独特的主观体验、外部表现和
生理唤醒三种成分组成的。
主观体验是个体对不同情绪状态的自我感受,它构成了社会情绪的心理内容;
外部表现通常称之为表情。它是在情绪状态发生时身体各部分的动作形式,包括面部表情、姿态和语调等;
生理唤醒是情绪产生的生理反应,它涉及
脑干、
杏仁核、内外分泌腺等广泛的神经结构。
情绪的基本类型
伊扎德的情绪分类
伊扎德(C.E. Izard)从生物进化的角度,认为人的情绪可分为基本情绪和复合情绪。
基本情绪是与生俱来、不学而能的,每一种基本情绪都具有独立的神经生理机制、内部体验和外部表现,并具有相应的适应功能。他采用因素分析的方法提出人类的基本情绪有11种,即兴趣、惊奇、痛苦、厌恶、愉快、愤怒、恐惧、悲伤、害羞、轻蔑和自罪感。
复合情绪有三类:第一类为基本情绪的混合,如兴趣一愉快、恐惧一害羞、恐惧一内疚一痛苦一愤怒等;第二类为基本情绪与内驱力的混合,如疼痛一恐惧一愤怒等;第三类是基本情绪与认知的结合,如多疑一恐惧一内疚等。
克雷奇等人的情绪分类
美国心理学家克雷奇(D. Krech,1974)、克拉奇菲尔德(R.S.Crutchfield,1974)等人将情绪分为4类:
第一类是原始情绪,由快乐、愤怒、恐惧和悲哀四种基本情绪组成。
第二类是与感觉刺激相关的情绪,包括疼痛、厌恶和轻快。这类情绪既可以是愉快的,也可以是不愉快的。
第三类是与自我评价有关的情绪,包括成功的与失败的情绪、骄傲与羞耻、内疚与悔恨等,这些情绪决定于一个人对自己的行为与各种行为标准的关系的知觉。
第四类是与他人有关的情绪。发生在人与人之间的情绪种类不计其数,但按照积极与消极的维度,可以把它们分为爱和恨两大类。
奥特雷等人的情绪分类
奥特雷等人试图将情绪的先天性、社会性和目的性结合在一起,将情绪区分为基本情绪、对象指向情绪和复合情绪三种。
基本情绪是先天的,它包括愉快和悲伤、愤怒和恐惧。基本情绪在正常情况下不依赖于认知评价,也不需要意识。
对象指向情绪(Object-oriented emotions)必然与一定的已知对象相联系,包括
依恋、
哺育、性要求、厌恶和拒绝。这五种情绪又区分为吸引和排斥两类。它们在脑内的传播依赖于物体对象的表象与被唤醒的情绪之间建立的联系。所以,人们没有对引起某种情绪的物体对象的觉知,就不能产生对它的情绪体验。
复合情绪是基本情绪和对象指向情绪的多元复合产物,它们依赖于意识评价,是从认知评价和有关情绪的社会相互作用中获得的,包括关爱、恋爱、悔恨、愤慨、焦虑、傲慢等。
情绪的基本理论
早期的生物学情绪理论
1.詹姆士一朗格情绪理论
美国心理学家詹姆士( W. James)和丹麦生理学家朗格(C,Lange)分别于1884 年和1885 年提出了内容基本相同的情绪理论,后人称为詹姆士一朗格情绪理论。该理论强调情绪是对身体变化的感觉,使人激动的外部事件所引起的身体变化是情绪产生的直接原因。根据这个理论,快乐是因为笑,悲痛是因为哭。在今天看来,显然失之偏颇。然而,这个理论是最早对情绪变化做出系统解释的理论,并首先提出了情绪的发生与身体变化相联系的观点。根据这种观点,情绪的发生遵循下列顺序:首先,外部的刺激引发个体的生理变化,接着导致直接的行为反应,最后个体对身体反应的知觉产生情绪。
2.坎农—巴德学说
美国生理学家坎农( W.B. Cannon)和其弟子巴德(P,Bard)首先对詹姆士-兰格理论提出了批评和修正。根据对脑的研究,坎农发现,当猫的大脑皮质被切除后,并不影响其表现情绪行为的能力。坎农认为,当接收到的刺激通过丘脑部位时,冲动一方面上行到大脑皮层,产生情绪的主观体验;另一方面下行传至交感神经,如内脏和骨骼,引起机体的生理变化,如血压升高、心跳加速、内分泌增多等,使个体生理上进入
应激状态。因此,情绪体验和生理变化是同时发生的,它们都受到丘脑的控制。据此,坎农提出了情绪的丘脑学说,这一学说得到后继者巴德的支持和发展,故后人将其合称为“坎农—巴德情绪理论”。
精神分析学派的情绪理论
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主张将情绪放置在
内驱力、无意识等基本概念框架内进行解释。弗洛伊德以内驱力能量释放的精神分析观点,深入地研究了两种主要的社会情绪:
焦虑和
忧郁。他认为,焦虑和忧郁都是由能量压抑引起的,而能量的压抑和释放总是与内驱力的冲突联系在一起。除了从内驱力角度对情绪进行解释外,弗洛伊德有时把情绪与无意识相联系,认为情绪常常被
压抑到无意识中去。但弗洛伊德认识到,把情绪等同于无意识的看法是不适当的。因为,虽然情绪受无意识的控制,但都是在意识中发生的事件。因此,弗洛伊德把情绪看作能够释放的过程,也承认情绪活动必须伴随有意识的体验。
情绪的认知理论
1.阿诺德的“兴奋-评定”说
20世纪50 年代,美国心理学家阿诺德(M.B. Arnold)提出了情绪的兴奋-评定理论,成为情绪认知理论的代表。该理论认为,情绪产生于评价过程。阿诺德指出,情绪体验是有机体对刺激事件的意义
觉知后产生的,而刺激事件的意义则来自于评价。例如,人们在森林里遇到熊时,会产生极大的恐惧。然而,如果在动物园里看到熊时,不但不会产生恐惧,反而会感到惊喜。导致这种情绪反应差别的原因在于,刺激情境并不直接决定情绪的性质,从刺激出现到情绪的产生,要经过对刺激的认知评估过程,即刺激-评估-情绪。同一刺激情境,由于对它的评估不同,就会产生不同的情绪反应。
2.拉扎罗斯的认知-评价理论
拉扎罗斯(R.S. Lazarus)是情绪认知评价理论的另一个代表。他强调指出,人与所处的具体环境对自身的利害性质,决定个体的具体情绪,同一种环境对不同的人产生不同的情绪结果,是因为它对不同人产生了不同的意义,而种种不同的意义是通过不同人的认知评价来实现的。按照拉扎勒斯的观点,情绪活动必须有认知活动的指导,只有这样,人们才可以了解环境中刺激事件的意义,才可能选择适当的、有价值的行为反应。因此,在情绪活动中人们需要不断地评价刺激事件和自身的关系。拉扎勒斯将这种刺激评价区分为三个不同层次:初级评价、次级评价和再评价。
初级评价(primary appraisal)是指个体评价情境对自身产生的意义以及利害关系的程度。初级评价随时随地都会发生,是个体生存适应的一个重要方面。初级评价有三种类型:无关,有益,紧张压力。
次级评价(secondary appraisal)是个体对拟采取的应对策略进行的评估,一般用以解释个体评估自己应对压力后造成伤害或威胁的程度。当人们要对刺激事件做出行为反应时,必须根据主观条件和客观社会规范来考虑行为的后果,从而选择有效的措施和方法。
再评价( reappraisal)是以环境中新信息为基础,对所选择的应对策略和后果进行的再评估,其本质是一种反馈性的行为。
3.沙赫特—辛格两因素情绪理论
两因素情绪理论是由美国心理学家沙赫特(S。Schachter)和辛格(J. Singer)提出的。这种理论认为,情绪受环境影响、生理唤醒和认知过程三种因素制约,其中认知因素对情绪的产生起决定作用。对于特定的情绪来说,有两个因素必不可少,一是个体必须体验到高度的生理唤醒;二是个体必须对生理状态进行认知性的唤醒。
机能主义情绪理论
机能主义情绪理论的基本思路来自达尔文的适应原则,即情绪是为有机体的生存服务的。汤姆金斯是从动机的角度分析情绪的重要代表,特别强调情绪的动机作用。他认为,内驱力在强度和紧迫性上作为动机是不够的,而情绪则对内驱力起着放大的作用,最终演化为动机力量。因为,内驱力是生理需要,情绪则是心理反应,二名都需要非特异性神经传导的激活作用。然而,内驱力的关键作用仅在于对维持生命提供信息,因此,内驱力的反应功能相对固定,而情绪反应则具有极大的灵活性,不受时间、地点和其他条件的限制,即使在缺乏内驱力的情况下,情绪也可以成为强烈的动机。
情绪的社会结构理论
情绪的社会结构理论认为,个体情绪的发生和发展并非完全独立于外部社会,也不是唯一来自内省。
个体的情绪体验植根于合理的社会情境关系中。因此,情绪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随着社会情境和人际关系的改变以不同形式进行表达。该理论认为,情绪至少包括以下四种社会结构成分:①个体动机情绪;②个体的需要与期待;③在认知基础上形成的价值观和信念;④在人际关系基础上形成的价值观与信念。所有这些结构成分总是依据变化的社会情境进行着不同的整合。从这个意义上说,结构论强调情绪的社会性。另一方面,结构论还认为情绪是高度个体化的。这一特点首先突出表现在情绪体验是在个体所处的特定社会关系中;其次,情绪体验中无不渗透着个体的家庭、性别、年龄、社会地位等个体化因素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