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属药物学专着。鉴于民国期间版本众多,故选用最早或最佳版本为蓝本,并与其它不同版本的同类医书校对,同时又与相关的医书文献进行旁校,力求校勘准确无误。篇首,附点校者的研究论述,介绍作者的学术思想与特点,使读者从中了解该名医的专长及其代表作在近代医学发展中的作用。由于历史原因,本书所列药材的原植物学名、化学成分名称、含量、计量单位,以及所引地名、人名译名等与现代的或略有出入,但为保持原貌,均未做更改,仅供参考。
赵燏黄,字午乔,号药农,又名一黄。1883年2月27日出生于江苏省武进县一个商人家庭。1887—1889年在私塾学习,工诗文,善书法,喜吟咏。1900—1904年在常州延陵书院院长刘申孙家任教师,并得刘氏之传学,为日后整理本草奠定坚实的基础。光绪
戊戌变法失败,赵燏黄接受新思潮,在家乡结社,讲求实用科学。后闻钟观光先生在上海实学通艺馆附设的理化传习所教授物理学、化学,即赴沪求学,当时除学习江南制造局译的化学、物理教材外,还参考日本下山顺一郎等著的《无机化学》及《有机化学》,因知化学与药学之密切关系,便有志于药学。1905年春,应金天翮之聘,到苏州同里学校任物理学、化学教员。该校英才毕集,柳亚子曾是他教过的品学兼优的学生。
1905年秋,他自费赴日本留学,先在东京大成中学校肄业,后入正则英语学校及预备学校学习。1907年,入东京药学专门学校学习,1909年毕业,补江宁公费生,考入东京帝国大学药学科选科深造,先在生药学教室下山顺一郎博士指导下学习生药学,后又在药物化学教室长井长义博士指导下专研生药化学。
1907年,他与王焕文、曾贞、伍晟、蔡锺杰等在东京发起留日药学生组织中华药学会,1908年秋,举行成立大会,选举王焕文为会长,伍晟为总干事,赵燏黄为书记(秘书)。他积极参加学术活动,曾以研究之所得,在学会组织的学术报告会上宣读《川厚朴挥发油结晶成分之研究》和《胡麻油之分析化学》2篇论文。
1910年,赵燏黄加入同盟会。1911年10月,
武昌起义,他参加了留日医药学生组织红十字会,归国支援民军,参加辛亥革命,先后在浙军都督府、沪军都督府作医药救护工作。1912年,南京临时政府成立,任内务部卫生局科长,政府迁北京后,任内务部卫生司科长、代理司长。1912年,曾再度赴日,到帝国大学办理毕业手续,获药学学士学位。不久,政府改组,卸任出京,赋闲居沪。1915年春,应同学金体选之邀,在汉口歆生药房任药师,负责制剂技术。这年8月,他进入教育学术界,应浙江省立医学专门学校校长韩士澒之聘,任该校药用植物学、生药学、卫生化学教授,教学之余,从事中药和卫生化学的研究。
1928年,赵燏黄受上海国立中央研究院总干事杨杏佛之托,草拟了《国立中央研究院拟设中药研究所计划书》。1929年,受蔡元培之聘,任中央研究院化学研究所国药研究室研究员,专门进行本草学和生药学的研究。1934年9月,杨杏佛遇刺后,赵燏黄应浙江省立医药专科学 目录 自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