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舟十三号飞行乘组
中国神舟十三号飞行乘组
神舟十三号飞行乘组,是指神舟十三号飞行乘组的三名航天员翟志刚王亚平(女)和叶光富。翟志刚担任指令长。
乘组成员
翟志刚是“中国太空漫步第一人”;王亚平成为中国空间站首位女航天员,也是此行绝对的“颜值担当”;叶光富虽是“追梦新人”,却也早在11年前就入选我国第二批航天员。
飞行任务
参考资料:
飞行动态
集体亮相
2021年10月14日下午,神舟十三号飞行乘组3名航天员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问天阁,与中外媒体记者集体见面并回答记者提问。
领命出征
2021年10月14日,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新闻发言人、办公室副主任林西强宣布,经任务总指挥部研究决定,瞄准北京时间2021年10月16日0时23分发射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飞行乘组由航天员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组成,翟志刚担任指令长。
出征仪式
2021年10月15日21时40分,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行任务航天员乘组出征太空仪式正式开始。在人们的欢呼声中,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身着乳白色航天服,从问天阁南侧门依次走出,微笑着向人们挥手致意。
“总指挥长同志,我们奉命执行神舟十三号载人航天飞行任务,准备完毕,请您指示!中国人民解放军航天员大队翟志刚。”广场上传来翟志刚的报告声。
“航天员王亚平。”
“航天员叶光富。”
“出发!”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总指挥、空间站阶段飞行任务总指挥部总指挥长李尚福发出出征命令,并敬庄严的军礼。
“是!”3名航天员回以军礼。
出征太空
北京时间2021年10月16日0时23分,火箭拖曳着红色尾焰升空,航天员翟志刚、王亚平和叶光富被顺利送入太空,飞船进入预定轨道,并与空间站组合体完成自主快速交会对接。“太空出差三人组“开启太空之旅,此次“出差”6个月,中国人将第一次在太空过大年。
顺利入驻
北京时间2021年10月16日9时58分,太空出差三人组航天员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先后进入天和核心舱,中国空间站也迎来了第二个飞行乘组和首位女航天员。
北京时间2021年10月17日9时50分,成功开启货物舱舱门,并顺利进入天舟三号货运飞船。
在轨21天
神舟十三号航天员乘组已在轨工作生活21天,先后开展了货运飞船物资转移、空间站组合体管理、新上行舱外服启封和测试、在轨医学检查、失重防护锻炼、空间试(实)验等日常工作,进行了在轨紧急撤离、机械臂操作、医疗救护演练等在轨训练项目。
在轨3个月
2022年1月19日,神舟十三号航天员乘组已在轨工作生活满3个月。其中英雄航天员王亚平,加上之前的神舟十号任务(2013年6月11日出征,同年6月26日返回),在太空工作累计已经超过100天,王亚平成为中国首位太空工作超100天的女航天员。
在轨5个月
2022年3月16日,太空“三人组”已在空间站度过了5个月的时光。神舟十三号航天员赶上了第一次在太空跨年,第一次在空间站过春节。从太空出舱、“天宫课堂”开讲,到手控遥操作完成货运飞船与空间站组合体交会对接试验,从中国女航天员首次太空漫步,到3名航天员太空飞行累计超100天,太空“出差”期间,航天员们开展了一系列空间科学实验和技术试验,刷新了一个又一个中国航天纪录,为中国空间站正式建成打下坚实基础。
太空出舱
北京时间2021年11月7日,航天员翟志刚、王亚平身着我国新一代“飞天”舱外航天服,先后从天和核心舱节点舱成功出舱。翟志刚时隔13年后再次执行出舱活动任务;王亚平成为中国首位执行出舱任务的女航天员。两名出舱航天员完成在机械臂上安装脚限位器和舱外工作台等工作,期间,在舱内的航天员叶光富配合支持两名出舱航天员开展舱外操作。11月8日1时16分,翟志刚、王亚平安全返回天和核心舱。
2021年12月26日,神舟十三号航天员乘组进行第二次出舱活动。18时44分,航天员叶光富打开舱门并率先出舱。18时51分,叶光富说:我已出舱,感觉良好。后续,翟志刚叶光富将在舱外作业,王亚平在舱内配合支持,共同完成各项既定任务; 12月26日19:53消息,继航天员叶光富18时44分率先出舱后,航天员翟志刚已顺利出舱。12月27日00时55分,经过约6小时,神舟十三号航天员乘组圆满完成第二次出舱全部既定任务, 航天员翟志刚、航天员叶光富安全返回天和核心舱,出舱活动取得圆满成功。
对接试验
2022年1月8日7时55分(北京时间),经过约2小时,神舟十三号航天员乘组在地面科技人员的密切协同下,在空间站核心舱内采取手控遥操作方式,圆满完成了天舟二号货运飞船与空间站组合体交会对接试验。
手控遥操作交会对接作为空间站与来访飞行器交会对接的重要模式,是无人来访飞行器自动交会对接的备份手段。此次试验,是首次由航天员在轨利用手控遥操作设备,控制货运飞船与空间站进行交会对接,初步验证了空间站与来访飞行器手控遥操作系统的功能、性能以及天地间协同工作程序的合理性。
准备回家
2022年3月27日,天舟二号货运飞船完成空间站组合体阶段全部既定任务,已于北京时间3月27日15时59分撤离空间站核心舱组合体。
2022年3月29日消息,神舟十三号3名航天员已在空间站工作生活了5个多月,按计划在轨180天左右,已进入了“回家”倒计时,太空出差三人组开始打包收拾、强化体能,准备回家。不少网友看到这一幕纷纷表示:欢迎回家,向航天英雄致敬,期待英雄凯旋。
返回地球
2022年3月4日,全国政协委员、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总设计师周建平在全国政协十三届五次会议首场“委员通道”上说,神舟十三号航天员在轨道上飞行已将近140天,状态非常好,下个月将回到地球家园。我国空间站关键技术验证阶段即将圆满收官。
2022年4月16日0时44分,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与空间站天和核心舱成功分离。神舟十三号航天员乘组在空间站组合体工作生活了183天,刷新了中国航天员单次飞行任务太空驻留时间的纪录。
成功着陆
北京时间2022年4月16日9时46分,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返回舱主降落伞打开,太空出差半年的航天员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即将返回地面。
北京时间2022年4月16日9时56分,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在东风着陆场成功着陆,这是载人飞船首次以快速返回模式返回地球,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行任务取得圆满成功。
安全出舱
2022年4月16日10:07消息,神舟十三号返回舱舱门已打开。航天员翟志刚安全顺利出舱,身体状态良好;航天员王亚平安全顺利出舱,身体状态良好;航天员叶光富安全顺利出舱,身体状态良好。
2022年4月16日,神州十三号航天员落地后接力感觉良好。三名航天员身体状态正常。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报告“感觉良好”。
载誉而归
2022年4月16日09时56分,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搭载着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三名“超长出差”航天员返回地面,圆满完成中国迄今为止时间最长的载人飞行天地往返任务,从中国空间站载誉而归。
神舟十三号飞船返回地面可以说是过程复杂、惊心动魄,要经过轨返分离、推返分离、再入、过黑障区、开降落伞等关键飞行事件及环节,还要经过严酷的空间环境和轨道条件考验。在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五院技术人员的精心设计下,神舟十三号飞船牢牢把握“三个度”,即:速度、温度和精度,确保自己稳稳落地、安全“回家”。
返回北京
2022年4月16日15时18分消息,神舟十三号太空出差三人组的航天员们正在飞往北京的专机上,当日下午将抵达北京西郊机场。同日18时38分消息,神十三3名航天员抵达北京。后期将进入医学隔离期,进行全面的医学检查和健康评估,并安排休养。当日上午落地出舱后,王亚平面对镜头对女儿说“摘星星的妈妈回来了”。此刻,神十三航天员抵达北京,女儿手捧鲜花,等妈妈回家。
疗养恢复
2022年6月4日,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新闻发言人在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行任务新闻发布会上表示,经过恢复,神舟十三号3名航天员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身心状态良好,各项生理、心理指标恢复符合预期,已转入疗养恢复阶段。3名航天员正按计划实施第二阶段为期1个月的疗养恢复工作,重点针对航天员肌肉和骨骼恢复情况实施个体化康复理疗。
见面会
2022年6月28日下午,神舟十三号航天员乘组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在北京航天城与媒体记者见面。这是神舟十三号航天员乘组返回后首次与媒体和公众正式见面。航天员身心状态良好,各项医学检查结果正常,运动心肺功能基本恢复,肌肉力量、耐力以及骨密度得到了很好的恢复,达到了预期效果。在完成恢复期各项工作、进行恢复健康评估总结后,3名航天员将转入正常训练工作。
空间生活
太空朗读
2021年11月14日消息,神十三乘组在空间站为《朗读者》发来朗读。王亚平叶光富翟志刚在太空深情朗读巴金的《激流三部曲》总序:“我知道,生活的激流是不会停止的,且看它把我载到什么地方去!”。
业余生活
王亚平帮别人修发型。翟志刚打太极。叶光富成为了“健身达人”。
天地祝福
2021年12月5日,在第36个“国际志愿者日”来临之际,正在执行飞行任务的神舟十三号飞行乘组,在中国空间站以视频方式向广大青年志愿者致以节日祝福。
2022年1月19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少儿频道举办《天籁之声迎新年——2022童声合唱特别节目》,航天员翟志刚、王亚平和叶光富,从遥远的太空发来了暖心回复。
2022年1月30日,”清澈的爱,只为中国“。《军事报道》播发《边防战士送给航天员的新年礼物》新闻,太空出差三人组向边防战士送祝福。
与星空对话
2022年1月1日,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在太空中迎来新年的第一缕阳光。他们录下视频,向祖国和人民遥寄祝福。下午,3位航天员与京、港、澳三地青年学生共话“太空梦”。神舟十三号乘组还带领青年学生参观了中国空间站首次“太空画展”。20余幅画作全部来自中西部地区青少年,画着各种各样的星星和飞船。
太空过年
2022年1月27日,临近春节,中国空间站航天员们在400公里的高空与地球上的喀喇昆仑边防战士们互动通话,看到了中国空间站的年味儿,布置起了节日氛围,春节还能吃到三种馅的饺子。有网友表示最炫中国风
2022年1月31日,农历除夕,空间站里洋溢着喜庆的氛围。翟志刚挥毫写下春联“虎跃龙腾除旧岁”,王亚平和叶光富身穿带有红色祥云图案的衣服。
2022年1月31日,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作为“零点钟声”的嘉宾参加《2022年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春节联欢晚会》。
“出差三人组”太空拜年,是中国人独有的浪漫。2月1日零点,在壬寅虎年到来的时刻,神舟十三号航天员乘组手持“福”字和对联,发来新春祝福,祝大家“虎年新春快乐”。三位航天员各自露绝活,在太空中秀书法,还齐唱航天员太空版《难忘今宵》,把来自太空的祝福送给祖国。这是中国人首次在太空中迎新春、过大年。
各方祝福
2021年10月15日,德国宇航员马蒂亚斯·毛雷尔在社交平台发文祝福神十三航天员:为好友高兴 太空见!“很高兴,我亲爱的朋友叶光富终于要去太空了,他是在欧洲航天局洞穴训练的第一位中国航天员。在中国接受海上生存训练期间,他一直悉心照顾我,王亚平也是。祝你们三位好运!我很快就会去太空与你们相会。”
有一种安心叫“正常”!等你们平安凯旋!祝贺!新“太空出差三人组”进入中国空间站。(山西广播电视台 评)
2022年4月16日10时20分,央视新闻官博发布:祝贺!神十三载人飞行任务圆满成功!。
2022年4月16日,伊朗驻华大使馆通过微博发文祝贺,伊朗驻华大使馆表示:“欢迎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回地球,祝贺摘星星的中国航天员!”
太空影像
茫茫宇宙,繁星璀璨。当透过舷窗领略宇宙馈赠的绝美风景,你会依旧热爱地球这颗蓝星。窗外蓝星,格外耀眼。星辰大海,征途万里。未来,我们已经启程。由神舟十三号太空出差三人组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拍摄的中国空间站8K超高清短片《窗外是蓝星》, 于2022年6月4日发布。
天宫课堂
定于2021年12月9日下午15:40开始。该次太空授课活动将采取天地互动方式进行,在中国科技馆设置地面主课堂,在广西南宁、四川汶川、香港、澳门设置地面分课堂。届时3名航天员将在轨介绍展示中国空间站工作生活场景,演示微重力环境下细胞学实验、物体运动、液体表面张力等现象,并与地面课堂进行实时交流,传播载人航天知识,激发广大青少年对科学的兴趣。
中国空间站首次太空授课活动取得圆满成功。北京时间2021年12月9日15:40,“天宫课堂”第一课正式开讲。在约60分钟的授课中,神舟十三号飞行乘组航天员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生动介绍展示了空间站工作生活场景,演示了微重力环境下细胞学实验、人体运动、液体表面张力等神奇现象,并讲解了实验背后的科学原理。授课期间,航天员通过视频通话形式与地面课堂师生进行了实时互动交流。
2021年12月9日,神舟十三号航天员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在中国空间站进行太空授课。本次活动采取天地互动方式,在中国科技馆设置地面主课堂,这是中国科普教育活动覆盖面最大和参与公众最多的一次重大实践。(典赞·2021科普中国 评)
从天宫一号到中国空间站,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发展始终与科普教育紧密相连,“天宫课堂”更是成为传播太空知识、播种航天梦想的重要平台。今后,载人航天飞行乘组将持续开展“天宫课堂”等一系列在轨授课活动,为广大青少年朋友奉献更加丰富多彩的太空科普盛宴。(解放军报 评)
冬奥会即将开幕,正在太空出差的神舟十三号航天员也非常关注。太空教师王亚平利用神奇的化学反应,在太空制作出了一个奥运五环,激励青少年关注冬奥会,热爱科学,热爱探索,一起向未来。《科学公开课》——太空迎冬奥 科学向未来,于2022年2月3日15:00-16:30直播,王亚平担任特别主讲人。
2022年3月23日15:40,“天宫课堂”第二课在中国空间站开讲。太空授课活动继续采取天地对话方式进行,旨在传播普及空间科学知识,激发广大青少年不断追寻“科学梦”、实现“航天梦”的热情。神舟十三号乘组航天员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将相互配合进行授课。此次太空授课将中国科技馆设为地面主课堂,同时在新疆、西藏设置地面分课堂。
荣誉奖励
2022年2月,神舟十三号飞行乘组航天员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获得“科普中国最高荣誉”。
2022年2月,天宫开讲科普课,掀起全民航天科普浪潮。入选为“2021年度十大科普事件
2022年6月2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决定:给翟志刚王亚平颁发“二级航天功勋奖章”、授予叶光富“英雄航天员”荣誉称号并颁发“三级航天功勋奖章”。
社会评价
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同志是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献身崇高事业的时代先锋,是探索宇宙、筑梦太空、建设航天强国的标兵模范。党中央号召,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以受到褒奖的航天员为榜样,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踔厉奋发、笃行不怠,大力弘扬“两弹一星”精神和载人航天精神,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奋斗!(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 评)。
神舟十三号实现了多个首次,即首次实施径向交会对接,首次执行最长6个月组合体长期驻留任务,首次执行应急救援发射待命任务,首次实施快速返回流程。3名航天员顺利完成长达6个月的在轨工作生活,还首次在太空过春节。王亚平成为中国首位执行出舱任务的女航天员。(北京科协 评)
最新修订时间:2025-02-19 17:10
目录
概述
乘组成员
飞行任务
飞行动态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