祥芝港位于深沪湾的北端,今属石狮市。
明洪武二十年(1387) 明廷命江夏侯周德兴到福建沿海福、兴、漳、泉四府经略海防,“筑城一十六,置巡司四十有五。”徙石湖巡检司于祥芝,屯兵驻守,以备倭寇。
祥芝巡检司并造司城,周一百五十丈,高二丈,寓铺六,有南北二门。
在石狮市
祥芝镇祥渔村的东北方向,有个角落地名唤作“东城”,亦称“巡司城”,这是由于明代祥芝巡检司城建于此处而得名。
如今祥芝巡检司城已几乎荡然无存,唯保留一座重修的“祥芝东城城隍庙”。庙前碑文载明:因祥芝巡检司隶属永宁卫,故迎奉“忠佑侯”城隍于此。
明代弘治年间《八闽通志》、清代乾隆年间《泉州府志》均有关于祥芝巡检司城的记载。清代道光年间《晋江县志·城池志》载:“祥芝城,在二十一都。明江夏侯周德兴造为司城。周一百五十丈,高二丈,窝铺六,有南北二门。国朝康熙五十六年修。”
祥芝位于
泉州湾南畔,三面环海,东临
台湾海峡,因海防战略地位重要,明朝初年江夏侯
周德兴在祥芝筑城,并迁徙石湖巡检司设置祥芝巡检司。明代《泉州府海防图》附有祥芝巡检司地图并注释:“巡司城东抵外洋大海,南至永宁及郡城,与崇武所相对。值汛期,夷船多窥伺潜入者,为郡咽喉重地云。”当时,倭患频仍,泉州晋江、惠安、同安一带甚为猖獗,倭寇烧杀劫掠,百姓深受其害。为靖安海疆,明朝廷开始在沿海设立巡检司和守御千户所,建立城寨。史载,设置祥芝巡检司之后,官兵曾在此歼灭入侵的倭寇,保卫一方安宁。
巡检司始于五代,盛于两宋,主要为州县所属捕盗贼之功能。在元代官署中,通常为管辖人烟稀少地方的非常设组织,其功能以军事为主。明朝依其例沿用,并佐以行政权力。明初巡检司品级为从九品,虽然品秩不高,但在地方事务中却占有重要地位。清代年间,百姓人口大增,县衙数量并无增多,于是次县级的巡检司在数量与功能上日渐增多,且多有通判等官职设置。而处于沿海的祥芝等巡检司,更具有“掌捕盗贼、专司河防”之职能。
祥芝巡检司作为东南海防要地,隶属于永宁卫。洪武二十年(1387),明太祖朱元璋命江夏侯周德兴到福建巡察,并在福、兴、泉、漳4府实行“三丁抽一”(即三个男丁抽一丁为兵士),共抽兵士1.5万人,戍卫福建沿海卫所。洪武二十七年(1394),督造永宁卫城,并下辖福全、崇武、中左(今厦门)、金门、高浦(今同安)五个千户所,设有祥芝、深沪、围头三个巡检司,互为犄角,遥相呼应,形成了有效抵御外来侵犯的重要防线。明代初期重视海防建设,但到后期,战备松懈,卫所军政驰废。据载,祥芝巡检司原有弓兵100名,但到万历年间仅存18名。
清初,祥芝巡检司城见证了
郑成功、郑经父子抗清复明的一段悲壮往事。史载,顺治十七年(1660),郑成功部将林察率水师在祥芝与清军激战。康熙二年(1663),清军攻打蚶江、祥芝,郑军守将王默、吴全率部抵抗,不敌阵亡,郑军余部退往厦门。吴三桂、尚可喜、耿精忠“三藩”之乱后,康熙十六年(1677),盘据台湾的郑经出师闽南,派遣水师驻扎泉州一带,“水师四镇陈升、五镇蔡冲琱、七镇石玉、八镇陈胜分守蚶江、祥芝、
崇武、獭窟,以固晋、南、惠沿海”。直到康熙十九年(1680),清朝提督万正色攻克泉州沿海及金、厦两岛,郑经最终退守台湾。
祥芝巡检司终结于康熙十九年(1680)。在此之前的顺治十八年(1661),清政府颁布迁海令,强迫沿海居民内迁30里,片板不得下海。祥芝巡检司官署已于这一年迁界时被烧毁,名存实亡。康熙十九年(1680),将祥芝巡检司移设于鹧鸪(位于今丰泽区东海街道蟳埔村),改称鹧鸪巡检司。至此,祥芝城的军事要塞作用大大减弱。尽管清代道光年间《晋江县志》记载,祥芝城曾在“国朝康熙五十六年修”。但随着岁月流逝,祥芝城最终被毁弃,以至湮没无闻。
想象当年,在号角铮铮、战火硝烟的峥嵘岁月,城墙之上,守城士兵整齐列队,身穿戎装,手持兵器,凝视远方。如今早已没有当年的危急战况,曾经的巡检司城也已不复存在,这一带民居错落,形成了祥渔村的一个历史地名。石狮市委、市政府将在这里规划建设巡检司城遗址公园,这里将成为祥芝湾的一道美丽景观,既可让人们凭吊祥芝巡检司城的往昔岁月,也可让人们在美景之中优雅闲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