禹会村
蚌埠市西郊的涂山南麓下辖村
禹会村位于蚌埠市西郊的涂山南麓,村名在《汉书》中就有记载,一直延续。当地一直流传着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以及禹会诸侯等传说。
简介
在禹会村中,尚存“启母石”和“台桑石”,分别由涂山氏女望夫化石和“启所生处”而来。作为大禹事业成功的基础和背后的力量,并教育出中国第一个王朝的君主,涂山氏女充满传奇;启“攻益而夺天下”,废除禅让制,实行帝王世袭制,并发展了社会生产力,为孟子、司马迁所赞。根据《左传》“禹会诸侯于涂山、执玉帛者万国”以及《史记》“夏之兴也以涂山”的记载,禹会村很可能与大禹有关。
现代发掘
1981年,禹会村首次发现了龙山时期的古文化遗址,分布范围自淮河东岸的大堤下一直到村中,南北长约2公里,东西宽约300米。中国于2000年启动了中国古代文明探源工程,力图通过汇集多学科专家的研究,论证这一时期的文明起源与发展进程。而对禹会村禹墟的发掘正是实施这项工程的重大考古项目之一。
2006年10月下旬,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王吉怀率队在此进行短暂试掘,发现一处面积达2000平方米以上的大型建筑基址。其夯土层不规则,厚薄不均,距今约4500至5000年,符合早期龙山文化特征,但是用途不明。2 0 0 7 年5月初,王吉怀再次率队对禹墟进行正式大规模系统发掘,希望通过对夯土层的断代和定性,以及更多的遗物证据,揭开“禹会诸侯”之谜。
最新进展
2009年10月 禹会村遗址开始第三次考古发掘,较完整地揭露了遗址核心部分大型夯土台,在三个发掘区域都有重大发现,出土了白陶鬶、黑陶杯、夹砂陶盉等礼器以及史前小麦等重要文物,多项发现填补了淮河流域乃至国内考古空白专家研讨后认为,从发现的结果看,禹会村遗址可定性为大型祭祀性遗址。其鼎盛期正是大禹时代且与大禹治水、会诸侯等活动密切相关。该遗址在国内惟此一例,殊为重要,将是揭秘中国古代文明起源、还原大禹及夏王朝前期社会历史面貌的一把金钥匙。据悉,禹会村遗址考古发掘研究课题已被列入中国古代文明探源工程第三阶段重点项目,下一步将组织多学科专家学者继续进行发掘研究,以期发现更多确凿证据。
禹会村遗址在年代、特征、传说等方面与“禹会诸侯”历史记载的吻合程度超出想象,对确定大禹事迹及文明探源工程有重要意义。
人口
截止2008年,该村有农户1345户,乡村人口5164人,其中男性2562人,女性2602人,其中农业人口5164人,劳动力3576人,从事第一产业人数2343人;该村以汉族为主,是苗族、彝族混居地,其中苗族233人。
基础
截止2007年底,该村已实现通水、电、路、电视、电话五通,有路灯,有1154户通自来水,有190户饮用井水,有1344户通电,有1190户通有线电视,拥有电视机农户1193户(分别占农户总数的100%、89.74%和89.97%);安装固定电话或拥有移动电话的农户数867户,其中拥有移动电话农户数711户(分别占总数的57.84%和46.83%);该村委会到乡道路为柏油、水泥路面,村内主干道均为硬化的路面;全村共拥有汽车88辆,拖拉机112辆,摩托车85辆。
到2007年底,全村建有沼气池农户21户,装有太阳能农户210户;农户住房以土木结构住房为主,其中有332户居住砖混结构住房,有188户居住砖木结构住房,有825户居住于土木结构住房。
经济
该村农民收入以种殖业和养殖业为主。2008年,农村经济总收入3594.09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430元,其中:种植业收入746.14万元,占总收入的8.56%;畜牧业收入731.38万元,占总收入的9.93%(出栏肉猪3939头,肉牛238头,肉羊473头);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收入1632万元,占总收入的80.61%;工资性收入69.8万元,占总收入的0.86%;全村常年外出务工人数677人(占劳动力的13.19%),在省内务工647人,到省外务工30人,外出务工收入62.99万元。
荣誉
2021年4月,被安徽省司法厅和民政厅命名为第八批“安徽省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
最新修订时间:2023-04-04 20:00
目录
概述
简介
现代发掘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