禹玄宝(1333年—1400年),
高丽王朝末期至
朝鲜王朝初期大臣。字原功(本作元功,避明讳改),号养浩堂、独翁,丹阳(今韩国忠清南道
丹阳郡)人。高丽儒臣
禹倬之孙,功臣禹吉生之子。在高丽王朝官至判三司事,封丹阳府院君(后改丹山府院君)。因支持
郑梦周守护高丽而被流放,朝鲜王朝建立数年后获赦,封丹阳伯。在
第二次王子之乱时提前向
李芳远通风报信,因而得到李芳远礼遇。谥号忠靖。
洪武二十一年(1388年)正月,再任门下赞成事,获赐“纯忠翊戴佐理功臣”号。三月,王禑兴师北伐,安排禹玄宝留守开京。其后发生
威化岛回军,他被
王禑任命为门下右侍中。几天后,王禑就被曹敏修、
李成桂推翻,李成桂代其为右侍中,禹玄宝则被封为丹阳府院君。
洪武二十二年(1389年),李成桂一派议革私田,禹玄宝不赞成。同年冬,王禑所派刺客金伫行刺李成桂未遂,李成桂趁机废王禑之子
王昌,立
王瑶为王,是为恭让王。据说禹玄宝出现在金伫的供词之中,因此他受到猛烈弹劾。禹玄宝的孙子禹成范是恭让王的女婿,所以恭让王并未严惩他,只免其官,更在洪武二十三年(1390年)三月拜禹玄宝为判三司事。其后,禹玄宝又卷入尹彝、李初之狱。八月,在李成桂一派言官的压力下,流放禹玄宝等于远地,十一月召还。
此后,禹玄宝加入
郑梦周阵营,力保高丽社稷。因此
郑道传在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五月请诛禹玄宝、
李穑。经过言官反复弹劾,恭让王于六月二十九日流放禹玄宝于铁原。半年后赦还,封丹山府院君。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四月,郑梦周遇刺,禹玄宝受牵连,流放鸡林(今韩国
庆州)。此后台谏屡请诛杀,李成桂都不从。七月,李成桂即位,对禹玄宝、李穑、
偰长寿“收其职帖,废为庶人,徙诸海上,终身不齿”,旋即禹玄宝量移海阳。十月,改为外方从便。
建文二年(1400年)正月,禹玄宝的门生李来向禹玄宝告知
李芳干火并李芳远的阴谋,禹玄宝派儿子禹洪富通知李芳远,使李芳远得以有备,取得
第二次王子之乱的胜利。禹玄宝因而获加“推忠辅祚功臣”之号,赐田七十结。十一月十三日,李芳远登基,禹玄宝却在当日去世。李芳远辍朝三日,用上等例葬,赐谥忠靖。李芳远一直感念其恩,表示“庚辰春,若无禹氏,则安有今日”,录用其子孙为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