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水仙科
百合目下的一科
秋水仙科包括20多属约几百种,都是草本植物,分布在世界各地,以热带地区种类最多。是百合科秋水仙属植物,多年生草本球根花卉。8~10月开花。花蕾呈纺缍形,开放时似漏斗,淡粉红色(或紫红色),端庄秀丽,受人喜爱。秋水仙原产于欧洲和地中海沿岸,中国自七十年代起从国外引进种子和球茎。园林中常用作岩石园或花坛种植。鳞茎含秋水仙碱,可供药用,尤其适用于多倍体育种,同属植物约60余种,其中大部分是秋天只开花不长叶,花朵粉红色或深红色,直接从地下茎抽邮花1-4朵,有着“地下花”之美誉
简介
秋水仙科包括20多约几百,都是草本植物,分布在世界各地,以热带地区种类最多。
本科植物一般含有有毒的秋水仙碱,以前的分类法多不承认有此科存在,其中的各种类大部分被分到百合科的各属中,1998年根据基因亲缘关系分类的APG 分类法将这些属以及一些分散在其他属中的种统一划归为秋水仙科。其中部分种类为观赏花卉被引种到世界各地。
形态特征
秋植球根花卉。鳞茎近球形,株高20—30厘米,叶近基生,阔披针形至卵状披针形,全缘;花自叶丛中抽出,花单生,近无花梗,花径5—10厘米,淡紫红色,花期4月,其花丝贴生于花冠筒壁上,子房在鳞茎内部,花后第二年结果,果实为蒴果。
繁殖方法
现欧美各国普遍栽培。播种或用鳞茎繁殖。夏季喜凉爽、干燥气候,冬季要求温暖湿润,生长季节要有充足阳光,并要求肥沃疏松及排水良好的砂质壤土。播种宜在秋季进行,当年可以发芽,5—6年才能开花;分植鳞茎时,株行距10厘米×15厘米,覆土不宜超过10厘米,栽植前应大量施用基肥,生长季可每2周追施肥水一次。6—7月鳞茎休眠时应挖起置阴凉处保存。华北地区可露地越冬,但需防寒。园林中可植于岩石园,路边及草坪中点缀,因其植株矮小,还可作地被栽培。
园林应用
秋水仙科适宜高山园、岩石园,亦可植于灌木丛旁或花境及草坪丛植;花朵傍地面而生,别具特色。鳞茎可提取秋水仙碱,供药用。
常见植物
见于栽培的有:黄秋水仙(C. luteum),叶花同放,花朵黄色,原产喜马拉雅地区至俄罗斯。美丽秋水仙(C. specio-sum),花象牙白色,品种有‘白花美丽’秋水仙(cv. Al-bum)、‘粉花美丽’秋水仙(cv. Bornmuelleri)。杂色秋水仙(C. variegatum),株高仅7~8cm,花玫瑰红色,具白色花冠筒,红、白交错;径约9cm;秋季开花。原产希腊与小亚细亚。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3-06-29 15:41
目录
概述
简介
形态特征
繁殖方法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