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
史记·孝武本纪》及《
汉书·武帝纪》记载,汉武帝刘彻到
河东汾阴(今山西省
万荣县西南)祭祀后土(土地神),共有五次。只有一次在秋天,即元鼎四年(前113)十月。这时刘彻四十四岁,即位已二十七年。他实行武力打击匈奴,已胜利解除了数代以来的北部边患。他采取的国家专卖(盐铁、均输、平准)、统一货币、重农贵粟三大政策,卓有成效,克服了长期用兵造成的生产破坏和财政危机。西汉王朝无论军事、经济、政治、文化都达到全盛高峰。但他的雄才大略,还要打通西域,开发西南,平定南越和东越,振威名于世界。
这次出巡,途中传来南征将士的捷报,而将当地改名为
闻喜。时值秋风萧飒,鸿雁南归,汉武帝乘坐楼船泛舟汾河,饮宴中流。当时场面热闹,气势恢弘,听说汾水旁边有火光腾起,还下令在那里立了一座
后土祠来祭祠大地。身为大汉天子的刘彻,一生享尽荣华,又同常人一样,无法抗拒衰老和死亡。宴尽之余,遂作此篇。
据《蒲州府志》记载,
后土祠始建于西汉文帝后元元年(前163年)。
唐玄宗李隆基在开元年间三次祭后土,
宋代真宗
皇帝也来祭扫。元代以前,后土祠均由官方维修。清
顺治十二年(1655年)黄河水决,后土祠又被淹没,仅留下秋风楼和正殿两处建筑。康熙元年(1662年)秋,黄河再次决口,将秋风楼和正殿全部吞没,脽上旧迹尽被涤荡。次年,清政府拨款移地重建,但于
同治六年(1867年)又被黄水所没。新
中国建立后,对秋风楼等一些主要建筑进行了多次维修,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秋风楼一带是秦晋枢纽,常有帝王
祈谷,历代名流学士在此吟诗作赋颇多,唐代
王勃、
杨炯、明代周有光都曾留有名篇,代表是汉武帝《
秋风辞》中的“欢乐极兮哀情多,少壮几时兮奈老何”。秋风楼所处的万荣县位于山西省西南部,运城市西北部,黄河东岸,地处黄河与汾河交汇处,西濒黄河与陕西省韩城市相望,南屏孤峰山与临猗县、盐湖区相连,东峙稷王山与闻喜县相接,北有峨嵋台地与河津市相邻。
地理坐标为东经110°25′52″-110°59′40″、北纬35°13′45″-35°31′40″之间。气候为暖温带
大陆性季风气候,昼夜温差大,四季分明。
秋风楼两侧下方都有精雕吊柱,共28根,传说代表汉武帝的云台28将;上层是十字歇山顶,共有36个挑角,象征隋末瓦岗寨36兄弟;每个挑角上都装有彩色琉璃武将形象,共108个,象征梁山一百单八将。楼内上层,现有“秋风辞”石碑两块。
《汾阳二圣配飧铭》碑高2.52米,宽7.14米,楷书篆额,系北宋大中祥符四年(1011年)真宗
赵恒御制御书并篆额。碑文冗长,共1365字,内容是真宗记其继先代帝王“祀郊封禅”之先例,略述应汾阴吏士绅民之吁请,亲率百官来到
汾阴祭祀
后土,并把原有祠坛进行一番整修,使庙貌一新的活动。文中盛赞“二圣”(即宋太祖
赵匡胤、宋太宗
赵炅)的功德,将二圣配飧于后土祠受祀,取其“功高德隆,配享天地”之意。由于此碑是御制御书,故又称“萧墙碑”,要求臣民对碑要像对皇帝一样尊敬。
秋风楼高32.6米,下部筑有高大的台基,东西穿通,东门雕字“瞻鲁”,西门雕字“望秦”,南面为登楼之正门,周围砖砌花墙。楼分三层,面阔、进深各五间,四周回廊,十字歇山顶;两层四面各凸出龟座一间,上筑瓦顶,山花向前;二、三层廊下置斗拱或平座,各藏树汉武帝《秋风辞》碑一块。三层的一块碑系元
至元八年(1271年)所建,高0.58米,宽0.73米,行草阳刻,笔画凝重,体态端庄。二层的一块碑系清同治十三年(1874年)年八月立,高0.82米,长1.87米,篆体阴刻,嵌在楼内北壁上,碑体完整,“阁迥凌霄汉,层楼耸百寻”“树色浮秦晋,河声荡古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