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威特历史
波斯湾西北岸君主立宪制国家
科威特国是波斯湾西北岸一个君主立宪制国家。西北部与伊拉克接壤,南邻沙特阿拉伯,东濒波斯湾。绝大部分地区是沙漠,蕴藏着丰富的石油。面积 17818平方公里。人口 169万(1985),主要是阿拉伯人。科威特籍人约占40%,外国侨民约占60%。居民95%信奉伊斯兰教,其中约70%以上属逊尼派。官方语言为阿拉伯语,通用英语。首都科威特。
内容简介
古代科威特地区与巴比伦和希腊有过交往。公元前3世纪初,亚历山大大帝的舰队曾驶抵此地。在伊斯兰教兴起之前,许多阿拉伯游牧部落从阿拉伯半岛迁往两河流域的途中曾在此逗留,其中伊雅德部落在卡济麦还建立了城堡。7世纪阿拉伯帝国兴起后,科威特作为帝国的一部分一度繁荣,成为波斯湾的一个贸易港口和造船中心。“科威特”这个地名出现于17世纪40年代,当时控制科威特一带的哈立德部落建立了一座小小的要塞。1756年萨巴赫家族的族长萨巴赫·本·贾比尔被推选为政教合一的领袖,建立科威特酋长国。科威特酋长国名义上属于奥斯曼帝国的势力范围,实际上仍保持独立。1899年英国迫使科威特埃米尔穆巴拉克·本·萨巴赫(1896~1915在位)签订了《科英协定》。在该协定中,科威特埃米尔保证,不把国家的任何部分租给或让给英国以外的任何国家或臣民;未经英国同意,不允许任何外国的代表驻在他的国家。英国则承认科威特是一个内政独立的国家,保护其不受侵略,并向其提供财政援助。实际上,科威特已置于英国的保护之下。1913年英国和土耳其签订了《海湾协定》,其中规定:“科威特在奥斯曼政府的主权范围之内,但政府不以任何方式干涉其事务,亦不派兵到那里去”;奥斯曼帝国承认科威特是在英国保护下的独立国。
第二次世界大战阿拉伯国家联盟宣布接纳科威特,并要求英国撤军。9月11日,由埃及、约旦、苏丹、摩洛哥和沙特阿拉伯组成的阿拉伯保安部队抵达科威特,以取代英国军队。英军于9月19日开始撤离科威特。1963年5月,科威特加入联合国。1962年1月科威特召开国家制宪会议,同年11月颁布的宪法规定:国家元首只能由萨巴赫家族的后代继承。1963年1月选出第一届国会。现任国家元首贾比尔·艾哈迈德·萨巴赫于1977年即位,为科威特的第13任统治者。
石油是科威特的主要经济来源,石油收入约占国内总收入的90%。1983年原油产量为5250万吨,收入105亿美元。1985年已探明石油储量为 123亿吨。1984年国内生产总值为212亿多美元,人均收入12640美元,是世界上最富裕的国家之一。科威特政府利用高额的石油收入,发展国民经济,实行免费教育和免费医疗等高福利制度,并致力于使收入来源多样化。
科威特政府对外奉行中立和不结盟政策,是石油输出国组织的发起国之一,又是1973年第四次中东战争期间对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实施石油禁运的倡议国。科威特执行援助第三世界国家,特别是援助伊斯兰国家的政策。1971年3月22日与中国正式建交。
配图
科威特历史配图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3-07-22 11:57
目录
概述
内容简介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