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素质是人作为主体尊重科学、
学习科学、发展科学、运用科学的精神、态度、方法、知识和能力的素质,是人的
主体性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学素质不等于
科学知识,科学知识不等于书本知识,书本知识不等于课本知识。通过
批判性思维和积极的实践探索发展科学,包括修正不完善理论、推翻不科学理论、在实践中提炼出新的
科学理论,是科学素质的核心。科学素质是
人类发展指数之一,因而提高科学素质是
国民素质的系统工程,训练
批判性思维方式应该是大学生
基础课程中的基础课程,“
尽信书不如无书”应该是大学生的第一堂课,有原创为荣无原创为耻应该成为大学生的基本价值观。
科技素质,又称为科技素质、
科学素养,虽然人们提法不一,但涵义基本相同。国际公众科学素质促进中心主任、美国
芝加哥科学院副院长米勒(JonD.Miller)认为,科学素质(Scientific Literacy)是指
社会公众所应具备的最基本的对于科学技术的理解能力。它包含以下内容:①认识和理解一定的科学术语和概念的能力:②跟上
科学推理的
基本能力;③理解包含科学技术内容在内的
公共政策议题的能力。米勒的这一观点逐步得到
国际社会的认同。我国于1999年提出的“公民科学素养标准”(
2049计划),也遵循这一观点。将科学素养概括为对于科学知识、对于
科学研究过程和方法、对于科技对社会和个人所产生的影响达到基本了解程度这3个组成部分。
科学素质是
公民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公民具备基本科学素质一般指了解必要的科学技术知识,掌握基本的
科学方法,树立
科学思想,崇尚科学精神,并具有一定的
应用科学处理实际问题、参与
公共事务的能力。
科学素质是指当代人在
社会生活中参与
科学活动的
基本条件。包括掌握科学知识的多少、理解科学思想的深浅、运用科学方法的生熟、拥有科学精神的浓淡、解决
科学问题能力的大小。综合表现为学习科学的欲望、尊重科学的态度、探索科学的行为和创新科学的成效。
《方案》指出,公民科学素质是实施
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基础,是国家
综合国力的体现。要坚持“政府推动、全民参与、提升素质、促进和谐”的工作方针,围绕“节约
能源资源、保护
生态环境、保障安全健康、促进创新创造”的工作主题,继承创新、拓展提升,开放协同、普惠共享,精准发力、全面跨越,推动
科技教育、传播与普及,扎实推进全民科学素质工作,激发大众创业创新的热情和潜力,为创新驱动发展、夺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伟大胜利筑牢公民科学素质基础。
《方案》提出,到2020年我国全民科学素质工作的目标是:科技教育、传播与普及长足发展,建成适应
创新型国家建设需求的
现代公民科学素质组织实施、基础设施、条件保障、监测评估等体系,公民科学素质建设的
公共服务能力显著增强,公民具备科学素质的比例由2015年的6.20%提升到10%以上。
《方案》强调,要促进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深入人心,大力宣传普及
高新技术、
绿色发展、
健康生活等知识和观念,以青少年、农民、城镇劳动者、领导干部和公务员为重点,深入实施科技教育与培训、社区科普益民、科普信息化、
科普基础设施、
科普产业助力和科普人才建设等
重大工程,大幅提升公民科学素质建设的公共服务能力,不断完善公民科学素质建设的共建、
社会动员、监测评估等机制,建立科研与科普相结合的
长效机制,确保我国公民提高科学素质的机会与途径显著增多。
《方案》要求,各地各有关部门要将公民科学素质建设相关任务纳入工作规划和计划,加大政策支持,加大投入保障,加强督促检查,推动各项
工作任务落到实处。
2022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
关于新时代进一步加强科学技术普及工作的意见》,到2025年,科普服务创新发展的作用显著提升,
科学普及与
科技创新同等重要的
制度安排基本形成,科普工作和科学素质建设体系优化完善,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大科普格局加快形成,科普
公共服务覆盖率和
科研人员科普
参与率显著提高,公民具备科学素质比例超过15%,全社会热爱科学、崇尚创新的氛围更加浓厚。到2035年,公民具备科学素质比例达到25%,科普服务
高质量发展能效显著,科学
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为世界科技强国建设提供有力支撑。
2024年4月16日,中国科协发布的第十三次中国公民科学素质抽样调查结果显示,2023年我国公民具备科学素质的比例达到14.14%,比2022年的12.93%提高了1.21个百分点,呈现提速增长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