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尔沁草原,又称科尔沁沙地。位于
西拉木伦河西岸和
老哈河之间的
三角地带,属中国内蒙古自治区
赤峰市的
翁牛特旗、
敖汉旗与通辽市的
开鲁县、通辽市和
科尔沁左翼后旗、
奈曼旗、
库伦旗辖区。西高东低,绵亘400余千米,面积约4.23万
平方千米。
形成演变
古代科尔沁地区植被状况远较好,生长有茂密森林和物种,是一片水草丰美的地方。十世纪前,长期为游牧民族活动的场所。10世纪时契丹将从战争中俘虎来的汉人和迫迁来的渤海人约数十万人,安置在西拉木伦河和老哈河流域建立州县,进行屯垦,开辟农田,部分地区因植被覆盖面减少,表土裸露,风吹即起沙。当时农作物都种在垄上,即为防止为“吹沙所壅”。金灭辽后,为了防止契丹贵族势力集结反叛,撤销大部分辽代州县,使其变成废城,大片耕地撂荒沙化,又为防御蒙古人袭扰,修筑金界壕,造成沿线山林草场大片破坏,以至“沙雪堙塞,不足为御”。以后蒙古贵族统治时期,没有更大规模的开垦,草原植被有所恢复。清代在此广设牧场,孳息大批马驼牛羊。19世纪以后,清政府为了增加财源,招民开垦大片草原,关内大量流民蜂拥而至,以至大量草地被垦。因土地贫瘠,开垦后二三年即因沙害而放弃,继而开垦新草地。在无植被覆盖的撂荒地上,干旱风季时沙层被吹扬而起,形成了流动沙丘。这些沙丘先以点状出现,以后连成一片,使草原退化为沙漠化土地。
位置境域
科尔沁草原位于
西拉木伦河西岸和
老哈河之间的
三角地带,属中国内蒙古自治区
赤峰市的
翁牛特旗、
敖汉旗与通辽市的
开鲁县、通辽市和
科尔沁左翼后旗、
奈曼旗、
库伦旗辖区。西高东低,绵亘400余千米,面积约4.23万
平方千米。
地理环境
地质
科尔沁草原地质构造上属于松辽台向斜、吉林准褶皱带和内蒙古褶皱带三大地质构造单元。第四纪以来草原西部缓慢上升,东部轻微下沉,由下更新世到全新世相继沉积了厚达200余米的松散岩系,组成了坨、甸的物质基础。
地貌
气候
科尔沁草原属于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春季干旱多风,夏季炎热,雨水集中,秋季凉爽,温差较大,冬季漫长干冷。
水文
科尔沁草原河流主要为西辽河水系。包括大兴安岭南段东侧的西辽河、霍林河、洮儿河流域。科尔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有大小湖泊有37个,其中有阿林湖、巴林湖、墨林湖等。
土壤
科尔沁草原位于欧亚草原的最东端,地带性的土壤为黑钙土和栗钙土。
植被
科尔沁草原代表性的植被类型为贝加尔针茅草原。
资源状况
自然资源
阿鲁科尔沁草原游牧系统位于农牧交错区,具有丰富的生物多样性。群众养殖的牲畜主要有牛、羊、马、猪、驴等,庭院种植蔬菜、瓜果、粮食等,耕地内种植的是谷类、豆类以及油料等;苜蓿、燕麦也在可耕地内广泛种植。当地蒙古族常用的药用植物有30余种,牧草植物则有近300种。系统内动物种类丰富,有鸟类14目37科151种,野生哺乳动物6目13科30种,鱼类3目5科13种,其中有例如丹顶鹤、
大鸨、
遗鸥等国家重点保护物种。2021年9月,科尔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共监测到候鸟7目10科30种近万只,其中,国家Ⅰ级保护鸟类4种,分别是
白鹤、
东方白鹳、丹顶鹤、
白枕鹤;国家Ⅱ级保护鸟类有灰鹤、
白琵鹭、小天鹅和
鸿雁。其中白鹤35只,东方白鹳42只,丹顶鹤5只,白枕鹤14只。白鹤和东方白鹳的个体数量均达到了该种群全球个体数量的1%。
旅游资源
莫力庙水库沙湖旅游区位于通辽市科尔沁区西南45千米处,303国道转专线公路可达。1987年正式对游客开放。水库面积40平方千米,容积为1.5亿立方米,坝长1.1万米,亚洲最大的沙漠水库。景区有莫力殿、八柳坪、碧莲池、响水桥、龟池岛、南半岛、燕窝群岛等景点。旅游区内生物资源十分丰富,有鱼类25种、鸟类164种、其他野生动物15种、野生植物118种。植被覆盖率达60%,除草木植物外,造林存活面积占陆地面积的14.5%。
珠日河草原旅游区是一处具有民族特色的旅游景点,整体设计突出民族特色,鸟瞰旅游区呈雄鹰展翅型。每年8月18日的赛马节是蒙古族人一项大型骑马、射箭、摔跤的民族活动,这一天,四面八方的人们向这里涌来。这里还有射箭、打布鲁、骑马漫游、骑骆驼、垂钓、篝火晚会及民俗表演等。
生态保护
环境问题
科尔沁沙地面积大约5.06万平方千米,是中国最大的沙地,是
沙漠化最为严重的地区之一。干旱少雨、植被稀疏、风大沙多、水土流失严重、自然灾害频繁是科尔沁沙地生态环境的主要特征。土地荒漠化导致生产潜力迅速衰退,风蚀导致土壤肥力逐渐流失,大大降低了土地生产力水平,限制了土地对物质能量的转化效率和产出能力,使作物单产长期处于低产状态。科尔沁沙地环境退化严重影响到当地生态脆弱区的资源开发和农牧业生产,大大削弱了生态系统的自我保持和修复能力,导致生态功能恶化。
科尔沁沙地是目前中国乃至亚洲有名的沙尘暴起源地,每年形成沙尘暴天气多达20多次,对周围很多邻近地区造成了影响。
环境保护
2013年,扎鲁特旗对阿日昆都楞镇北部80万亩草原实施“生态移民”工程。阿日昆都楞镇北部11个嘎查(村)789户2116名原住民进行了搬迁,所有牲畜出售或转场,房屋和牧铺拆迁灭迹,并全面禁牧禁垦,建成了80万亩天然草原封禁保护区。
2020年,中央财政通过林业改革发展资金专项支持内蒙古自治区防沙治沙。内蒙古自治区可以统筹中央财政资金和自有资金用于开展境内科尔沁沙地保护和修复工作。
2022年,通辽市启动一项将科尔沁草原从抢救性保护转变为可持续性修复的工程。该工程是全国首批10个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工程之一,也是目前通辽市单体投入最大的生态工程,聚焦“草原退化、土地沙化及地下水水位下降”三大关键问题,系统实施“退化草原生态保护与修复、土地沙化综合治理、地下水超采治理”三大任务,实施退耕还草与草原生态修复工程、小流域综合治理与植被修复工程、沙化土地综合治理工程、林地防风固沙功能提升等十类工程。
自然保护区
五角枫自治区级自然保护区是科尔沁草原最具有代表性的地区之一,生态类型丰富,集疏林、草原、湿地于一体,是具有原生、自然类型多样、结构复杂的生态系统。保护区环境优美,有大小湖泊10个;有图什业图王府遗址和王府公园一处;保护区内野生动植物资源十分丰富。
大青沟自然保护区位于通辽市科左后旗境内,距旗政府所在地甘旗卡镇25千米,总面积8183公顷。保护区境内分布着成“丫”形交汇的两条沟谷,即大青沟和小青沟,沟长24千米,宽300—400米,深50—100米。在两条沟谷内由泉水汇集成两条溪流,常年不结冻,两条溪流汇合后进入柳河流域。
特金罕山自然保护区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地处扎鲁特旗西北部、位于大兴安岭主脉南段,左连科尔沁沙地,右接锡林郭勒草原,南北长约48千米,东西宽约37千米,总面积137万亩,保护区内山清水秀、林深泉清,大量野生动物栖息于此,是通辽市北部重要的生态屏障,也是重要的水源涵养地和动植物基因库,在净化空气、保护生物多样性、维护生态平衡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是扎鲁特草原乃至整个科尔沁草原至关重要的“天然肺叶”。
历史文化
名称来历
科尔沁草原又称科尔沁沙地。沿用古代蒙古族部落名称命名。商、周以前,科尔沁是传说中的女魃部落的领地,商周史籍中称作“鬼方”。当时地分五方,即中为人方、南为水方、西为土方、东为夷方、北为鬼方。春秋战国以后称为胡地,是东胡的领地。秦汉时,东胡人被匈奴人击破后,残余东胡人分裂成为乌桓人和鲜卑人,科尔沁一词在《蒙古秘史》中第一次出现时,所表示的意思是“带弓箭的人”或“弓箭手”。
历史沿革
5000多年以前,科尔沁草原出现了基本原始公社氏族部落制度——早期的城邦制国家,这个古王国的出现可以追溯到中原夏王朝以前。从上古到春秋前期,科尔沁草原上居住的是来自蒙古高原蒙古利亚种系的部族和来自贝加尔湖、西伯利亚以及内外兴安岭之间的游牧民族、渔猎民族和狩猎民族等多个部落群体。科尔沁草原出现了多个氏族和部落,经过长期的战争、兼并、交往、融合,到战国至秦汉时期,各氏族和部落逐渐汇集成较大的部落联盟,被称之为“东胡人”。
战国和先秦时期,科尔沁草原已形成了以“东胡人”为主体的多民族统一体的部落联盟国家,并创造了辉煌的“东胡文化”。继之以后的则是乌桓和鲜卑活跃在科尔沁草原之上。魏晋南北朝时期有柔然、敕勒,隋唐以后有突厥、契丹、女真等相继登上历史舞台。
13世纪以后,蒙古人彻底控制了科尔沁草原。这些民族相继在这块土地上出现,并由此内迁入驻中原。
成吉思汗称帝后,扩编带弓箭的“豁儿臣”即科尔沁护卫军,他以哈萨尔为指挥者,负责大汗营帐的警卫和警戒。由此,“科尔沁”由军事机构的名称逐渐演变成哈萨尔后裔所属各部的泛称,形成了著名的科尔沁部。
17世纪初,嫩科尔沁蒙古族归顺清朝统治。
民国二十年(1931年)春,嘎达梅林起义军反垦起义,以失败告终。由于人们对草原的放垦并未因嘎达梅林的起义而停止。光是科尔沁草原就“出荒”十一次,科尔沁大部分草原都已沙化,成为科尔沁沙地。
传统文化
内蒙古自治区阿鲁科尔沁游牧系统核心区,游牧核心区总面积500万亩,涉及23个嘎查,9000多名牧民。2014年阿鲁科尔沁草原游牧系统被农业部认定为第二批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是国内仅存的原汁原味地保留着蒙古族游牧生产生活方式的一块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地。
科尔沁叙事民歌的特点是情节复杂,有众多人物,且篇幅浩大,曲调简短,结构方整,节奏规范,音域适中,同语言紧密结合,带有鲜明的说唱性。通过音色、音域、速度、强弱的变化,创作出不同的音乐形象,富有浓郁的生活气息。科尔沁叙事民歌善于反映重大社会题材、叙述传奇故事、唱出民众的呐喊、表现人民的情感,富有感染力、感召力,具有极高的思想价值和艺术价值。
科尔沁服饰包括蒙古族科尔沁部落传统的服饰式样和着装习俗。起源并流行于成吉思汗大弟哈撒儿后裔所属的科尔沁部落。科尔沁服饰根据性别、年龄、季节和场合的不同,款式和色彩略有区别,而总体上依旧沿袭着蒙古袍的基本形制以及配戴帽子和饰物的着装习惯。科尔沁服装包括白茬皮袍、羊皮袍、吊面皮袍等,服饰品有皮毛帽、毡帽、绸缎头巾等。
有关活动
2023年8月2日,在科尔沁草原举办了通辽市第六届科尔沁运动大会暨科尔沁左翼后旗茂道吐苏木第二届那达慕大会,活动有“男儿三艺”——赛马、射箭、搏克等民族传统体育项目。
2024年9月21日,在科尔沁草原举办了由科尔沁区人民政府主办,科尔沁区文化和旅游局承办,莫力庙苏木党委政府、科尔沁区文化旅游服务中心、科尔沁区文化馆、莫力庙世源温泉景区协办举行了第十三届科尔沁金秋采摘节活动。
社会生活
生产方式
19世纪末20世纪初期,清廷实施的“移民实边”政策,加快科尔沁蒙古族从游牧转向农耕生活的过程,逐步形成以定居和半农半牧为主的生产生活方式。改革开放以来,现在科尔沁地区已形成以农为主,多种经营及农牧结合,以农促牧的经济结构,以外来蒙古族人口为主体,形成将科尔沁蒙古族传统文化融为一体,并承载汉族、满族、锡伯族等民族语言文化多元一体的地域文化。
经济
位于科尔沁草原的通辽市是“中国黄牛之乡”,被农业农村部认定为“科尔沁牛”中国特色农产品优势区、科尔沁肉牛产业集群核心区,荣获“中国草原肉牛之都”的美誉。截至2022年,全市牛饲养量达到493万头,其中:存栏367.3万头、出栏125.7万头,能繁母牛存栏180万头,奶牛存栏30万头,牛肉产量24.7万吨,牛奶产量52.1万吨。
2015年,奈曼旗开始有计划地发展蒙中药材种植。2016年,内蒙古科技重大专项“蒙中药材品种选育及优质高产栽培技术集成示范”在通辽市奈曼旗实施。实施期内,项目在奈曼旗种植了15种蒙中药材并做了生物学特性研究,以及优质品种选定和种植技术研究及推广工作,建立了核心示范基地1万亩,辐射15.13万亩。项目实施期间,对奈曼旗种植的15种蒙中药材开展生物学特性研究,优质品种选定和种植技术研究及推广工作,其中筛选出蒙古黄芪、甘草、桔梗、苦参、防风、牛膝、板蓝根、膜荚黄芪、土木香、红花等10种优质蒙中药材适宜品种。2019年,奈曼旗蒙中药材种植面积达到20余万亩,成为内蒙古蒙中药材面积较大的旗县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