秘修斌,笔名
墨丹,号野草堂居士,一九四六年生于西安,祖籍河北故城,现居北京。
中国书画艺术研究院副院长、中国艺术家学部委员会理事、中国名家收藏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 美国全美画会荣誉会员、中国政协委员、 国家一级
画师、 职业
画家。
人物履历
六岁受家庭启蒙开始学画,主攻动物,兼工翎毛、花卉。至今五十多个春秋,清贫艰辛地笔耕于砚池,从未敢有丝毫怠懈。
八十到九十年代受国家派遣随团出访美、英、法、德、日、加、泰、西、比等十七个国家作
中国画讲学和文化交流达十年之久。作品被世界艺术殿堂“美国汉廷顿艺术博物馆”、“南加州艺术博物馆”、“泰王国博物馆”、“圣地亚哥博物馆”、“西班牙博物馆”、“日本嘉靖博物馆”、“加州橙县博物馆”、“天安门”、“毛主席纪念堂”、“中南海”等世界各国六十多家大型博物馆(会)收藏。“世界日报”、“
中华日报”、“
人民日报”、“侨报”、“国际日报”、“中国政协报”、“光明日报”、“中央电视台”、“泰国电视台”、“广东电视台”、“温州电视台”等国内外千余家新闻媒体对他做了大篇幅的报道给予了很高的评价。
一九九五年回国后居家北京,职业画家,其绘画题材极为广泛,可画近百余种动物以及翎毛、花卉。作品寓意深刻,耐人寻味,笔墨含蓄简练惜墨如金,画面大气恢弘清新淡雅被誉为“灵象画师”。
作品“奋追”一九九一年获
中国共产党七十周年全国书画大展“金奖”;作品“振翅九万里”一九九八年获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东渡六十周年全国书画大展“金奖;作品“难得知己”一九九九年获第五届国际书画大展“金奖”;作品“直达彼岸”获纪念邓小平诞辰一百周年国际书画名家作品展“特别荣誉奖”;二零零八年一月获2007和谐中国年度荣誉奖,参与了21世纪国家书画艺术研讨会及香港与澳门回归的书画活动和展览,并先后在国内外举办个人画展三十余次。
个人作品
出版有:秘修斌画集(西苑出版社)、中国名人画库秘修斌画集(
中国画报出版社)、中国当代著名画家秘修斌动物画集(人民画报出版社、
中国画报出版社)、中国当代书画名家邮折(
中国集邮总公司)、中国画技法丛书秘修斌
彩墨动物画法(天津杨柳青出版社)、秘修斌怎样画动物(
外文出版社)、中国画技法丛书秘修斌彩墨花卉画法(天津杨柳青出版社)。
出版图书
英语介绍
Mr. Mi Siubin & His Painting
Mr. Mi Siubin, born in Xian, is a national first-class painter. He is also in positions of Vice President of Chinese Painting and Calligraphy Academy, Director of Chinese Artists Association, Member of Chinese International Painting Arts Academy, Honorary member of American Association of Painting, and the CPPCC (Chinese People's Political Consultative Conference) member of Shaanxi Province.
Mr. Mi started to learn Chinese painting when he was six years old. He specializes in animal painting, as well as flowers. He is regarded as “Master Painter of soul” as his works brims invariably with vibrancy, vitality and personality, simple but full of meanings.
As an expert of Chinese Painting and culture exchange representative appointed by China’s government, Mr. Mi has visited more than seventeen foreign counties for culture exchange. Highly appraisal about him can be found on some medias worldwide. In China, more than 50 newspapers and magazines highly admire his dedications to Chinese Painting Art. His works become the collections of more than 60 museums and institutions in US, Spain, Japan, Tai Land, China, etc.
Publications:
“Collection of paintings by Mi Siubin”
“Collection of Paintings by famous artists / Mi Siubin’s painting”
“Collection of Animal Paintings by Chinese Contemporary Painter Mr Siubin”
“Collection of Stamps Designed by Chinese Contemporary Painters ”
etc.
履历年表
1946年 生於西安市南院门
1952年 六岁时受家庭影响开始学习画画
1952-1966年 在校读书、同时坚持自学画画。
1967-1968年 以“历史反革命子女”“黑五类”身份在建筑公司打工。为造反派抄写大字报、为公司所建的楼房墙壁上绘画红海洋和伟大领袖毛泽东和他的亲密战友林彪的巨幅画像。
1968年 上山下乡、在关山马场放马、割马草。
1970年 转点陕西陇县营沟插队、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
1971年 转点陕西陇县大山区腰庄、继续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
1972 年转点回长安沣西大原、继续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在放牧和劳动中同动物的长期相处,真正认识到动物比人类更真诚可爱,彻底喜欢上了动物画。五年中画了大量的速写素材和写生稿。
1972年12月 为了渡过年关、画了十幅上山虎,让学生拿到集镇去卖,公社、大队得知后以“宣传牛、鬼、蛇、神的罪名遭到批判,烧毁了所有的动物画稿。
1973年 在插队期间为河头水库绘画建库史;三个样板戏;批判孔老二;为猪元帅升帐等作品。
1974年9月 参办加工作。
1975年 完成“755农机胶”科研项目、同年获西安市科技成果三等奖。
1976年 撰写了“农机具胶接修复技术”一书、六万余字、六十四幅插图,分四期在“陕西农机”杂志中发表。
1977年 完成“氨水流量测量仪”和“仓储防火报警器”获西安市科技成果三等奖。
1978年 完成“784农机胶棒”获陕西省科技成果二等奖。同年加入中国粘接协会,巡回在全国有关城市作技术讲座。
1979年 完成“BSD-11常温硫化剂”项目,同时撰写两万余字的研制学术报告,荣获陕西省重大科技成果奖。
1980年 完成“金属与橡胶耐高温粘接技术”成果为“陕西省砖瓦研究所”应用。
1981年 完成“501快速胶”和“英国828”“日本982”在我国的实际应用项目。获西安市科技成果二等奖。
1982年 完成“氨水罐防腐剂”项目荣获
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部重大科技成果奖。
1983年 完成“人工合成石”项目分别为陕西“大明宫”“青龙寺”“乾陵”复制“腹盆式柱础”“莲花式柱础”“乾陵石狮”等。在科研工作之余始终坚持中国画的学习、研究和创作。
1984年 调入工艺美术公司任经理。专业耒搞自己喜欢的绘画和工艺美术工作。
1985年 自己亲手制作的工艺品在京参展,其“原大牵马俑”和“原大鞍马”被北京农展馆收藏。(见1985年人民日报海外版)。
1986年 复制成功“秦陵铜车马”。同年被评为“工程师”“
工艺美术师”调入科委工作。
1987-1996年 受国家科委、文化部、中国科协的派遣随团出访美、英、法、日、加、泰、西、比等十七个国家,作中国画讲学和交流。国外的“世界日报”“中华日报”“国际日报”“侨报”“西班牙报”“泰国日报”及各国电视台、广播电台等、数十种新闻媒体都给了很高的评价。国内的“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国政协报”等五十多家新闻媒体都作了大篇幅的报导。绘画作品被世界艺术殿堂“汉卿顿艺术博物馆”“南加州艺术博物馆”“圣地亚哥博物馆”“加州澄县博物馆”“英国遗产部”“直布罗陀博物馆”“泰王国博物馆”“日本嘉靖馆”“西班牙博物馆”等六十余家著名博物馆会收藏。(在此期间)
1991年 作品“奋追”获
中国共产党七十周年全国书画展金奖。
1992年 被评为一级画师;总工程师;任科企所所长。被选为第七届、第八届政协长安县委委员。
1995年 作品“振翅九万里”被“毛主席纪念堂”收藏。作品“双猎图”被“天安门城楼”收藏。
1996年 在“西苑出版社”出版了“秘修斌画集”。
1997年 在“
中国画报出版社”出版了“中国当代艺术家画库”秘修斌画集。参与了“中央电视台”组织的香港回归活动和书画展。
1998年 作品“振翅九万里”荣获“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东渡;六十周年全国书画大展”金奖。同年聘为北京神州大学艺术系教授。
1999年 作品“难得知已”荣获第五届国际书画大展金奖。参与了澳门回归活动和书画展。当选为中国政协陕西省第八届委员会委员。
2000年 参与了中央电视台;
中国美术家协会;在广州举办的“二十一世纪中国书画艺术研讨会”。同年在广州番禺市举办了个人画展。
2001年 出版了由“人民画报社”编辑;“中国画报社”出版的“中国当代著名画家秘修斌动物画集”。
2002年 在广东省顺德市举办个人画展。同年被聘为:“国家人事部艺术家学部委员会”理事。
2003-2004年 在北京琉璃厂融德画廊举办个人画展。在新疆乌鲁木齐市美术馆举办“中国当代名家暨
田原、秘修斌画展”。同年被聘为
中国书画艺术研究院副院长。
2005年 “秘修斌个性化邮折”由
中国集邮总公司出版发行。参加了“杭州西湖艺术博览会”“山东艺术博览会”作品展出。
2006年 作品“十二生肖图”在“收藏界”杂志封底第一期发表;作品“雄狮图”在“收藏界”第二期发表;“谈十二生肖和生肖动物画”一文和六蝠十二生肖作品在“收藏界”第三期发表;在第七、八、九期又分别发表了最新作品。参加了“第九届杭州西湖艺术博览会”,同年七月份参加了“第三届中韩艺术博览会”。并在温州市举办个人画展。
2007年 由
天津杨柳青画社出版了秘修斌“
彩墨动物画法”中国画技法丛书一书。由“中国名家书画”发表了“心情参造化,灵象师自然---关于秘修斌人生道路及绘画艺术的对话”文章。并在“中国名家书画”分两期发表绘画作品三十余幅。同年获“2007和谐中国年度荣誉奖”。12月26日在温州市古玩城开幕仪式上举办个人画展。
2008年 元月六日参加了“温州市鹿城区爱心义拍温暖山里娃”活动并为“培头民族小学”捐画款十万元人民币。三月份由中国外文书店出版外文版“怎样画动物”一书。
相关资料
其人其画
作者:吴晔
长安秘修斌,六岁学画,迄今四十三载,无一日辍笔。他的作品题材广泛,擅长翎毛、花卉、走兽,尤其是他笔下的各种动物,构图简洁有力,寥寥几笔,形神毕现,那浓烈的感情色彩迎面逼来,令人感动、震撼,似乎作者用画笔彩墨,将大自然的灵魂浇铸在宣纸上。
可能是职业和爱好的关系,秘修斌有空总是爱去书店画廊走走,但每当他拜读画家们的大作,看到“曾拜某某名家为师”、“得某某名师真传”等等之类的介绍,并有大幅的照片为证,他心里总有一种说不出的感觉。
因生来时运乖蹇,秘修斌无机会进高等美术院校深造,更谈不上有幸能得到名师的指点。他只是天生的野草,只有土地、阳光、雨露的哺育和风霜雷电的折磨,而无园丁的培土、浇灌、修枝和扭曲矫型,因而带有几分野劲。故自称“野草堂主”。
秘修斌认为每个人的画作中总是有他的可取之处,每个行当的技艺都有与大自然相通的“灵犀”,即使墙壁的漏痕,蜘蛛的破网,蜗牛的行迹,他都能从中有所感悟。千川归海,万法归一,他将自己对中国历代绘画名家的学习理解和对自然万物的领悟都融入他的绘画技艺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他最大的一枚印章是:“众人所长皆为我师”。
有人说秘修斌是个木匠,因他的大小木匠活都干得不错;又有人说他是个工程师、科学家,因他完成过国家十多项科研项目,而且其中有六项获得过部、省市级重大科技成果奖,出版过著作,发表过论文;还有人说他是个工艺美术师,从造型、翻模到成型作旧可一手完成,他制作的原大兵马俑、铜车马、
金缕玉衣、粉彩、陶器、青铜器分别在世界十多个国家展出,有些精品被国内外多家博物馆收藏。但是,秘修斌却认定自己是个画家,因为他嗜画如命。从六岁学画那天起,无论生存环境有什么变化,肩上的担子有多重,砍柴禾、拾牛粪、打砖瓦、当小工、上山下乡种庄稼,还是被当作“封、资、修”、“黑五类”,都没有使他放下过手中的画笔。就这样风风雨雨,一画就是四十多年!
秘修斌绘画虽是泼墨写意,却常常惜墨如金。他喜欢用羊毫长锋作焦墨枯线,画面显得笔墨分明,灵动飞扬,有意外效果。但这些都不是最主要的。更重要的是他每创作一幅画,必须有长时间的静默感悟,即与神秘又亲切的大自然的灵魂交流、对话的过程,构图常常在夜深人静之时,这时,他的灵魂与大自然的灵魂已息息相关、密不可分了,动笔时,按他的话说,就是“要把大自然的感情表现出来,把大自然的灵魂画出来!”有位评论家撰文说:中国画分具象、抽象、气象、灵象四个层次,以灵象为最高境界。秘修斌深谙此理。尤其是他的动物画,跳出皮毛具象,笔力苍劲,笔墨放达而又节制有度,魂到笔到,笔随魂走,表现出了动物的自然灵性。
秘修斌给自己的画室取名“野草堂”。他学画无师无派,四十余年来全靠自修,虽然走了许多弯路,但也使他炼就了一副无门户偏见的艺术魂魄,中国历代的大师都是他的绘画教师,大自然的万千气象给他笔底注入了无限激情。如今他的画屡次在国内外大赛中获奖。在美国作画期间,圣地亚哥博物馆收藏了他的一幅动物、一幅花卉,南加州大学博物馆收藏了他的一幅鹰,美国全美画会接收他为荣誉会员。在泰国展览期间,王国公主和几位王室要员都亲临展地收藏他的作品、观摩他现场作画并合影留念,泰国《中华日报》称他为“牡丹王神笔”,《世界日报》评价他的花卉、走兽等画作“臻达妙境”。美国《国际日报》说他“笔下充满了活力与灵性”,“在他笔下,大自然充满着活力和具有灵魂。”
问起以后的路,秘修斌毫不犹豫地说:“作画!剩余的生命要全部献给艺术。我打算走遍世界,将自然界令我感动的所有动物以及它们的感情都用绘画艺术表现出来。”
天地灵性
——读秘修斌的中国画
作者:吴晔、刘善沪
秘修斌,笔名
墨丹,号野草堂居士,1946年生于故都长安,祖籍河北古城,其人其画皆具燕赵豪侠磊落之风格,又兼中国传统文化锦绣烂漫之神韵,且文武双修,画品人品均极具魅力。其人自6岁迷恋绘画至今,悠悠40余载,虽经风雨飘泊、生活动荡、途穷运蹇,始终不改其痴,而终成大器。其作画擅长动物、翎毛、花卉,兼工人物,作品多次在欧、美及东南亚展出,并被世界艺术殿堂汉廷顿博物馆、美国加州博物馆、圣地亚哥大学博物馆、英国遗产部博物馆、泰王国博物馆、日本嘉靖博物馆、直布罗陀博物馆以及中国天安门、毛主席纪念堂等60多家博物馆收藏。秘修斌现为
中国国际书画艺术研究会会员、美国全美画会荣誉会员、
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老年书画研究会创作研究员、中国农民书画研究会理事、国家一级画师。
足迹遍及欧、亚、美、非几大洲,画出了自己所能见到的各种动物。性喜自然的秘修斌抑或是受天地灵性浸泡得过久,抑或是受传统文化熏染得过多,其画透露出的活泼泼的生命信息和深远的中国文化哲学韵味,常使人惊喜抚掌,回味不尽。他画狮、虎、鹰、豹,绝无动物园驯养之萎态,而毕现出野王者之气象;他画骆驼、牛、马、猿、猴等,亦丝毫不带被人类耍弄役使之形迹,全然一副自然灵物之神态;他还画狼、大象、狐狸、鹿、熊、牦牛等等,也都能淋漓尽致地表现出自由昂扬的自然灵魂,画面中洋溢不尽的是画家对大自然的感悟与激动,流淌不尽的是和谐的生命旋律。有位同行不无嫉妒地说:“看秘修斌的画,能感觉到连画面里的空气都是清新的。”
秘修斌的作品虽然大多是泼墨写意,却常常惜墨如金。他的代表作《灵魂的召唤》,看似用枯笔焦墨随意涂抹而成,然稍作静观,即发现:两只牦牛坚韧而无奈地引颈眺望,天际处,两只淡墨勾勒的苍鹰若隐若现盘旋而来,大片的空白恰是一望无际的雪原。此刻,强毅的生命力量便从画面中轰然凸现,直注入观者的肺腑,令人为之感动,为之拍案,为之震撼!秘修斌作画,恰如天地造物,时常有神秘不可测之力,此画是长期静默感悟而得。
秘修斌40余年修炼得道,其画笔势生动传神,墨韵雄浑恢弘。他喜欢用羊毫长锋作焦墨枯线,使画面显得笔墨分明,灵动飞扬,常有意外效果。更重要的是他每创作一幅画,都是经过了长时间的静默感悟,即与神秘而又亲切的大自然交流对话的过程,夜深人静之时,画家的灵魂与大自然的灵魂感融交汇,息息相关,密不可分,下笔时,所表现的就是“大自然的感情、大自然的灵魂”。有位评论家撰文说“中国画分具象、抽象、气象、灵象四个层次。秘修斌的画作佳品均已跳出皮毛具象,不耽溺于抽象,不徘徊于气象,而直达灵象之府,是为至高境界。其画笔力苍劲,笔墨放达而又节制有度,,魂到笔到,笔随魂走,将自身融于天地而又将天地融于笔下,表现出了中国文化哲学的神韵。所谓天道无言,大家无忌,观秘修斌作画,信此言不谬,现秘修斌已渐入佳境,创作颇丰。天地常新,愿秘修斌笔锋更劲。是为序。
丙子年冬日于北京养涛斋
为鸟兽传神
在中外绘画史上,均有艺术家专攻翎毛、兽禽的。描绘的角度中国和西方画家有些差异,西方许多画家注重描绘已经屠宰过的鸟兽,在真实的描绘中体现人对自然界的征服,体现艺术的技巧。这种绘画门类,被他们称之为“stilllife”,意为“静止的生命”,中文译为“静物”。中国古代绘画中,这类描绘甚少,而翎毛、兽禽在艺术家的笔下,大多是充满生命活力的,其形体、动势及表情往往体现某种人格力量。这是和中国古代“天人和一”的美学观念想一致的。描写翎毛、禽兽的绘画在我国民间有广大的市场,一直受到广大群众的欢迎。但20世纪以来,却一度受到了画界主流舆论有意无意的压制,从狭隘的“题材决定论”出发,认为这类绘画没有积极的主题,不予以倡导。改革开放以来,人们的认识又逐渐在改变,一些有志于这类绘画的艺术家开始大显身手,积极进取、探索,作出了可喜的成绩。在这群画家中,秘修斌是值得我们注意和赞赏的一位。
秘修斌1946年生于故都长安,从童年时期开始,就开始习画,但无缘进艺术院校深造,靠揣摩古今名师名作和观察、研究自然摸索着前进。他自嘲地称自己为“野草堂主”。不过,这株野草受着阳光雨露的滋润。他广泛地吸收各方面的营养。在生活艺术实践中,他逐渐认识到,艺术虽有自身的规律,但其创作原理却是和其他事物有相通的方面。在生活中的种种体验,均有助于对艺术的理解。他是一位有心人,时时处处注意艺术的体验积累,注意融会贯通地把握艺术创造的奥秘。此外,他为人谦逊,善于向别人学习,他刻有一枚最大的印章“众人所长皆为我师”以自勉。
在生活中,秘修斌是一位能工巧匠;在知识领域,他是一位杰出的科学家、工程师。他完成过10多项
国家科研项目,其中16项曾获得部、省市级重大科技成果奖,并有自己的论著出版。原大的秦代兵马俑和铜车马、古代金镂玉衣、地动仪和木制机械,以及各种青铜器皿、彩陶等,从造型、翻模到最后成形、复旧,他均能一手完成。虽然他在科技上有驰骋才能的机会,但他仍痴情于绘画,迷恋于花鸟和动物的描绘。他似乎觉得,他这个人之所以来到这个世界上,是为了给人们描绘各种鸟类和兽禽的。
绘画,尤其是中国古代文人水墨,严格地说不是一种职业。有其他职业的文人们借笔墨寄情遣兴,在自娱中表达自己的观念和理想。而文人们要把艺术做出点样子来,起码要有下面三个条件:一要有生活经验的积累;二要有各方面文化艺术的修养;三要有相应的艺术技巧。秘修斌从少年起做过各种艰苦活计,有一段不平凡的坎坷经历,在生活的磨练中他感悟甚多;他在科技领域内所做的种种探索和获得的成就,也开阔了他的视野与胸襟;艺术上他虽未经过系统的学院训练,但从对传统大师作品的研习、临摹中也获益匪浅。再加上他勤奋而有悟性,他的绘画水平不断在提高。所以,当他把自己的主要精力献身于绘画时,他是有基础的,工作重点的转换显得很自然。
秘修斌在翎毛、兽禽的艺术创造中,始终抓住两个要点:研习传统和研习自然。从传统中学习和掌握语言的规范和表现技巧,在对自然物象的观察中训练自己理解和写生能力,并努力从中获得新鲜的感受,获得创作灵感。近几年来,他的足迹遍及欧、亚、美许多国家,带着浓厚的兴致观察各种动物,仔细研究它们在各种不同生存环境中的状态、行动和表情。面对他将要描绘的动物,他采用的是“中国式”的写生方式,主要是默记,记印象,记感觉,注意整体地把握印象,然后胸有成竹地在画室进行创作。因此,他笔下的鸟兽已不是一般的写生,而是在客观物象基础上带有主观感情的创造。这里有变形,有夸张,有虚构。画家重视对象的外形,深知离开基本的形似很难表现出对象的“性格”特征,但同时,他不停留在形似的基础上,而努力追求神似,并进一步在描绘中抒发内心的感情。用他自己的话说,他要把大自然的感情表现出来,要把大自然的灵魂表现出来。进而他还努力在对自然物象的描绘中表现他对自然的思考。因此我们在秘修斌的作品中,不仅看到各种形态不一、神态气概有异的鸟兽,而且看到在某种意义上是“人化了”的动物。这是秘修斌创造的艺术世界,它给人们感情的陶冶和精神的升华;它引导人们和这些人类的朋友们对话和交流情感,它启发人们要和它们友好相处,要珍惜生命......同时,艺术家用大写意的水墨语言所塑造的形象,在笔纵墨放中表现出来的灵性,他掌握的有个性特色的艺术技巧,也给我们以美的愉悦与享受。
秘修斌在绘画上取得了成绩,但他深知艺海无崖,他前面要走的路很长,摆在自己面前的课题还很多,只有不断实践、不断学习、不断总结,才可能一步一步地向着理想的目标前进。我们期待他为人们奉献出更多更优美的作品。
2001年12月3日
邵大箴为秘修斌《动物画集》写序于北京,
中央美术学院境界——秘修斌动物画读后
作者:彭晓
我和秘修斌先生是在7月的一个晚上相识的。 那是一个十分闷热的晚上,连空气仿佛都滴着汗,给人一种压抑感。然而,一进入秘先生的画室,看到他的一幅幅动物画,我好象进入了一片苍翠且湿润的大森林,感觉一下变了,精神振奋不已,心胸豁然开朗。这不能不令人赞叹他的“动物王国”所具有的独特魅力。
仔细读了秘修斌先生的动物画,更为其思想境界、艺术境界、美学境界所感染。
一个有作为的艺术家,必然有其独到的艺术思想,或者说艺术主张。历朝历代都是如此。
齐白石、
徐悲鸿、
李可染、
张大千这些堪称一代大师的作品,无不闪烁着思想的火花。中国画作为具有中国特色的一种艺术品种,历史源远流长,名家名作众多,如果没有自己的思想,而是重复前人,模仿大家,就很难突破前人,达到新的境界。读秘修斌先生的动物画,我能感觉到他的思想火花在跳动。他笔下的动物,不管是“白兽之王”的猛虎、气势威严的雄狮、奔腾不羁的骏马,还是活泼可爱的猴子、聪明伶俐的小猫、动作轻盈的松鼠,神情无不具有人化的象征、人性的魅力,让人感到亲切可爱,有一种按捺不住想与它们对话、与它们交往的冲动。从这一点上说,秘修斌先生注重的是动物“人化”的刻画,是一个艺术家对人与自然、人与生态、人与动物的和谐、坦诚相处关系的思考。众所周知,随着工业革命的兴起与发展,人类对大自然的需求增加,从盗砍滥伐森林,到严重污染环境,对大自然的破坏达到了史无前例,登峰造极,其结果是生态严重失衡,像大兴安岭那样的大森林中,一些野生动物已经绝迹,不能不说是一个遗憾。长此以往,我们的子孙后代只能从书本上、影视中认识那些曾经与人类共同生存在一个地球上的珍贵的野生动物了。一个有良知、有责任的艺术家,在这样的情况下,用自己的画笔,把那些动物人化的一面、可爱的一面,展现出来,引起人们对动物的理解、对动物的认同、对动物的热情,从而增加对大自然的热爱,引导人们和动物交朋友,增进与动物的感情,更加自觉地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与保护生态平衡的关系。这不能不说是一个艺术家高尚的艺术情操,也是一个艺术家的思想境界。
实事求是地说,当代一些动物画之所以不尽人意,与一些画家的急功近利,急于求成关系很大。有的动物画,乍看上去,艺术水平很高,很有感染力,但是,仔细品读,不是能看到古人的影子,就是能看到名作的痕迹,看不到作者的感受,或者说作者的灵感,也就是说没有创新,没有个性。你想,一幅作品,作者自己都没有感受,没有个性,如何去感动读者,让读者记住呢?有的书画身价达几万元一平尺。我在这里不想对此妄加评论,只是想说,即使书画成为一种商品,一种产业,那你也得那出自己的品牌,对喜爱你的读者负责。秘修斌先生的动物画,之所以能给人以感染力,恰恰在于他把自己的感受,真实而又坦诚地表达给读者,让读者从中得到艺术感受。秘先生没有经过在艺术专业学校学习,这一点在一定程度上成就了他的艺术事业,让他的动物画更接近自然,接近现实,接近读者的心灵。因为,他少了一些框框或者说模式的羁绊,多了一些自己的理解或者说创新。多年来,他十分注重对自然物象的观察,并注重研究人与自然的关系,从中得到启发,得到灵感。他经常到动物园去观察那些活生生的动物,对那些动物的一举一动,都观察得十分仔细。比如什么类型的动物,有什么不同的饮食起居习惯,有什么不同 的爱好习俗,有什么不同的“人化”特征和性格特征。他不仅观察,还加以研究,用自己的感受去体验,去体会。从他的动物画中,不难看出,他对动物的研究有着独到之处。他笔下的动物,比如同样是虎,同样在一个环境中,同样是在小憨,神态不同,姿态各异,个性鲜明。他把它们的共性找到了,也把它们的个性找到了。近几年来,他到过欧、亚、美等几十个国家举办画展或者进行工作访问、艺术交流,每到一地,他都要有目的、有选择、有计划地去观察当地的动物,看它们在其生存的环境中的不同特性。当然,他并不是把那些动物从动物园或者大自然中照搬到自己的笔下,而是通过对它们的“人化”处理,通过艺术加工,通过典型塑造,让它们变成艺术形象,达到“天人合一”的艺术效果。这是秘修斌先生的艺术境界形成的过程。他的艺术境界因此具有了真实和魅力。
秘修斌先生祖籍河北,1946年生于古城西安。他受西安古老的文化艺术氛围的熏陶,以及艺术世家的家庭环境影响,自6岁就开始习画。但是,由于各种原因,他没有进入艺术类高校深造,而是从事了科技研究。他在科技研究领域取得了很大成功,曾完成过10项
国家科研项目,有6项荣获过部、省级科技成果奖励。也许是因为在科技领域成就卓著,一方面使他拓宽了视野,积累了知识,一方面使他对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环境的关系形成了独到的感受,深刻地思考,因此,也形成了他具有特色的美学观点、艺术境界。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秘修斌先生一定会创作出更多好作
(文章来源:摘自2004年8月18日《西部时报》之《东部特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