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国龙
清朝官员
秦国龙(1667~1738),字卧子,号冰谷,山东省日照市东港区秦楼街道冯家沟人。康熙39年(1700年)中第三甲十二名进士,一生清正廉洁,传奇不断,官至通奉大夫、福建布政使、东城御史(从二品)。
生平
秦国龙(1667~1738),字卧子,号冰谷。1700年(康熙庚辰)科进士,先后任湖广郧西县令、户部陕西司主事、钦差、云南道御史、巡视东城。历掌陕西、山西、山东、浙江政事,改授福建按察使,升福建布政使。其中任郧西县令为康熙四十四年(1705)。
秦国龙任职所到之处,注重以身施教,严管官吏。在任陕西司主事时,有些冗员胥 吏办事拖拉,公文积压。他建章立制,及时督察,使吏员不敢再懈怠。对禄来仓稽查尤为及时,为达帐物相符,常挑灯夜战,使奸滑胥吏无空可钻。任福建布政使之际,正值台湾朱一贵反清义军被初平,人心浮动,秦国龙就言传身教,尽心安抚,使社会秩序很快稳定。
秦国龙性敏捷,办事干练,处处关心百姓疾苦。发现郧西县西部居民为用水困难,就根据灌溉面积,将水分为三漕,排定用水次序,派员监督,因而民不再争,有序用水。当地历来执行以丁口纳粮,官吏又好从中暗加,造成民不聊生,就请上司允许,改为以地亩纳粮。当了御史后,先后巡视有关省,认为郧西县、浙江省以地亩数代替丁口纳粮符合康熙朝规定。他就上书朝廷,建议全国施行,大大减轻无地百姓的负担,稳定了全国大局。
秦国龙为官清正,勇于职守,深得康熙、雍正两朝皇帝喜爱,多次召见。康熙五十二年,逢康熙六十大寿,其父母、妻子被邀请参加寿宴。雍正元年,朝廷考察各科道员政绩,秦居第一。由于在职劳累过度,身染消渴症,59岁恩准退休,优游泉林13年病逝。享年72岁。
轶事
秦国龙自幼奋发好学,聪慧过人,志向远大,办事执著,从不为环境所左右。青年时代的秦国龙对自己的要求更加严格,为了找一个好的学习环境,自己一人到丝山黄草坪的庙里学习,家里派人定期送饭。
清雍正元年(1723年),雍正着吏部对全国五品以上官员进行科道(政绩)考察,秦国龙居全国第一,特授福建按察使司按察使,诰授通议大夫(正三品)执掌刑狱。后因平冤狱有功当年升任福建布政使司布政使,例授通奉大夫(从二品),深受器重。
清雍正四年(1726年)山西巨富亢百万之独子行霸一方,无恶不作,擅杀婢女后逍遥法外,县州府知其家财万贯,神通广大,无人敢接此棘手之案,喊冤状纸,直到御前,雍正钦点秦国龙审理此案,并点拨“照利而断”。到山西后,亢百万软硬兼施,托出若干豪绅求情,并百般行贿。秦国龙漫以应之,私查暗访,精审细问,半年后终于弄清真相。铁证如山,律法严明,秦国龙“忘记”皇帝“照利而断”的暗示,照律而断,令其子偿命。刑前,亢百万祈求秦国龙:“大人留我犬子,亢氏不断香火。我把三船生金送到日照,从万平口到冯家沟一步一金砖!”秦国龙一口回绝:“你可送我三船生金,可那屈死的百姓,该当送何物!”当地豪绅也卧辙求免,都被严辞拒绝,按律斩首。
为此,雍正御批:“秦国龙,老诚人也,朕可保其业”(据说现存福建博物馆)。
评价
秦国龙是中国提倡三代以外旁系血亲可以结婚的第一人、是受到皇帝救济的高官第一人,是日照万平口景区扬名的第一人。秦国龙一生著述颇丰,均已失传或不知何人收藏,但他的清正之名定会流芳千古。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4-02-28 19:27
目录
概述
生平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