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青,
战国时秦国人,善歌,以教歌为业,记载于《列子·汤问》。
据《列子·汤问》记载,秦青曾收
薛谭为徒。薛谭未尽得其艺欲辞归。秦青送行至郊外,临别时引吭高歌,声震林木,
响遏行云。薛谭闻之大惊,乃放弃回归之念。
秦青善歌:据《列子.汤问》记载:薛谭随秦青学唱,可能是觉得自己学得差不多了的时候呢,就向老师告辞回家。秦青也不说什么,就在郊外为他饯行,其间当然免不了要唱唱离别曲等等。薛谭唱得怎样,书上没说;秦青呢,据书上云:“抚节悲歌,
声振林木,响遏行云”,结果薛谭口服心服,请求留下来继续学习,后来两人齐名。可见学无止境矣!
《
薛谭学讴》有载:“薛谭学讴于秦青,未穷青之技,自谓尽之,遂辞归。秦青弗止,饯于
郊衢。抚节悲歌,声振林木,
响遏行云。”
薛谭师从著名歌唱家秦青学习技艺。薛谭非常聪明、好学,嗓音又格外甜美嘹亮,他的学业是很优异的。学习了一段时间后,薛谭觉得自己对歌唱的诀窍掌握得已经不错了,就想辞别老师,自己去独立演唱。秦青听到薛谭讲出自己的想法后,低下头想了想说:“你的确已学得不错了,十分的技艺,你已掌握了七、八分。但如果能再学习一段时间,可能会更有进益。”薛谭听到老师这样讲有些不高兴,觉得老师低估了自己的能力。秦青也已看出了他的心思,微笑着对他说:“好!既然你决心已下,我亦不再阻拦你。我们师生在一起情份不薄,明天我略备薄酒给你送行。”
第二天一早,天空格外晴朗,微风拂面,送来阵阵花香,师徒二人不紧不慢地边走边聊。秦青对
薛谭说:“送君千里终须一别,自此之后,我们二人不知何日才能相见。我当长歌一曲,为你送行。”说完以后,秦青用扇子打着拍子,放声歌唱了起来:
歌声高昂、激越,
直上云霄。
歌声振动了林木,使森林发出嗡嗡的回响;歌声遏止住了天上飘荡的白云,使它们也停了下来,静静地倾听。这就是我们后来所说的“
响遏行云”。薛谭被这美妙的歌声所打动,如醉如痴,好半天才醒悟过来。他感动地说:“老师,您唱得太好了。到现在我才知道,我向您学到的东西真正是太少了,只学到了一点皮毛。老师,我不走了,我要永远在您身边,终身苦学不辍,把您的全部技艺都学下来。”
薛谭学讴①于秦青,未穷②青之技,自谓③尽之④,遂辞归。秦青弗止,饯于
郊衢⑤,抚节⑥悲歌,
声振林木,
响遏行云⑦。薛谭乃谢⑧求反,终身不敢言归。
⑥抚节:抚,轻轻地按着。节,一种古乐器,用竹编成,奏乐时起打拍子的
作用。
⑦
响遏行云:遏(è),阻止;行云,飘动的云彩。形容歌声嘹亮,高入云霄,连浮动着的云彩也被遏止住了。
薛谭向秦青学习唱歌,还没有学尽秦青的技艺,就自己说已经学完了,于是告辞回去。秦青没有阻止他,在郊外的大路上设宴送行;(秦青)击打着乐器,悲壮地歌唱起来,那歌声使路边的树林都振动了,使空中浮动着的
云彩也停住了。薛谭(听了后)便(向秦青)道歉并要求能返回(继续跟秦青学习唱歌),(从此)一辈子也不再说辞别的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