稚拙艺术
20世纪初以法国巴黎为中心的艺术流派
又称原始派艺术,特指20世纪初以法国巴黎为中心,以亨利·卢梭(Henri Rousseau)为代表的美术家群创造的艺术流派。该画派主要受到柏格森“直觉论” 的影响,画家们将早期发展阶段的各族人民的复杂艺术视为自己创作的样板,在其创作的过程中极力主张返回原始艺术的风格中去,主要通过追求原始艺术的那种自然天成的表现形式,来表达朴素的艺术情感。其代表艺术家主要有亨利·卢梭(Henri Rousseau)、塞拉菲娜·路易(Séraphine Louis)、卡米耶·邦布瓦(Camille Bombois)、安德烈·博尚(André Bauchant)和多米尼克·佩罗内(Dominique Peyronnet)等。
概念简介
稚拙艺术,有时也被称为原始艺术,可以简单地定义为“只接受过很少或者从未接受过正规艺术训练的艺术家的作品”。
原始派是现代美术中出现的一种特殊现象,对所谓原始派的提法西方各有所衷,主要有新原始派、现代原始派、通俗写实派、稚拙派等,这些名称意在表明原始派与史前原始艺术的区别。后来美术史家为避免名称的混乱,根据原始派艺术的创作特点,从艺术发生学的角度提出naive art(稚拙艺术)一词,用以概括原始派艺术。
原始派并不是正式的画家组织,属于这一派的画家也常是远离现代派艺术主张的单个画家,“原始派”这一称谓,主要是根据他们绘画作品中共同表露出来的天真朴拙,自然天成的风格特征而言。
历史发展
原始派艺术的开创者是卢梭,他的独创性和巨大的艺术成就,奠定了原始派艺术的地位。原始派画家很少或基本上没有接受传统的美术训练,在画面处理、造型特征、描绘方法上显得笨拙稚气,故在发轫之初,受世人嘲讽鄙夷。但此画派并不迷恋于新的绘画语言的探索,认为那些没有基础和三维空间的原始人绘画最能体现人类本性,主要表现出人的纯真无邪和朴素无华的本质。
约从1908年起,原始派的作品引起现代前卫美术家的重视。1911年,美术批评家威廉·伍德发表了关于卢梭艺术的论文。与此同时,巴黎独立者沙龙举办了大型卢梭作品回顾展,原始派艺术重新得到评价。尔后,原始美术备受推崇,直到40年代,这一思潮仍余音不绝。受其影响,在之后又出现了被称为“新原始主义”的衍生派系,以及其后相继出现的所谓新原始派及现代、通俗、写实原始(稚拙)派等。
代表艺术家及作品
社会评价
和众多20世纪艺术家不同,稚拙艺术家的创作动机往往来自于他们对主题的兴趣,而且作品中常常以抒发对往昔的怀旧情绪为主。例如沃利斯和他的帆船画,以及安德烈·博尚关于农民节日的作品。虽然如亨利·卢梭之类的的艺术家希望模仿学院画家的风格,但是稚拙艺术家普遍的风格元素还是源自于未经传统艺术技能训练的天然特点。例如,他们作品的构图相对简单且基本上处于本能,有时甚至杂乱无章。此外,因为缺少科学的透视,反而进一步加强了他们作品中的那种单纯和质朴的本性。稚拙艺术中还往往填注了过多的细节,尤其表现在笨拙的手绘人物形象方面,这一点与大片的平涂色彩形成了对比。除上述特点之外,这些艺术家还倾向于使用明亮的非自然色彩。上述种种特征使他们的艺术充满了活力和儿童般的天真。
稚拙艺术家基本上游离于艺术届的各种新思潮之外,但是他们却对主流艺术产生了相当重要的影响。
参考资料
稚拙艺术.《中国大百科全书》第三版网络版.
最新修订时间:2022-08-30 10:41
目录
概述
概念简介
历史发展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