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文字
稠是一个汉语一级字,读作稠(chóu),部首是禾,本义指禾多而密。
现代释义
基本字义
稠chóu
⒈ 密,与“稀”相对:稠密。稠人广众。
⒉ 浓:稠粥。
基本词义
◎ 稠 chóu
〈形〉
(1) (形声。从禾,周声。本义:禾多而密)
(2) 多 [many and dense]
稠,多也。——《说文》。按,禾多也。
歌者稠。——《礼记·文王世子》注
书策稠浊。——《战国策·秦策》。注:“多也。”
稠人广众。——《汉书·灌夫传》
忆往昔峥嵘岁月稠。——毛泽东《沁园春·长沙》
(3) 又如:稠人(众人);稠人广坐(很多人聚会的场所);稠伙(犹稠众);稠众(众多)
(4) 繁密 [dense]
稠,密也。——《玉篇》
(5) 亦作“绸”
绸直如发。——《诗·小雅·都人》。传:“密直如发也。”
(6) 又如:稠云(密集的云);稠掩掩(密集而隐约无光);稠林(密林)
(7) 浓厚,与“稀”相对 [thick]。如:粥很稠;稠紧紧(浓厚貌);稠粘(浓厚而粘糊);稠浊(混浊)
常用词组
稠稠、稠度、稠糊、稠密、稠人广众
古籍释义
唐韵》直由切《集韵》《韵会》𨻰留切《正韵》除留切,𠀤音俦。《说文》多也。《广韵》穊也。《增韵》密也。
又穠也。《战国策》书策稠浊。《束晳·补华黍诗》黍发稠华。
又地名。《北史·魏本纪》永熙三年二月,帝至稠桑。
又姓。《前汉·功臣表》常乐侯稠雕。
又《增韵》通作绸。《诗·小雅》绸直如发。《笺》绸,密也。
又《集韵》田聊切,音迢。《庄子·天下篇》可谓稠适而上遂矣。《注》音调。本亦作调。
又《集韵》徒吊切,音糶。动摇貌。《前汉·扬雄传》天下稠㟼。《注》稠,徒吊反。
参考资料
.汉典.
康熙字典.汉典.
.千篇国学.
最新修订时间:2025-03-14 10:36
目录
概述
现代释义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