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舞(稷山高台花鼓)
山西省稷山县传统舞蹈
鼓舞(稷山高台花鼓),山西省稷山县的传统舞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历史渊源
鼓舞(稷山高台花鼓)起源于稷山县,相传是圣人后稷在稷山教民稼穑,开创了华夏民族农耕文化的先河,稷山人民为了纪念他的功德而创作的。古时人们以鼓乐祭拜,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直到现在人们还在用这种古老的形式欢庆丰收,祈福平安。
唐宋时期,当时的花鼓表演表演比较简单,由五个人组成,四人围一人,中间的人身上跨3或5只鼓,包括“肩鼓”“胸鼓”“两个腿鼓”“两个腿鼓”“头鼓”“两个膝鼓”等。表演内容为先由花鼓开场,接着开始唱词,唱词内容多与歌颂太平盛世、五谷丰登有关,唱词过后又开始打鼓直到结束。
明清时期,花鼓的表演人数开始增多,也开始用凳子搭建台,在表演时最下面放一张方桌,上面或是放一张凳子或是不放凳子,动作形式开始丰富,技术难度提高,在唱词形态上发展出来了不同唱腔的唱词,可分为“髙调”“平调”“前场”“后场”。
到2008年,稷山髙台花鼓有了质的转变,安福艺校校长苏安福在民间高台花鼓的基础上,把高台花鼓的表演人数增加到100多人,高台层数最多时候可达十三层。在对稷山高台花鼓做了大幅度改变后,使高台花鼓的发展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舞蹈特色
表演形式
传统稷山花鼓的表演形式是:打“三番”(方言,三段的意思)鼓,中间穿插民间歌手即兴高唱的民间小调;表演成员一般由一名花鼓老头和四名或六、八名组成,手持团扇、男扮女装的成年男子组成,化妆、服装都十分讲究;乐队一般约有五、六人,各持一鼓、一大锣、一小锣、一大钹、一小钹;随行其他成员打“高照”(方言,打灯的意思)两人、打彩旗的两人。
舞蹈动作
演员们边打鼓边搭台,迅速地将十几条道具板凳从平地上一层层叠搭起来,并且越来越高,表演不能中断,当所有演员全部到位时,百余名演员在此高台的各个分层进行表演演出,在没有任何保护措施的状态下,做出各种高难度的技巧和动作,而且表演中整个高台是旋转起来的状态,动作难度大,且具有观赏性。舞蹈套路有“走场花打”“板凳对打”“高台花打”“高台倒打”“胸头鼓8字打”“缠腰甩打”等。
演奏特点
稷山高台花鼓演员分别佩戴高鼓、低鼓、胸鼓、腿鼓在“架子”之上敲花鼓,并且不仅要打,还得打出花样来,在打的过程中他们要单打、对打、混合打,并且还需要兼顾其他乐器的配合。花鼓中穿插的花鼓曲具有地方特色,均来自民间流传的小调,还略带陕北民歌与“眉户戏”的味道,旋律抒情优美、意味悠长。
传承保护
传承价值
鼓舞(稷山高台花鼓)植根于黄河流域特定的社会文化背景,充分反映了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蕴藉了中华民族丰富的文化内涵,表达了黄河儿女敢为人先的豪迈气魄,其队形多变、构思新颖、表演精彩、引人入胜,具有强烈的艺术震撼力和感染力。鼓舞(稷山高台花鼓)是中华民族农耕文明的远古烙印,又是后稷百姓五谷丰登的精神图腾,是河东文化历史和现实的一种完美结合,是兴盛和强大的一种具体体现,是河东民俗活动中最具民族性与地域性的文化品牌。它一方面体现出一种全民参与、崇尚竞争、强健筋骨、积极向上的体育精神,一方面又表达了人们身心共愉、人乐和谐、天人合一的美好愿望、追求,以及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体现了历代河东劳动人民自然纯朴、英勇顽强的气概。
保护措施
2019年11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名单》公布,稷山县安福高台花鼓演艺中心获得“稷山高台花鼓”项目保护单位资格。
2023年10月31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名单》公布,鼓舞(稷山高台花鼓)项目保护单位稷山县安福高台花鼓演艺中心评估合格。
社会影响
重要活动
2008年,鼓舞(稷山高台花鼓)参加了第29届奥林匹克运动会开幕式仪式前表演。
2011年,鼓舞(稷山高台花鼓)参加了央视3台《欢乐中国行》魅力运城的开场表演。
2017年,鼓舞(稷山高台花鼓)参加了央视《东西南北贺新春》节目。
2019年,鼓舞(稷山高台花鼓)参加了央视《非遗公开课》节目。
荣誉表彰
2003年9月,鼓舞(稷山高台花鼓)获山西省第二届广场文化艺术节最高奖。
2004年5月,鼓舞(稷山高台花鼓)获云南昆明国际民族民间鼓舞大赛金奖。
2004年9月,鼓舞(稷山高台花鼓)获第七届中国艺术节 “群星奖”金奖;文化部第十三届群星奖首届国际民间鼓舞大赛金奖、“华夏一绝”全国广场舞大赛金奖。
2010年5月,鼓舞(稷山高台花鼓)获第二届中国秧歌节优秀秧歌展演“最佳风采”荣誉称号。
最新修订时间:2024-04-26 14:17
目录
概述
历史渊源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