稷益庙,位于
山西省运城市
新绛县阳王镇阳王村,故俗称阳王庙。创建时间不详,重修于元至元年间(1264~1294),占地面积130余平方米。
庙坐北向南,原山门、献亭、两厢房已毁,现仅存舞台和正殿。舞台面宽五间,进深三间,单檐歇山顶,檐下施大额枋,台口宽近10米,稍间空间较大,这种形制是我国戏曲发展史上的重要实物资料。正殿面宽五间,进深六椽,单檐悬山顶,檐下施斗拱,殿顶三彩琉璃光彩照人。大殿为明弘治十五年(1502年)所建原构。舞台也应与大殿建造基本同时。正殿东、南、西三内壁绘满彩色壁画,总计130余平方米。内容多为我国古代的神话传说,歌颂大禹、后稷、伯益教民稼穑、为民造福的事迹,表现了古代人民征服大自然灾害的坚韧不拔精神。东壁绘“朝圣图”,以三圣殿为中心,以群山为背景展开壮阔的画面。三圣身着帝王装袍服,左右两旁有侍女奉立,前侧有文武百官云集,文臣手持笏板,武将手握刀剑兵刃。画面重点突出,人物贵卑有别,姿态各异,再现了古时规模壮观的百官朝拜场面。除百官外画面还增加了农夫形像化内容。有的肩挑猎物、树枝,有的捆缚蝗虫精,有的手抓蚂蚁和害虫、野草,有的手持五谷、肩扛锄头等,于他处壁画所不见。西壁以大禹、后稷、伯益为中心展开画面,有百官朝拜,有后稷、伯益的传说故事。东壁右上部画“后稷降生”图,包括“祭祀天地”“后稷出生”“牲口圈中”“禽鸟饲养”“樵夫发现”“母亲抱回”“邻里探望”等内容。西壁左上部画“教民稼穑”图,包括“烧荒图”“耕获图”“伐木图”“狩猎图”等内容。传说故事以连环画形式分绘东、西两壁,画面生动活泼,内容丰富多彩,生活气息浓郁。南壁西侧画“酆都狱门”“阴曹地府”,东侧画“东帝赴会”。大帝有说是张道陵,羽扇纶巾,率众官出行朝圣。全部壁画有人、神、鬼率计四百余个,以山水、树木、花草、鸟兽穿插相间,浑然一体,层次清晰,艺术构思新颖别致,堪称古代绘画艺术之精品。据壁画题记,由山西翼城县画士常儒及,其两子常来、常耜与门徒张细,绛州画士陈圆及侄陈文、门徒刘崇德所绘。
庙内正殿内有总计约130平方米的壁画。壁画题材多为古代神话传说,歌颂大禹、后稷、伯益教民稼穑、为民造福的事迹,在我国的寺观壁画中独树一帜,是我国古代农业社会的生动体现。壁画画艺精湛,布局严谨,是研究明代壁画风格和艺术内涵的重要实物,艺术价值极高。其东壁绘《朝圣图》,整幅画以一座宫殿为背景,伏羲、神农、黄帝三圣坐于殿中,两旁及左右厢房中侍女成群,手执壶浆果盘。有文武百官朝贺、卫士侍立,阶下左右两侧有将士、农夫、猎户等到此朝拜。农夫有的手执五谷、肩扛农具,还有的捆绑着与人一般高的蝗虫,手拿蚂蚱等害虫和野草;猎户则手持大刀,背挎弓箭,摩拳擦掌,彪悍勇武。画面左下方为大禹朝圣的场面,前有侍从捧着珊瑚、宝鼎、贡案,大禹头戴王冠,身着红袍,挺立桥头,左右侍女随从执幡伞护驾,前呼后拥,气势威严。《朝圣图》的外围则布列着有关后稷的神话传说,包括祭祀天地、后稷诞生、抛弃郊野等。历史与传说结合,使画面具有浓烈的乡土气息,特别是其中初生沐浴、马拉轿车、樵夫担柴、屋宇侧开的折叠式窗户等,颇有晋南特色。西壁壁画为朝拜大禹、后稷、伯益,三圣凝神端坐,现出帝王之色。在其身后,有宫女、侍吏多人,他们奉果盘、捧琼浆执如意、撑伞盖,侍奉在侧。阶陛之下文武百官侍立,或戴梁冠、或戴乌纱、或束软巾、或着缨胄,分层列于两侧。阶前有一位官员正手执笏板躬身朝拜,虔敬之情表露无遗。在朝圣者的外围则描绘了祭祀、烧荒、耕获、田猎等农业生产活动的场景。祭祀场景中,帝王带领百官朝着大禹、后稷和伯益的牌位躬身拜祭,肴馔齐备、钟鼓齐奏,坛上祥云缭绕、花木扶疏,一派庄严肃穆。而在《耕获图》中,将春种、夏耘、秋收集于一图。上端耕牛拉犁暂歇,扶犁的农夫正和田边的红袍官员聊着什么,树下的妻子已给他准备好了饭菜;中间父子在锄禾,年轻的妇人正挑着饭菜朝他们走来,迫不及待的孩子已经端了一碗饭跑来,年长者似乎听见了孩子的叫喊,停下活计朝着孩子望去;下端则是收割、碾场、扬场、装运谷子的情景,各道工序紧张有序地展开,场面热火朝天。这些场景的创作并非凭空臆造,其中的很多场面时仍见到,是明代寺观壁画中的上乘之作。
稷益庙据史书记载,后稷名弃,为有邰氏女姜塬所生。弃在“禅让”时代被尧举为农师,舜因他有功于民,封弃于邰,号曰后稷。周人传说他是开始种植稷和麦的人,因此尊他为农神。伯益与夏禹同时,相传他发明了凿井。远古人类用水,常离不开河流天然水。凿井的发明,开创了人类生息人为取水的先河,既便利了生活又为农业的起源创造了条件,无疑具有划时代意义。
稷益庙是祀奉
后稷和伯益的庙宇。传说后稷为
尧舜时的农官,是周朝的始祖,也是中华农耕文明的开创者,被后世奉为“农神”。传说
伯益为
大禹的执政官,也是秦王室赢氏的先祖,主要功绩是“助禹治水”。天下祭祀后稷之庙很多,但只有后稷的家乡将稷、益合祭,极富特色。
2001年6月25日,稷益庙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
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