穗状狐尾藻
小二仙草科狐尾藻属植物
穗状狐尾藻(Myriophyllum spicatum L.)是小二仙草科狐尾藻属植物,多年生沉水草本。根状茎发达,在水底泥中蔓延,节部生根。茎圆柱形,叶柄极短或不存在。花两性,单性或杂性,雌雄同株。分果广卵形或卵状椭圆形,具4纵深沟,沟缘表面光滑。花期从春到秋陆续开放,4-9月陆续结果。
形态特征
多年生沉水草本。根状茎发达,在水底泥中蔓延,节部生根。茎圆柱形,长1-2.5米,分枝极多。叶常5片轮生(或4-6片轮生、或3-4片轮生),长3.5厘米,丝状全细裂,叶的裂片约13对,细线形,裂片长1-1.5厘米;叶柄极短或不存在。
花两性,单性或杂性,雌雄同株,单生于苞片状叶腋内,常4朵轮生,由多数花排成近裸颓的顶生或腋生的穗状花序,长6-10厘米,生于水面上。如为单性花,则上部为雄花,下部为雌花,中部有时为两性花,基部有一对苞片,其中1片稍大、为广椭圆形,长1-3毫米,全缘或呈羽状齿裂。雄花:萼筒广钟状,顶端4深裂、平滑;花瓣4,阔匙形,凹陷,长2.5毫米,顶端圆形、粉红色;雄蕊8,花药长椭圆形,长2毫米;淡黄色;无花梗。雌花:萼筒管状,4深裂;花瓣缺,或不明显;子房下位、4室,花柱4,很短、偏于一侧,柱头羽毛状,向外反转,具4胚珠;大苞片矩圆形,全缘或有细锯齿,较花瓣为短,小苞片近圆形,边缘有锯齿。分果广卵形或卵状椭圆形,长2-3毫米,具4纵深沟,沟缘表面光滑。花期从春到秋陆续开放,4-9月陆续结果。
产地生境
穗状狐尾藻为世界广布种,产于全球的淡水水域。中国南北各地池塘、河沟、沼泽中常有生长,特别是在含钙的水域中更较常见。穗状弧尾藻喜阳光直射的环境,其喜温暖,耐低温,在16-28℃的温度范围内生长较好,越冬温度不宜低于4℃,整个植株可在冰层下的水中存活。
亚洲:孟加拉国、不丹、柬埔寨、中国(安徽、湖北、内蒙古、陕西、山西、西藏、台湾)、印度(克什米尔)、印度尼西亚、伊朗、以色列、日本、约旦、韩国、朝鲜、巴基斯坦、巴基斯坦、菲律宾、泰国、土耳其、越南。
非洲:阿尔及利亚、博茨瓦纳、埃及、肯尼亚、纳米比亚、南非、多哥、赞比亚、津巴布韦。
北美: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省、安大略省、魁北克省)、美国(阿拉巴马州、阿拉斯加州、亚利桑那、加利福尼亚州、科罗拉多州、康涅狄格州、特拉华州、佛罗里达州、乔治亚州、爱达荷州、伊利诺斯州、印第安纳州、爱荷华州、肯塔基州、路易斯安那州、缅因州、马里兰州、马萨诸塞州、密歇根州、明尼苏达州、密西西比州、蒙大拿州、内华达州、新泽西州、新墨西哥州、纽约、北卡罗来纳州、俄亥俄州、奥克拉荷马州、俄勒冈州、宾夕法尼亚州、罗德岛、南卡罗来纳州、南达科他州、田纳西州、德克萨斯州、佛蒙特州、弗吉尼亚州、华盛顿、西弗吉尼亚州、威斯康星州)。
欧洲:奥地利、比利时、克罗地亚、捷克共和国、丹麦、爱沙尼亚、芬兰、法国、德国、冰岛、爱尔兰、意大利、列支敦士登、立陶宛、卢森堡、荷兰、挪威、葡萄牙、俄罗斯(西伯利亚)、塞尔维亚、斯洛伐克、斯洛文尼亚、西班牙、瑞典、瑞士、英国(海峡群岛、英格兰和威尔士)。
大洋洲:澳大利亚。
繁殖方法
该种植物以扦插法繁殖为主,多在每年4-8月进行。如果条件允许,亦可全年育苗。还可采用播种法进行育苗。
栽培技术
缸养
当在室内进行水族箱装饰时,宜选用直径3-5毫米的砾石作为栽培基质。在操作前的3天左右,最好给小苗追肥一次。如不与其他水生植物混栽,所用容器通常为中型水族箱注意摆放地点应保证植株能够接受所需的光照。先将栽培基质铺好,其厚度为5-7厘米。可先注入适量水至栽培容器中,然后即可种植。
管理
穗状狐尾藻对水质要求不严,在含钙较高的水中也能很好生长。水体的pH可控制在5.4-8.4间,即呈微酸性至碱性。这种植物适应性很强,对肥料的需求量较少,生长旺及时追肥。最好保持全日照;在缺少光照的环境中进行栽培,可以使用专用荧光灯,每天给予10-12小时的人工光照,这样植株也能较正常地生长。在良好的管理条件下,穗状狐尾藻不易患病,亦较少受到有害动物的侵袭。该种植物为多年生,其发苗迅速,成形很快。它的最佳观赏时段自种苗定植后可达3-5个月。在不更新植株的情况下,其连续栽培不宜超过8个月。
主要价值
药用:全草入药,清凉,解毒,止痢,治慢性下痢。
饲用:夏季生长旺盛,一年四季可采,可为养猪、养鱼、养鸭的饲料。
观赏:该种植物适合室内水体绿化,是装饰玻璃容器的良好材料。当水族箱栽培时,常作为中景、背景草使用。除供观赏外,它还可用来沤制绿肥。
参考资料
穗状狐尾藻.植物智.
穗状狐尾藻.中国自然标本馆.
最新修订时间:2025-01-02 17:04
目录
概述
形态特征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