穷凶极恶
汉语成语
穷凶极恶(拼音:qióng xiōng jí è)是一个汉语成语,最早出自于汉·班固汉书·王莽传》。
成语出处
汉·班固《汉书·王莽传》:“及其(王莽)窃位南面,处非所居,颠覆之势险于桀纣,而莽晏然自以为黄、虞复出也。乃始恣睢,奋其威诈,滔天虐民,穷凶极恶,流毒诸夏,乱延蛮貉,犹未足逞其欲焉。”
后世据此典故引申出成语“穷凶极恶”。
成语故事
王莽是汉元帝的皇后王政君的侄子,因他父亲早死,没有被封侯,由其叔父们抚养成人。王氏家族是当时权倾朝野的外戚家族,王家先后有九人封侯,五人担任大司马,是西汉一代中最显贵的家族。王莽对身居大司马之位的伯父王凤极为恭顺,王凤临死前,把他托付给王政君。
元帝时王莽被任命为黄门郎,后迁射声校尉,从此踏上仕途。汉成帝永始元年(前16年)王莽被封为新都侯,并被任为骑都尉、光禄大夫、侍中,成为皇帝的近臣。
王莽矫情伪饰。元帝、成帝两朝,王氏子弟横行不法,热衷于声色犬马,唯独王莽“折节为恭俭”,“勤身博学”,事母养孤,以德行著称。他广结名士和将相大臣,骗得了好声誉。他当上大司马后,更加谦卑俭约。妻子“衣不曳地,布不蔽膝”,连访客都误以为是婢女。
汉哀帝死,王莽回京,以太后名义执掌军政大权,立九岁的汉平帝,太后临朝称制,朝政大权归王莽。元始元年(公元元年)王莽被封为安汉公,第二年他把自己的女儿嫁给平帝为皇后。不久汉平帝死,王莽为了避免年长的新皇帝登基,使自己不能任意操纵政局,于是拥立年仅两岁的刘婴(孺子婴)为皇太子,太后王政君命王莽暂代天子朝政,称“假皇帝”或“摄皇帝”(代理皇帝)。
此时王莽已不再听王政君的节制,露出狰狞面目,“附顺者拔擢,忤恨者诛灭”,大臣任免均由他一人说了算。公元8年,王莽废孺子婴,自己登上帝位,定国号为“新”。
王莽自幼诵习《周礼》,迷信古代制度,以为完美无缺,是治国最好方案,故附会《周礼》,改革制度。但王莽“托古改制”不合时宜,以致造成农商失业,食货俱废,社会经济极混乱。他还大肆搜集民间美女进宫。实行残暴统治,搜刮民脂民膏,把长安城闹得鸡犬不宁。《汉书》在写王莽传时,给出了“穷凶极恶,流毒诸夏”的评价。
成语寓意
王莽身上可以说体现了两个“极端”:开始时,极端的节俭和自律,恭俭博学,德行昭著;一旦得势,就凶相毕露,极尽奢侈之能事,残暴妄为,劫掠民意。极端的做法,不是对自己的残忍就是对别人的残暴。生命是一个过程,不是一场表演,无论什么时候都应该不苛责自己,也不妄求别人。
成语运用
成文用法
“穷凶极恶”形容极端凶狠残暴。联合式结构,含贬义;在句中一般作谓语、定语、状语。
运用示例
南朝梁·沈约《宋书·后废帝纪》:“显穷凶极暴,自取灰灭。”
南朝梁·沈约《宋书·徐羡之传》:”播迁之始,谋肆酰毒,至止未几,显行怨杀,穷凶极虐,荼酷备加。”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唐昭宗天复二年》:“朱氏恃其诈力,穷凶极暴,乔灭四邻,人怨神怒。”
宋·孙觌《上皇帝书》二:“昔蔡京用事,是穷凶极恶,集大乱之成,遗祸社稷,殆不可救。
宋·洪迈《容斋随笔・石宜为彗》:“予谓此乃石氏穷凶极虐,为天所弃,岂一逆子便能上干玄象,起彗李乎!”
明·冯梦龙《喻世明言》卷四十:“表上备说严嵩父子招权纳贿,穷凶极恶,欺君误国十大罪,乞诛之以谢天下。”
清·李慈铭《北齐定国寺碑铭跋》:“碑文极颂截之善政,案高齐文襄文宣武成兄弟穷凶极暴,犬凝不为,而诸王则多贤者。”
清·甘汝来《饬禁土司官族告谕》:“稍拂其意,痛加鞭挞,村邨被害,人人切齿,此等极恶穷凶,应即锁拿究审。”
最新修订时间:2024-10-13 08:34
目录
概述
成语出处
成语故事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