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窬
汉语词语
穿窬,汉语词语,拼音是chuān yú,指翻墙头或钻墙洞的盗窃行为,亦指进行这种行为的窃贼。
字词解析
穿:作动词,穿过或凿通墙壁。
窬,《说文》解释为“穿木户也”,郑云:门旁窬也,穿墙为之如圭矣,即,门边像形的小洞(,长条形,上圆或剑头形而下方),功用是排出院内积水,供犬类进出通道,也是恭桶外运通道(故也称恭桶为窬桶,另解,“窬”又有中空的意思,此外“窬桶”便是马桶。);《字汇》说,“窬,通“逾”,逾墙曰窬。”即,从墙上爬过去。
穿窬,作动宾词组,可理解为穿过门旁小洞;都作动词解,可以理解为“穿过墙壁及从墙上爬过去”。无论何意,都是指“通过钻洞和爬墙进行盗窃的行为”。
释义
1、挖墙洞和爬墙头。指偷窃行为。
2、指小偷。
出处
论语·阳货》:“色厉而内荏,譬诸小人,其犹穿窬之盗也欤!” 何晏 集解:“穿,穿壁;窬,窬墙。”
孟子·尽心下》:“人能充无穿逾之心,而义不可胜用也。” 赵岐 注:“穿墙逾屋,奸利之心也。”
汉·桓宽《盐铁论·利议》:诸生阘茸无行,多言而不用,情貌不相副。若穿窬之盗,自古而患之。是孔丘斥逐于鲁君,曾不用于世也。
晋 葛洪《抱朴子·擢才》:“ 巢 许 获穿逾之谤。”
明 何景明《躄盗》:“躄盗者,一足躄,善穿窬。”
北史·隋纪下·炀帝》:“穿窬无所厝其奸宄。”
南朝 宋范晔《后汉书·陈忠传》:夫穿窬不禁,则致强盗;强盗不断,则为攻盗;攻盗成群,必生大奸。
元 杨暹《西游记》第二出:“公事问明如彻底,一生只怕问穿窬。”
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于中丞》:“妆奁甚富,夜被穿窬席卷而去。”
梁启超《新民说》八:“为穿窬者,虽以至丑极垢之名过毁之,其居也恬然。”
“窬”字又通“觎”字,故可解释为:非分的希望、企图,觊觎。例: 窥窬神器。――王佥《褚渊碑文》
最新修订时间:2022-10-24 22:00
目录
概述
字词解析
释义
出处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