窑变,主要是指瓷器在烧制过程中,由于窑内温度发生变化导致其表面釉色发生的
不确定性自然变化。
而在《古物指南》、《陶成记事碑记》中,则进而将“人巧”所为的釉色变化,增加进了“窑变”之中。《
景德镇陶录》也认为:“窑变之器有三:二为天工,一为人巧。其由天工者,火性幻化,天然而成……;其由人巧者,则工故以釉作幻色物态,直名之曰窑变,殊数见不鲜耳。”对这种具体的“人巧”之法,《
南窑笔记》记载道:“法用白釉为底,外加
釉里红元子少许,罩以玻璃
红宝石晶料为釉,涂于胎外,入火藉其流淌,颜色变幻,听其自然,而非有意预定为某色也。其复火数次成者,其色愈佳。”而这种“人巧”的窑变也往往不是一种特定的色彩。
窑变的结果,不外两种情况:一是窑病,二是窑宝。《南窑笔记》说:“
釉水色泽,全资窑火,或风雨阴霾,地气蒸湿,则釉色黯黄惊裂,种种诸疵,皆窑病也。必使火候釉水恰好,则完美之器十有七八矣。又有窑变一种,盖因窑火精华凝结,偶然独钟,天然奇色,光怪可爱,是为窑宝,邈不可得。”
古人对窑变有很多的记载。如《
清波杂志》说:“
饶州景德镇,大观间有窑变,色红如朱砂。物反常为妖,窑户亟碎之。”当时的陶工从来没有看见过这种现象,觉得不可思议,于是就从迷信的角度来理解,认为它是“妖”。但久而久之,窑户们反而发现其形态极美,或如灿烂云霞,或如春花秋云,或如大海怒涛,或如万马奔腾,因而被视为艺术
瓷釉为人们所欣赏。如宋代河南
禹县钧窑生产的
铜红窑变,可谓变化莫测,鬼斧神工。清以前
景德镇窑偶尔烧制的
窑变釉瓷多被捣毁,至清时则作为著名
色釉而专门生产,据《
南窑笔记》载,清代生产的窑变釉,虽入火使釉流淌,
颜色变化任其自然,非有意预定为某种色泽,但已经能人为配置釉料,较好的控制火候,基本上掌握了窑变的规律。著名的如康熙朝创烧的
豇豆红、
苹果绿等品种。
钧瓷所用
矿物原料均为
禹州当地所产,这些原料成分复杂,含有多种
微量元素,本身多带有不同的颜色。原料中即使是同一种矿物质,由于所处矿床的位置不同和加工方法的不同,其物理和
化学性能也会存在一定的差异。这些原料是钧瓷生产得天独厚的资源,也是
钧瓷窑变现象产生的基础。
(1)不同种类、不同
化学成分组成的泥胎,其性质也不相同。胎质可对钧瓷窑变产生影响,主要反映在釉的颜色、
开片、高温流动性几个方面。胎中铁、钛含量的多少,影响着钧釉的鲜艳程度和色调的深浅,硅、铝含量的多少对釉的开片有着重要的影响,碱性成分的多少则影响着釉的流动性。
(2)钧瓷产品的造型一般都比较简洁、凝练,人物类、动物类造型多采用变形、夸张的手法,以大块的面作为形体。器皿类造型是平滑流畅的曲线、直线形体,稍复杂的造型局部点缀有
耳饰、
堆塑或雕刻等。这些造型都是为适应
钧釉设计,能够造成釉面
丰富多彩的窑变效果。
一个合理的钧釉组成,是钧瓷窑变的基础。钧釉的化学成分经
科学分析,基本的有十几种,并含有40多种微量元素,十分有利于钧釉窑变现象的产生。
钧瓷在
施釉时釉
层厚度不同,烧成后釉面的窑变效果也就不同。一般情况下,釉层厚时窑变效果好,釉的色彩丰富,乳浊度高,纹路容易形成。釉层稍薄时则釉面变化少。另外,采用不同的上釉方法也会产生不同的窑变效果。
烧成是钧瓷生产最为关键的一道工序,该工序中每一个细小环节的微妙变化,都会影响到钧瓷的窑变效果。
装窑时产品摆放位置的不同,装窑产品的稠密与稀少,烧窑时所用燃料的种类以及燃料质量的优劣,
还原气氛的轻重,烧成温度的高低,烧成时间的长短,熄火后
冷却速度的快慢,气候的变化以及
烧窑工技术水平的高低等,都会使钧瓷产生不同的窑变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