竺绍康(1877—1910),浙江省绍兴市嵊县(现嵊州市)人,青年时就读于本乡,为人重侠义,好打抱不平。1902年创立平阳党,后与
王金发、
裘文高等结为生死之交,从事反清革命活动。1905年入绍兴普通陆军中学。
徐锡麟、
陶成章等去
日本后,与
吕逢樵等负责校务。1907年秋瑾与徐锡麟策划皖浙起义时,担任光复军分统,奉命去嵊县组织起义队伍。皖浙起义失败后,竺绍康被通缉,辗转赴
上海,不久加入
中国同盟会,与
陈其美等联络,继续从事革命活动。1910年12月在上海病逝。
人物评价
抗盗组团练 保地方平安
竺绍康出身于一个财主家庭,为人豁达,重侠义,自幼好学,22岁时中秀才。但他淡泊功名,以向仕途求功名为耻。因此,他不再读所谓的“圣贤书”,而是游历新昌、奉化、余姚等县,积极宣传反清灭洋的思想。他广交青年朋友,并被推为朋友中的“盟长”。
当时,嵊东四明山、大湖山一带盗匪蜂起,周边村庄屡遭其害,官吏束手无策。竺绍康“斥私财,制战具”,组织团练以抗击盗匪,并进而攻破他们的巢穴,地方得以安宁。时有邻村土豪蔡旭人,因与竺绍康父辈有私怨,竟诬告竺绍康结伙“沿溪勒索”,绍兴知府受理此案。竺绍康当庭侃侃陈词,揭穿阴谋,使蔡旭人无言以对。在场观审的徐锡麟见竺绍康“雄辞伟辩,英挺磊落”,当晚便挽人介绍至竺寓会晤。两人相见互倾肺腑,共谋推翻清廷事宜。
组织平阳党 树起反清旗
1902年秋,竺绍康在嵊县东乡一带组织“平阳党”(平洋党),发给每个成员画有“瓶、羊”的执照,举起反清抗洋的大旗。
当时任镇海炮台司令的张伯岐,因打抱不平犯下命案,遭清廷缉捕,闻知竺绍康在嵊结党反清,便率24名把兄弟投奔而来。当时,
王金发参加乌带党,成为乌带党首领,也与竺绍康联络,作为平阳党的别支开展活动。竺绍康则变卖田产,充作活动经费,明以御盗,暗中以“反清抗洋”为号召,发展组织,号称万人。在此期间,他多次秘密领导农民暴动,抗捐抗税、杀官夺械,清兵不能禁控。1904年,竺绍康与谢飞麟、王金发、周志由等数十人在嵊县创办了“大同学社”,名为“研究学术、砥砺德行”,暗中开展政治活动,传播民主思想,“结纳党人,厚聚士众,图谋举事。”同年12月,大同学社的成员都参加了当时规模较大、影响较广的革命组织——光复会。
为建立武装起事据点,徐锡麟于次年到灵鹅拜访竺绍康。竺绍康应徐锡麟之邀率领王金发、张伯岐等20余名会党骨干来到绍兴,入绍兴普通陆军中学校(大通学堂前身),由徐锡麟任总理,竺绍康任襄办。大通学堂招收来自诸暨、东阳、金华、永康、缙云、兰溪、富阳等地的会党骨干,为清末革命团体光复会在浙江的大本营,是培训革命党人、培养军事干部的地方。1906年1月,徐锡麟去日本学习军事,竺绍康接办大通学堂,训练会党骨干,并奔走各地募款筹饷,购置武器。
参加光复军 加入同盟会
1907年春,竺绍康陪同秋瑾赴金华、义乌、武义、天台等地联络会党,筹谋浙江武装起义,总称光复军。徐锡麟为统领,秋瑾任协领,竺绍康被推举为光复军“源”字号分统,赴杭州白云庵出席秋瑾主持的浙江各会党首领秘密会议,制订浙、皖同时举义方案。
农历六月初五,竺绍康在嵊城南门外“恒源兴”秘密集结部众。当天下午,得到徐锡麟发动的安庆起义失败、绍兴秋瑾被捕、大通学堂被查封的消息后,竺绍康就昼夜奔赴各地,通知会党兄弟分散待命,并密谋劫狱,终因清兵防范严密,没有成功。他被清廷悬赏千元通缉,先后避往台州、上海,不久加入同盟会。11月间又潜回嵊县,策划嵊西农民暴动的“白竹之战”,抗击清兵,击毙清军统领刘庆林等数十人。
响应大起义 鞠躬而尽瘁
1908年春,竺绍康率浦可长、张伯岐、竺朝鉴等秘密回嵊筹措起义军费。次年,浙江要求“废除与英帝所订的沪、杭、甬铁路借款条约”群众运动深入开展,竺绍康又潜回上海参加“保路运动”,受命组织“保路拒款决死党”,在沪、杭、甬等地联合绅民,开展拒款保路运动,两次密谋行刺勾结清廷、英帝、出卖路权的罪魁
盛宣怀,均因盛宣怀护卫严密,诡计多端,未能成功。
1910年,竺绍康响应孙中山、黄兴等策划的江、浙、皖、赣、闽五省武装大起义,联络各地会党,运送武器,协同筹款。次年,竺绍康等革命党人在嵊县清风岭劫囚车,救出
张伯岐。竺绍康为反清奔走呼号,历尽艰险,最终积劳成疾,病逝于上海,终年仅32岁。在病中仍大呼“杀贼”,临终时嘱咐战友:“革命未竟,尚祈奋斗!”
于右任特为其作传,称“武昌首义,两浙响应;光复诸健儿,大半出公麾下……从文人而为实业家,纵横一时,声振两浙”。
人物纪念
故居
竺绍康旧居在金庭镇灵鹅村,俗称上坞台门,为晚清建筑,被列为市级文保点。正厅7间,前厅侧屋各3间,为清晚期建筑。庭院围墙绘有壁画和塑有砖雕蝙蝠。台门设在东首,砖砌门额有5只栩栩如生的砖雕倒台挂狮子,中厅和正厅的廊柱上置有木雕工艺精湛的雀替,图案大都采用吉祥的八卦图案,正厅和侧屋的木门窗雕刻细腻、古色古香,很有观赏价值。现故居现存完好。
陵墓
竺绍康墓原在杭州孤山东麓,1964年迁吉庆山马坡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