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记是汉语词汇,拼音是bǐ jì,意思是用笔所做的
记录。笔记体著作起源于
唐代,在
宋代最繁荣。
2. 一种以
随笔记录为主的著作体裁。内容大都为记见闻,辨名物,释古语,述史事,写
情景。其异名则有随笔、笔谈、杂识、
札记等。
3. 用笔记录。亦指听课、听报告、读书时所作的记录。
南朝 梁
王僧孺《太常敬子任府君传》:“辞赋极其精深,笔记尤尽典实。”
鲁迅《且介亭杂文·关于中国的两三件事》:“烧掉房子的事,据 宋 人的笔记说,是开始于
蒙古人的。”
洪深《电影戏剧的编剧方法》第四章三:“现在引 明 人笔记一则为例。”
鲁迅《故事新编·出关》:“过不多久,就有四个代表进来见
老子,大意是说他的话讲的太快了,加上国语不大纯粹,所以谁也不能笔记。”
陈残云《山谷风烟》第三七章:“土改队员和一些认得了多少字的人……都在认真地记着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