符箓是道教中的一种法术,亦称“符字”“墨箓”“丹书”。符箓是符和箓的合称。符箓术起源于巫觋,始见于东汉。《
后汉书·方术传》载:“河南有麹圣卿,善为丹书符,劾厌杀鬼神而使命之。”
符箓术起源于巫觋,始见于东汉。《
后汉书·方术传》载:“河南有麹圣卿,善为丹书符,劾厌杀鬼神而使命之。”又记:
费长房向卖药翁(被称为
壶公)学道,卖药翁“为作一符,曰:‘以此主地上鬼神。’……遂能医疗众病,鞭笞百鬼,及驱使
社公”。“后失其符,为众鬼所杀。”
道教在长期传习符箓术的过程中,创造了纷繁的符箓
道法,造作了众多的符书。所创符箓难以数计符箓样式千奇百怪。归纳起来主要有如下四类:
(一)复文。多数由二个以上小字组合而成,少数由多道横竖曲扭的笔画组合成形。主要见于《
太平经》。
(二)
云篆。据说是天神显现的天书,实即模仿天空云气变幻形状或古篆籀体而造作的符箓。主要见于《
灵宝无量度人上品妙经》。
(四)符图。由天神形象与符文结为一体的符箓。这类符箓也很多,在
古墓葬发掘中,亦曾发现过这类符箓。
道教符箓使用十分广泛。有用于为人治病者:或
丹书符箓于纸,烧化后溶于水中,让病人饮下;或将符箓缄封,令病人佩带。有用于驱鬼镇邪者:或佩带身上,或贴于寝门上。 有用于救灾止害者:或将符箓投河堤溃决处以止水患,或书符召将以解除
旱灾等。至于道士作斋醮法事,更离不开符箓,或书符于章表,上奏天神;或用符召将请神,令其杀鬼;或用符关照
冥府,炼度亡魂。整个
坛场内外,张贴、悬挂各式符箓。
符箓术的思想基础是
鬼神信仰,称其有召神劾鬼、镇魔降妖之功效者,自不可信,而用以治病偶尔称有“小验”者,也并非其驱逐了致病之“鬼”,可能别有原因。据推测,某些
病本轻微的患者,因相信符箓,饮
符水后,造成一种鬼已驱去、病已脱身的心理态势。这类似于医学上的
心理疗法,起作用的不是符箓本身,而是符箓所引发的积极
心理状态,促使人体调动
防御机制克服了疾病。
符箓术导源于巫觋。《
后汉书》载:麹圣卿“善为丹书符。”《后汉书·方术传》记
费长房向
卖药翁壶公学道,壶公“为作一符,……遂能医疗众病。”《
云笈七签》卷七《符字》说:“以道之精气,布之简墨,会物之精气。”某些道士、炼气士书符时运气于符上,
以之治病,可能产生一定疗效。道书谓:“符无正形,以气而灵。”
符是沟通人与神的秘密法宝,所以不是随便可以乱画的,故有所谓“
画符不知窍,反惹鬼神笑;画符若知窍,惊得鬼神叫”的说法。画符的方法成百上千,有的要掐诀存想神灵随笔而来,有的要步罡踏斗,念动咒语……就是在铺纸
研墨、
运笔等方面都十分考究,其程序之复杂,方法之繁琐,足令善男信女们头晕目眩。
中国古代修道者认为,符咒作为山、医、卜、命、相
五术的根本,是修道者与上天(灵界)对话的媒介和渠道,通过这一渠道,可以让
九天符头一、
画符仪式的程序画符有一定程序,决不可以简单了事、顺序颠倒。从总的方面看,画符都要设坛行
祭礼(尤其是道士),有所谓“总坛式”。总坛式里的总符咒写有道士们通常信仰的神祇——土地、城隍、东方
青帝、南方赤帝、西方白帝、北方黑帝、朱雀大将、
玄武大将、黑杀大将等。如古代敦煌道士画符时所设的总坛式图中的总符咒。道士们还要造坛,造两块天帝的印把子。这两印是雕在坛上的,前后都要雕。也有不设“总坛式”或造坛的,如“请仙箕法”等。请仙箕时,用三盘果子,茶、酒各三盏供
于正堂屋的神龛上…,或供于临时设在屋外某个方位,相当于
供桌的饭桌上即可。
画符前,先要净心——聚精会神,诚心诚意,清除杂念,思想专注,以及要净身、净面、净手、漱口,并要预备好水果、
米酒、
香烛等祭物,还有笔墨、朱砂、
黄纸等。对这些用品,道士先用神咒来敕,以使其具有神威。(1)笔咒:居收五雷神将电灼光华纳则一身保命上则缚鬼
伏邪一切死活灭道我长生急急如律令。(2)水咒:此水不非凡水北方壬癸水一点在砚中云雨须臾至病者吞之百病消除邪鬼吞吞如粉碎急急如律令。四、画符的时间禁忌端午节是画符、造
符水的吉日,画符造符多在这一天举行。画端午
驱鬼符更是如此。每年有四天不可乱
画符,如若在这四天画符;不但不灵验,而且还有害。这四天是农历的三月
初九、六月初二、九月初六、十二月初二。画符最好选择子时或亥时。据说此时是阳消阴长、阴阳交接之时,灵气最重,其次午、卯、酉时亦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