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温退火
用来代替完全退火和不完全退火的新的退火方法
等温退火是用来代替完全退火和不完全退火的新的退火方法,是以较快的速度冷却到A1以下某一温度,保温一定时间使奥氏体转变为珠光体组织,然后空冷,处理后所得到的组织和性能彼此也很相似,但是处理所需要的时间,常常可以大大缩短。
操作概述
退火,就是把钢加热到临界温度( 或 )以上,并保温一定的时间以后,再在炉中缓慢冷却,最后所得到的组织是 的转变产物。
退火的目的主要在于软化钢料以便于进行切削加工;消除内应力以防止工件弯曲变形;细化晶粒,改善组织以改善钢的加工性能;去除气体,以避免白点的形成等等。
由于钢的成分的不同,退火的目的不同。其处理方法也往往不同。常用的有所谓完全退火、不完全退火、扩散退火、球化退火、消除应力退火等。等温退火是用来代替完全退火和不完全退火的新的退火方法,处理后所得到的组织和性能彼此也很相似,但是处理所需要的时间,常常可以大大缩短。
操作过程
等温退火的操作过程,大致可以分成如下几个步骤:
(1)将钢加热到临界温度以上(亚共折钢在 以上,共析钢和亚共析铜在 以上),保温一定的时间,使其获得奥氏体的组织。
(2)将已经加热好的钢,放入另一温度稍低于 点的炉中,或使钢较快地随炉冷到 点稍下的温度,进行等温保持,使过冷奥氏体完全转变为 转变的产物。
(3)钢钢转变完成之后,可以取出气冷、油冷甚至水冷,但一般皆用气冷。
等温退火的操作示意曲线如图1所示。钢经等温退火后,可以降低硬度、改善组织和消除气体。
注意要点
为了使钢在等温退火后,获得预期的效果,在操作时应该注意下述几点:
(1)等温退火的加热温度,应该根据钢的成分、技术要求和原始状态来确定。亚共析钢都采用完全退火的加热温度(加热温度在以上),过共析钢皆采用不完全退火的加热温度(加热温度在以上)。要求改善显微组织的温度偏高,使其获得均匀的奥氏体,而有利于获得均匀的转变产物。纯粹要求降低硬度的温度偏低,使其获得不均匀的奥氏体,而有利于加速转变,这对合金钢及高合金工具钢尤为重要。原始组织细密均匀的,由于奥氏体易于形成,故可用较低的温度。
(2)一般说来,加热速度对钢退火后的结果影响不大,但也不宜过快。其加热时问:碳素钢可用1.5~1.8分钟/毫米,合金钢则用1.8~2.0分钟/毫米的厚度来计算,而对高合金钢则以100~200℃/小时的速度加热到高温。钢的保温时间,通常以钢的加热时间的~倍来计算。对于要求降低硬度的合金钢,保温时间短一点较好,这样,可以缩短冷却时的等温保持时间。
(3)钢件退火的装炉量往往很大,为了保证工件加热均匀,避免发生加热不足或过热等现象,在装料时,尽可能选择尺寸大小、厚薄相同的工件,在同一炉中进行退火。当工件尺寸较大、装炉量较多时,入炉后,当温度升到500~650℃时,应该保持一定的时间(碳素钢和低合金钢可为1~2小时,高合金钢可为3~4小时),以使炉内各处工件加热均匀。
(4)工件在以下的等温保持温度,主要根据工件的要求来选择,要求硬度愈低,则等温保持的温度愈高,一般常选用=20~30℃的温度。具体的温度,应该根据所处理钢料的奥氏体等温转变曲线,选择过冷奥氏体转变完成时间最短,而又能获得所需硬度的温度范围。等温保持的时间,应以过冷奥氏体在此温度完全转变为转变产物为下限,可由奥氏体等温转变曲线査得。但考虑到工件冷却到等温保持的温度,需要一定的时间,以及为了使炉内每个工件里里外外都转变完成,故其等温保持的时间,应该较上述查得的时间为长。通常,碳素钢的等温保持时间可取1~2小时,合金钢则取3~4小时。对于高合金钢,需要等温保持的时间更长。
(5)工件经等温保持已经转变完成之后,出炉后的冷却方式,对钢的性能没有什么影响。但考虑到,水冷或油冷可能使工件产生较大的热应力而使工件弯曲变形,而且其操作过程相当繁重。如采用炉冷,则炉子的生产率将大大降低,故通常皆用气冷。这样,既不会降低炉子的生产率,又不致于产生过大的内应力而引起工件变形,同时操作过程也很简便。但是,应该指出,对于防止白点形成的等温退火,在等温保持之后,一定要炉冷,而且要缓慢冷却到100℃左右方可出炉。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2-01-08 21:23
目录
概述
操作概述
操作过程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