筑垒地域
构筑有永备和野战设计工事以及其他筑城工事
筑垒地域是构筑有永备和野战设计工事以及其他筑城工事,并与各个工事障碍物相结合构成筑垒配系的地域或地带,包括前沿阵地、战斗警戒阵地和两道防御地带三个部分。
解释
根据《苏联军事百科全书·军兵种和勤务》的解释,筑垒地域有两层含义:
1.构筑有永备和野战设计工事以及其他筑城工事,并与各个工事障碍物相结合构成筑垒配系的地域或地带。能由专门指定的部队独立地或与诸兵种合成部队(野战部队)协同进行持久顽强的防御。某些情况下也可仅有野战部队防守。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建立筑垒地域相当普遍,目的在于掩护国境和海岸地段、重要的战役战略方向、行政和政治中心、经济区及其他目标。在苏维埃共和国,最早的筑垒地域是在国内战争年代建立的(莫斯科、彼得格勒、萨拉马灯筑垒地域),构筑的主要是野战筑城工事。
在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时期,许多国家都制定了关于筑垒地域构筑和防御的理论。在苏联,军事工程师戈连金、赫梅利科夫、科汉诺夫等(其他国家有居尔曼、绍维诺等)对此做出了很大的贡献。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开始前,法国、德国、芬兰和其他国家都在国境筑垒线(筑垒地带)配系中构筑了筑垒地域(如马奇诺防线、齐格菲防线、曼那海姆防线)。日本帝国主义军队在满洲准备对苏联进攻的屯兵场时,也构筑了国境筑垒地域配系,其中最坚固的是波格拉尼奇纳亚筑垒地域(绥芬河筑垒地域)。苏联在三十年代为了抵抗可能的侵略,沿西部国境构筑了一系列筑垒地域,其中一部分在边境交战(1941),防守列宁格勒、基辅和其他城市时发挥了作用。
战前构筑的筑垒地域有几道防御地带(阵地)和斜切地区组成。其基础为筑有永备射击工事的防御枢纽部。在防御枢纽部之间的间隙地,则构筑野战工事,并由野战部队防守。有些筑垒地域包括数个地境。在筑垒地域前面通常构筑纵深达20公里的保障地带。战争年代按类似要图构筑筑垒地域,但构筑的主要是野战工事,通常由野战部队防守。在构筑这种筑垒地域的实践中常常非正式的将其分为永备和野战两类。永备筑垒地域具有坚固和复杂的钢筋混凝土和装甲筑城工事构成的配系,工事内设有专门的火炮、机枪等。野战筑垒地域则主要由土木和土石工事组成,工事都适合于使用野战部队的建制武器。根据所掩护的方向和目标的重要性,筑垒地域的纵深可从6——8公里一直到50公里甚至更大,1公里正面上筑城工事和火器的密度:永备射击工事——达10——15个或更多,野战火炮——达10——20门,反坦克兵器——达10件或10件以上。
过去构筑的筑垒地域至少不少国家(希腊、土耳其等)还保存着。将来在防御配系中,仍不排除构筑和运用筑垒地域。
2.指定担负防御任务的建制军事部队。苏联在伟大的卫国战争年代,为了提高防御的稳定性,曾建立相当数量的兵团,称为“筑垒地域”。每个兵团由数个机炮营以及若干保障和勤务分队组成。他们通常都编入诸兵种合成集团军,并在其编成内参加防御和进攻战役。和平时期一个标准的筑垒地域编成为:筑垒地域指挥机关、3个独立机枪营、1个独立通信连和1个工兵连。此外,某些筑垒地域还编有1个炮兵团(3营制)和6个暗堡炮兵排。一旦战时,得到动员令后,筑垒地域各部队和分队即转入战时编制,另外又加强2个独立机枪营、1个机枪连,并将独立工兵连和通信连扩编为营,将各暗堡炮兵排扩编为炮兵连。
构成
根据规定,每个筑垒地域应该包括前沿阵地、战斗警戒阵地和两道防御地带,总纵深20公里,即包括了防御的整个战术地幅。建立前沿阵地的目的是,以自身最小损失迫使敌主力展开,并使敌在接近我筑垒地域第一防御地带前沿不断受到消耗和削弱。
红军总参谋部1940年7月17日的训令中指出:“在前沿阵地应根据其纵深大小建立若干筑垒地带”。
筑垒地带:又称国境筑垒线,指设有筑城工事和障碍物的防御阵地、抵抗枢纽部和支撑点的配系,主要用于掩护国境线重要方向或者战役重地等。
除了在前沿阵地设置筑垒地带外,苏军还在全纵深设置了各种障碍物,包括不显著障碍物、防坦克障碍物、鹿砦、地雷场和应用雷场。而且,如果前沿阵地的前沿紧靠国境线,那么它的第一道地带(纵深4-6公里)除了设置雷场和障碍物外,还必须进行全面的工事构筑。
在主防御地带首先构筑了有各种壕沟、崖壁、椿砦和永备工事的支撑点和抵抗枢纽部。筑垒地域的土木、土石和其他野战筑城工事都是按照能够抗住一发152毫米炮弹轰击标准构筑,而永久性防坦克障碍物应当是50吨以内坦克不能通过的。
作为筑垒地域的基础防御枢纽部则更高要求严标准了。它包括3-5个呈棋盘形配置的支撑点。防御枢纽部正面4-8公里,纵深为4-6公里,每个支撑点可以掩护1.5×1.5公里的地域。机枪和防坦克火炮、暗堡炮兵以及预设阵地上的重野战炮兵的绵密火力是每个支撑点火力防护的基础。
苏军自身统计,在筑垒地域中,火炮永备工事占25%,机枪-火炮永备工事占25%,机枪永备工事占25%,指挥所和弹药库永备工事占25%
战争中的地域
1941年6月22日,战争爆发,苏联边境各军区未完工的新筑垒地域在边境交战、防守列宁格勒、基辅和其他一些城市发挥了应有的作用。当然,由于没有完工,大大降低了掩护国境线的效能和作用。正如苏联元帅巴格拉米扬在其著作《第聂伯河上的战斗城市》所描写的,“毫无疑问,如果我们能在新筑垒地域全部投入使用前使旧筑垒地域保持战斗准备,那就可以大大提高军队的防御能力”。
俄罗斯拉瓦筑垒地域
由苏军独立第35、140机枪营,步兵41师以及91边防总队负责。战争伊始,遭到德军第17集团军5个师的进攻。苏军在得到军属炮兵209团加强后,击退德军数次进攻。6月23日,德军突破步兵159师防守的接合部,不得已,苏军于6月26日放弃。
佩列梅什利筑垒地域
由苏军独立第52、150机枪营以及边防92总队防守。守军在6月22日晨即占领工事,不断实施反冲击。6月23日,得到步兵第99师增援,将德军逐出城外,直到6月28日奉命放弃。
弗拉基米尔-沃伦斯基筑垒地域
在该地域,德军向第5 集团军当面投入10个步兵师与4个坦克师,苏军守备部队边防90总队予以顽强反击。以下引用《战争是这样开始的》一书所描述的,“波塔波夫将军7月9日晚发来的报告,是最早出现的一线希望。他报告,由M·A·布兰克上校指挥的兵力不大的军队集群取得了战果。它是由各种各样的部队凑成的,负责防守沃伦斯基新城筑垒地域。当天,这些军队对德军步兵第298师部队实施猛烈反冲击,给该师造成了严重损失,夺取了沃伦斯基新城-日托米尔公路,以此切断了突向日托米尔的敌军坦克纵队赖以生存的主动脉。
11时收到了波塔波夫的报告。他的集团军所属步兵第31军和机械化第9、22军于8时向沃伦斯基新城和马尔赫列夫斯克两方向的德军实施了突击。冲击发展顺利。敌军正一边拚命抵抗,一边缓慢退却。波塔波夫报告,德军步兵第298师的一个团在第一次战斗中就被击溃了。缴获了一份该师师长的战斗命令。从命令中可以看出,法XS统帅部担心遭到我第5集团军的突击,决定将用于向基辅发展胜利的赖谢瑙将军第6集团军主力调来对付它。此后该城一直坚守到7月底,拖住了德军第6集团军主力,并给对方造成较大损失。”
根据德军战报,其298步兵师7月17-7月28日损失2398人;262步兵师7月17-8月7日,损失2593人-阵亡634人,受伤1664人,失踪295人。
基辅筑垒地域
7月底,德军在基辅接近地集结了20多个师,方面军事委员会发布了加强基辅筑垒地域的命令。除了机枪营外,集中了步兵147师的分队、空军第2军的2个旅、第一基辅炮兵学校学员、2个反坦克炮兵营等。在当地居民大力协助下,扫清了整个防御地带内永备火力发射点和土木质发射点的射界。与此同时,在前沿挖掘了防坦克壕,修了崖壁,设置了铁丝网、防坦克地雷、应用地雷,构筑了陷阱;在森林地段设置了鹿砦,炮兵阵地都有防坦克障碍物加以掩护。
8月6日,德军出动第6集团军第29军向守军苏军第37集团军发动进攻企图获得突破,在5天中,在航空兵和炮兵支援下发起冲击。然而,在损失了数千人后被迫于8月11日停止进攻。
德军也不得不承认,“在这支实力雄厚的部队的当面,只有德第29军(冯·奥布斯特费尔德尔步兵上将)。8月8日,该军接到向基辅发起进攻的命令,但进攻毫无进展。4天后,南方集团军群司令部下令停止进攻。”
明斯克筑垒地域
6月25日,德军第2、3坦克集群的先前支队(1个坦克团、3个摩托化团)前出到明斯克的接近地。它们在这里遭到已经在明斯克筑垒地域展开的步兵2、44军各兵团(步兵100、161师)的抵抗。苏军依托筑垒地域的工事和火力发射点,在6月26-28日顺利击退敌军坦克部队多次冲击,击毁德军坦克近百辆。
在苏军内部战时的通报中指出:“凭借防御区的有效工事,100与161师各步兵团在几个炮兵团支援下,在3天时间内消灭敌军坦克300多辆!而我军自身伤亡仅有数百人,其中161师603团3天作战仅阵亡3人,伤40人。”
布列斯特筑垒地域
6月22日-7月8日,布列斯特筑垒地域的苏军守军8000余人(第4集团军第42和67步兵师的7个步兵营以及边防17总队等)凭借着这座筑垒地域良好的工事设施以及自身顽强的战斗精神,使得德军第12军第45步兵师在强大炮兵火力以及航空火力支援下,在付出了损失1000余人的代价后才攻占此城。
布列斯特德军投入兵力为:
陆军:第45步兵师,满编17000人,前身为奥地利45步兵师,法国战役中一举强渡埃纳河成功,以仅损失近千人的代价获得歼敌万余的战果。
炮兵:2个强击火炮营,2个150榴炮营,2个105加农炮营,6个210榴炮营以及装备“卡尔”超重迫击炮的833炮兵营。
空军:投入第2航空队一部,尤其是第3轰炸联队,使用了1800公斤重磅炸弹。
从战例可以看出,由野战部队占领的筑垒地域可以成为一支强大的防御力量。可惜苏军战前工程作业未能全部完工,部队也没有及时全部展开,况且兵员与装备不足,这些因素都使得对战斗行动产生不利影响。
同时战例表明,尽管苏军的筑垒工事未能完工,但由于先前的标准设置较高且永备火力点、抵抗枢纽部等配置合理,给德军的进攻造成了不少麻烦。从以后两军的纵深梯次防御来看,双方都从中受益不少。
发展
莫斯科会战结束后,苏军原先的筑垒地域基本都已完成了历史使命。随着战争的进行,苏军战术中又出现了许多新名词-突破筑垒地域、强击群和强击支队,而突破筑垒地域成了苏军大纵深进攻理论中的一个组成部分,是突击集团军在进攻中的一项最重要任务。在43年底,苏军开始在前线部署一种称为“筑垒地域“的部队,这种部队兵力通常相当于一个加强团或一个师,主要由炮兵和机枪营组成,它的火力极强而机动性极差,它的任务是防守一个很宽的地段,以释放尽量多的兵力以参加进攻。
俄罗斯陆军中,依然存在这个类型的部队,但名称改为机枪炮兵师或机枪炮兵团。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2-04-05 19:07
目录
概述
解释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