筠竹(学名:Phyllostachys glauca McClure 'Yunzhu' J. L. Lu)是禾本科、刚竹属淡竹的栽培品种。乔木或灌木状竹类植物,竿高可达12米,幼竿密被白粉,老竿灰黄绿色;竿渐次出现紫褐色斑点或斑纹。壁薄,竿环与箨环均稍隆起,箨鞘背面淡紫褐色至淡紫绿色,无箨耳及鞘口繸毛;箨舌暗紫褐色,箨片线状披针形或带状,平直或有时微皱曲,绿紫色,边缘淡黄色。叶耳及鞘口繸毛均存在但早落;叶舌紫褐色;
叶片下表面沿中脉两侧稍被柔毛。花枝呈穗状,佛焰苞无毛或一侧疏生柔毛,侧生假小穗下方所托的苞片披针形,先端有微毛。小穗狭披针形,含小花,常以最上端一朵成熟;外稃常被短柔毛;内稃稍短于其外稃,笋期4月中旬至5月底,6月开花。
乔木或灌木状竹类。竿高5-12米,粗2-5厘米,幼竿密被白粉,无毛,老竿灰黄绿色;节间最长可达40厘米,竿渐次出现紫褐色斑点或斑纹。壁薄,厚仅约3毫米;竿环与箨环均稍隆起,同高。箨鞘背面淡紫褐色至淡紫绿色,常有深浅相同的纵条纹,无毛,具紫色脉纹及疏生的小斑点或斑块,无箨耳及鞘口繸毛;箨舌暗紫褐色,高约2-3毫米,截形,边缘有波状裂齿及细短纤毛;箨片线状披针形或带状,开展或外翻,平直或有时微皱曲,绿紫色,边缘淡黄色。末级小枝具2或3叶;
叶耳及鞘口繸毛均存在但早落;
叶舌紫褐色;叶片长7-16厘米,宽1.2-2.5厘米,下表面沿中脉两侧稍被柔毛。
花枝呈穗状,长达11厘米,基部有3-5片逐渐增大的鳞片状苞片;
佛焰苞5-7片,无毛或一侧疏生柔毛,鞘口繸毛有时存在,数少,短细,缩小叶狭披针形至锥状,每苞内有2-4枚假小穗,但其中常仅1或2枚发育正常,侧生假小穗下方所托的苞片披针形,先端有微毛。小穗长约2.5厘米,狭披针形,含1或2朵小花,常以最上端一朵成熟;小穗轴最后延伸成刺芒状,节间密生短柔毛;颖不存在或仅1片;
外稃长约2厘米,常被短柔毛;内稃稍短于其外稃,脊上生短柔毛;鳞被长4毫米;
花药长12毫米;柱头2,羽毛状。笋期4月中旬至5月底,花期6月。
分布于中国
山西、陕西和河南等省。筠竹喜温暖湿润的气候,微酸性或酸性土壤。pH值4.5-5。不耐寒冷和干旱。
栽植时间的选择一般多选择在春季,2月底至3月底之间进行栽植,但春季风沙天气较为频繁,气候少雨干燥,极大影响竹子成活率。对于新栽竹子,一旦成活,经过夏、秋雨季,其根系已全部恢复,有利于冬季越冬。据试验观察,在秋季8-9月份栽植散生竹,在同等管理条件下,可比春季栽植成活率高10%左右,但冬季越冬要求的防寒保护措施较高,需缠杆及搭风障。有些品种可错过春季风沙天气,如紫竹在5月份栽植成活率较高,而早园竹在雨季也可移栽。
短距离运输可不带包装,要轻拿轻放,尽量保持宿土完整。远距离运输应用草绳或草袋包装土球,不能损伤鞭和笋,在运输途中要用帆布等加以覆盖,并尽量缩短运输时间,一般不超过2天,并在竹体上喷水,避免风将叶吹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