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拼音:guǎn)为汉语一级通用规范汉字(常用字)。此字最早形体为篆文,字形从竹,官声。“管”为古代的单管乐器,似笛而六孔,或以竹制,或以玉制。引申而泛指管乐器。笔杆为管状,故毛笔谓之“管”。古代的锁钥为管状,故谓之“管”。又引申为掌管、管辖、管理等义。
字源演变
形声字。“管”字小篆写作图1,上部的“
竹”是形旁,表示“管”这个字的意义与竹有关;下部“官”字是声旁,表示“管”字的读音和“官”接近。汉隶“管”字所从之“竹”或讹为“艹”(图4、7),而与草菅之“菅”(jiān)同形。
“管”为古代的单管乐器。《
说文解字》里说,“管”像“篪(chí)”一样的乐器,有六个孔。有时也用玉做,用玉做成的“管”写作“琯”。稍后一点,“管”就成了泛指箫、笙、竽、笛等竹制管状乐器。晋代王羲之的《
兰亭集序》中说:“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意思是说虽然没有丝竹管弦音乐齐奏那么壮观,但有一杯酒、一首歌也足以抒发深厚的感情。现代称“管”状乐器主要是从它的形状着眼,无论竹质、铜质、铝质等都称其为管乐。
由于竹管是圆柱形细长而中空的,因而后来凡圆柱形细长而中空的东西都叫“管”,如“钢管”,指管状的钢材。又如:气管子、毛笔管、电子管、晶体管,尽管电子管、晶体管的“管”已不是“管状物”,但因中空或中间有别的东西,因此,仍叫做“管”。
古代“管”通“輨”。輨是车子的一个部件,即包裹在车毂上的金属套,施于毂端。《吴子·论将》:“车坚管辖,舟利橹楫。”其中的“管”即“輨”,与“辖”同为车上控制车毂的部件。“管”由此引申出“统辖”“主管”“管理”“管制”等等意思。
一说,“管”字的“统辖”“管理”等意思,是由古代“钥匙”的意思引申来的。古代有一种钥匙是圆筒形的,因此人们就把钥匙也称之“管”,如《左传·僖公三十三年》说:“郑人使我掌其北门之管。”意思是说郑国人让我掌管北城门的钥匙。因为掌管钥匙就是负责城门的开关,责任重大。后来就由“掌管钥匙”引申出“负责”“管理”等意思。
在现代汉语中,单用“管”字的组合词很多,如“管做饭”“管仓库”“管闲事”等,它往往是负责管理某一较具体的事物,词义的分量比较轻。还有就是“管”字用在单音节动词前则表示“负责”“保证”的意思,如“管吃管住”等。人们经常能听到某产品“实行三包,管修、管退、管换”,这个“管”也是“负责”“保证”的意思。
详细释义
(参考资料:《现代汉语词典》《汉语大字典》)
古籍训释
说文解字
【卷五】【竹部】古满切(guǎn)
如篪,六孔。十二月之音。物开地牙,故谓之管。从竹官声。
琯,古者玉琯以玉。舜之时,西王母来献其白琯。前零陵文学姓奚,於伶道舜祠下得笙玉琯。夫以玉作音,故神人以和,凤皇来仪也。从玉官声。
说文解字注
“如篪,六孔”注:篪有七孔,见大郑《笙师》注。管之异於篪者,孔六耳。贾逵、大郑、许君、应劭《风俗通》、蔡邕《月令》章句、张揖《广雅》皆云如篪六孔,惟后郑《周礼》注、《诗》笺云:“如篴而小,併㒳而吹之。今大予乐官有焉。”
“十二月之音。物开地牙,故谓之管”注:《风俗通》曰:“管,漆竹,长一尺,六孔。十二月之音也。物贯地而牙,故谓之管。”“物开地牙”四字有脱误,当作“物贯地而牙。”贯、管同音,牙、芽古今字。古书多云:“十一月物萌,十二月物牙,正月物见”也。
“从竹官声”注:古满切,十四部。
“(琯)古者管以玉”注:此句今正。
“舜之时,西王母来献其白琯”注:见《大戴礼》、《尚书大传》。
“前零陵文学姓奚,於泠道舜祠下得笙玉琯”注:见《风俗通》。孟康《汉书》注、《宋书·乐志》皆云:“汉章帝时,零陵文学奚景,於泠道舜祠下得笙白玉管。”惟孟注无笙字,卢注《大戴》作“明帝时”,亦无笙字。
“夫㠯玉作音,故神人㠯和,凤皇来仪也”注:《风俗通》同。
“从王官声”注:按,此疑出后人用《风俗通》沾缀许书,祇当云:“古者管以玉,或从玉”。
广韵
古满切,上缓见 ‖ 官声元3部(guǎn)
管,乐器也。主当也。又姓,出平原,周文王子管叔之后。古满切。十二。
康熙字典
【未集上】【竹部】 管;部外笔画:8
(guǎn)《广韵》古满切。《集韵》《韵会》《正韵》古缓切。并音筦。乐器。《书·益稷篇》:下管鼗鼓。《诗·商颂》:嘒嘒管声。《仪礼·大射仪》:乃管新宫。注:管,谓吹簜以播新宫之乐。《周礼·春官》:孤竹之管,孙竹之管,隂竹之管。疏:管如篪,六孔。《尔雅·释乐》:大管谓之簥,其中谓之篞,小者谓之篎。注:管长尺,围寸,倂漆之。有底,如笛而小,倂两而吹。《前汉·律历志》:竹曰管。《说文》:管,十一月之音,物开地牙,故谓之管。
又葭管。《玉泉记》:取宜阳金门竹为管,河内葭草为灰,吹之以𠋫阳气。
又地名。《山海经》:管涔之山,汾水出焉。《左传》注:荥阳京县东北有管城。《史记·周本纪》:武王封弟叔鲜于管。注:《括地志》:郑州管城县外城,古管国城也。
又姓。《广韵》:出平原,周文王子管叔之後,齐有大夫管至父。
又笔彄也。《礼·内则》:右佩玦、捍、管。注:管,笔彄。《梁史·元帝纪》:元帝笔有三品:忠孝全者以金管书之,行精粹者以银管书之,文辞华丽者以斑竹管书之。
又总理其事曰管。《史记·李斯传》:赵高以刀笔吏入秦宫,管事二十馀年。
又主当也。《礼·乐记》:礼乐之说,管乎人情矣。注:犹包也。《荀子·儒效篇》:圣人也者,道之管也。注:管,枢要也。
又管管,小见也。《诗·大雅》:靡圣管管。传:管管,无所依系。笺:管管然以心自恣。
又《博雅》:管管,浴也。
又五脏腧亦曰管。《庄子·人闲世》:支离疏者五管在上。注:管,腧也。
又管籥也。《周礼·地官》:司门掌授管键以启闭国门。注:谓籥也。《礼·月令》:修键闭,慎管籥。
又《集韵》:或从玉作琯。古者琯以玉,舜之时西王母来献其白玉琯。零陵文学姓奚,於泠道舜祠下得笙,玉琯。夫以玉作音,故神人以和,凤凰来仪也。
又《韵会补》:通作筦。《前汉·东方朔传》:以筦窥天。注:古管字。
(guān)又《类篇》沽丸切。《集韵》古丸切。并音官。《仪礼·聘礼》:管人布幕于寝门外。注:管,古文作官,犹馆也。谓掌次舍帷幕之官。
又叶扃县切。苏辙《燕山》诗:居民异风气,自古习耕战。次称望诸君,术略亚狐管。
又叶古转切。郭璞《鷰赞》:殷王元发,圣敬日远。商人是颂,咏之弦管。
字形书法
字形对比
书写提示
“⺮”窄、扁,“官”宽、大。“⺮”,居上居中。“官”,主体居下半格;“宀”在横中线上侧,宽度超过“⺮”,首笔点在竖中线;“㠯”,居下居中,首笔竖从横中线起笔,在竖中线左方,两扁框上小下大,左端与长竖相接,上框㇕(横折)的横段在横中线。
书法欣赏
音韵汇集
韵书集成
(参考资料:汉典)
上中古音
(参考资料:汉典)
方音集成
注意:方言字音的声母和韵母用国际音标标注;各方言点的字音以当地城区中老年人口音为依据,仅作参考
(参考资料:《汉语方音字汇》、汉典)